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浮生gao 其实我是复制的你造吗
地瓜者,苕也。土地公公之物,其数为多,团团称之。发于吕宋,成于万历。全身是宝,竞展风姿。曰红薯,曰白薯,曰山药,曰地瓜。从来农民必争地,自古儿童喜欢它。其色若何?红里透白;其质若何?盈堪一握;其味若何?爽嘎巴脆;其态若何?球走大锅。生时如玉环丰满,熟时若木兰贴黄。圆滚滚,肉多多,香喷喷,爽歪歪。夺馋客魂魄,发地瓜威名。俯我李大嘴,吻尔地瓜来,一如羊入虎,又似佛跳墙。除却一身饥风馋雨,投入万丈苕大瓜香。深咬,浅尝,陶醉,哦也......
001太白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自是发思古之清壮,由于其言语带入历史沧桑感,投入特定环境背景,使寥寥数语,迸发出非同凡响的效果。其谋篇布局,遣词炼意之精到,令人叹服。如同地瓜要在肥沃的地里才有好收成,扔到阴沟里,鬼都不会吃它。
002柳景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词,感情直露,用词不避,离别情绪,跃然纸上。为词人身历其事,不加思索,从心里而发,是故真诚感人,自不可同我等“执手相看地瓜,无语要吃”之境。
003读宋词,掩卷而长慨,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语道破天机,不论是古是今,词人也,最忌名实已分也,明无此事非生造也,明无感慨非写也,此等强为笔,先落下乘,甚是可惜。如妻妾满群却羡梅妻鹤子,如大嚼山珍海味,偏说在吃地瓜一般。
004没有人会长年累月死死啃住地瓜不放,总会变着法儿吃些东西,但可惜的是,对待诗词上,思维定势者不少。如言菊必陶令,言梅必和靖,言酒必杜康,诸如此等,把自己原本活泼的思维死死困在地瓜田了。浑忘了外头还有广阔天地,禅家曰:死水不养龙。 更别提养地瓜。
005对一些本身不爱写东西却爱尖锐苛刻的诗词评论家们,我很想给他们一个建议:并不是你们吃过地瓜就懂得如何种地瓜的。会欣赏诗词是一回事,会写诗词是另一回事。但如果会写诗词后再会欣赏,那就是更高层次的修为。就会更加体会到作诗作词的不易之处,言词才能更加慎重、客观、独到。
00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类歪理误了不少人,光会吟有啥用呢?还是不会写,不会欣赏。我把烤熟的地瓜扔给猪狗,它们也会哼唧唧的吟几句,但这没用。这个比喻是个假设,当然,它很愤青,所以请勿对号入瓜。
007夫宋词也,法无定法,上下二片,先情再景,先景再情,或情景交融,只要方法得当,才力独到,无可无不可。如地瓜者,上午你要煮地瓜粥,下午你要烤地瓜干,或颠倒过来,都随便你了。若上下片皆言情,或言景,单调乏味,你愿意,地瓜都不会愿意。
008
叶燮先生在诗话中提到胆识才力并具,缺一不可,眼光独到。确实,看诗词的潜意识,其实等于看个性艺术,无个性,就没有什么看头。学习王羲之书法,就算写得和王一样好,那还不如干脆看王的真迹?由此可见创新意识的重要。如果无此意识,就不能进步。我们就永远只能吃白心地瓜,而吃不到更优异的红心地瓜。
009古人词话云:“学东坡词而无东坡之旷达者,是喜东坡,但止东坡肉耳”。笑过之后却令人深思,古人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那就是人的素养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这是很朴素的真理,属于“功夫在词外”的范畴。若地瓜骄视百果,徒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