一、考试:
1、我国民间流传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知己。
2、考试与生命同在,应试能力是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3、对待考试的态度:坦然面对、认真准备、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二、高考的性质与考生的出路:
1、高考的性质:选拔性考试。
2、考生的出路: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出国留学、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复读。
3、举例:(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某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中国农业大学陈章良校长
三、高考考生心态调整与应试技巧:
(一)、不言败、不放弃、科学安排最后的复习。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都是英雄!奇迹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
(二)、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表现:思维受到抑制、情绪反应、生理反应。
2、考试焦虑的原因:(1)期待水平过高,压力过大。(2)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3)缺乏必要的考试技巧,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缺乏应对能力。(4)过分夸大高考对人生的影响,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出路。(5)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愧对父母、老师。(6)以前考试的失败,使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恐惧心理。(6)生理因素。(7)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因素。(8)尚未解决的心理矛盾、症结。(9)意外刺激等。
3、应对策略:(1)正确对待高考。把高考看成是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舞台。高考给予每一位学生的机会是平等的。每一位有志者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2)正确对待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较普遍的现象,据调查,有80%左右的考生在刚进入考场时感到紧张,有一半的考生在进入考场10分钟后还感到紧张,有10%左右的考生在整个考试中都感到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生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考试,并有利于考生水平和潜能的发挥,“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调整期待水平,合理确定定位。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实力,树立自信心。(4)列出对高考的种种担心,分析其不必要性和不现实性,不妨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这种担心有必要吗?这种担心有危害吗?我应当采取何种正确态度和行为。” (5)正确看待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同学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6)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天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适当放松身心。保持快乐的心境和对考试的兴趣。克服烦躁、泄气、心理饱和、无能为力感等不良情绪。(7)认真做好应试准备,掌握应试技巧。(8)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言暗示、成功情境想像、风景画、进入考场前后的心理暗示)。(9)放松技法(想像放松、深呼吸放松)。
应试技巧:(1)科学安排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2)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先入为主、先思考后落笔、在求准基础上再求快。(3)出现考试慌张怎么办?(4)如何应对考场上的噪音?(5)出现思维中断或记忆卡壳怎么办?(6)遇到难题怎么办?(7)面对时间不够却有好多的题没有做怎么办?(8)某一门课程考砸了怎么办?
1、我国民间流传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知己。
2、考试与生命同在,应试能力是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3、对待考试的态度:坦然面对、认真准备、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二、高考的性质与考生的出路:
1、高考的性质:选拔性考试。
2、考生的出路: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出国留学、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复读。
3、举例:(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某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中国农业大学陈章良校长
三、高考考生心态调整与应试技巧:
(一)、不言败、不放弃、科学安排最后的复习。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都是英雄!奇迹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
(二)、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表现:思维受到抑制、情绪反应、生理反应。
2、考试焦虑的原因:(1)期待水平过高,压力过大。(2)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3)缺乏必要的考试技巧,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缺乏应对能力。(4)过分夸大高考对人生的影响,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出路。(5)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愧对父母、老师。(6)以前考试的失败,使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恐惧心理。(6)生理因素。(7)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因素。(8)尚未解决的心理矛盾、症结。(9)意外刺激等。
3、应对策略:(1)正确对待高考。把高考看成是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舞台。高考给予每一位学生的机会是平等的。每一位有志者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2)正确对待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较普遍的现象,据调查,有80%左右的考生在刚进入考场时感到紧张,有一半的考生在进入考场10分钟后还感到紧张,有10%左右的考生在整个考试中都感到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生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考试,并有利于考生水平和潜能的发挥,“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调整期待水平,合理确定定位。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实力,树立自信心。(4)列出对高考的种种担心,分析其不必要性和不现实性,不妨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这种担心有必要吗?这种担心有危害吗?我应当采取何种正确态度和行为。” (5)正确看待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同学之间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6)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天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适当放松身心。保持快乐的心境和对考试的兴趣。克服烦躁、泄气、心理饱和、无能为力感等不良情绪。(7)认真做好应试准备,掌握应试技巧。(8)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言暗示、成功情境想像、风景画、进入考场前后的心理暗示)。(9)放松技法(想像放松、深呼吸放松)。
应试技巧:(1)科学安排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2)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先入为主、先思考后落笔、在求准基础上再求快。(3)出现考试慌张怎么办?(4)如何应对考场上的噪音?(5)出现思维中断或记忆卡壳怎么办?(6)遇到难题怎么办?(7)面对时间不够却有好多的题没有做怎么办?(8)某一门课程考砸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