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良】云留此心
by汇之
“商汤分封夏桀后人时,有十足把握占据优势,如今形势可相似?”
“周武王攻下殷都,控制纣王,才可以分封商朝后人,释放旧臣,重修比干坟墓,开仓赈济天下,汉王有这样做的资本么?”
“武王建立西周后废弃兵器,昭告天下自此干戈止息,我们做得到么?”
“如今各路豪杰随汉王出生入死,不过为求寸土之封,若把天下分封给六国贵族,哪里还有土地分给功臣,况且六国旧部各归故国,还剩下何人可用?”
“再者,汉王重新分封六国,可有确保他们不倒戈的把握?”
张良平静地条分缕析反对再封六国的理由时,刘邦一直沉默着,直到最后那个尖锐的质问被提出,突然拍案而起,痛斥郦食其迂腐,险些误了大事。好在六国印玺还在赶制,此事并无多少人知道,很容易挽回,既已说清楚放心便是了。
不过,倒真有个意外——刚回自己帐中坐定,陈平便找来,神情复杂:“本以为这一次子房不好出面,还在考虑如何劝说,不想……”
“不想良并无为难之处,”带着不起波澜,有些狐相的浅笑,张良接下陈平的话头,极端冷静的语气有种:“甚至作为六国后人,放弃前半生所念,竟是面色不改条理不乱,不曾有丝毫犹豫?”
“当真只有无心之人,才可以算无遗策么?”尾音渐淡,陈平已转身离开。
无心之人……张良默念着这四个字,这是他最害怕听到的评价,也是他最无法否认的评价。
——那种越是不安,越会拼命抓住些细节分析一番的本能,在他想要去谋划什么之前就存在已久了。只要能,或者说每当他找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那种掌控局面的安全感可以把心填的那么满,仿佛除此之外,再不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支持。况且,也只有这一种理性的慰藉,永远也不会离开自己。
他是很平静地做出这一番总结的,似乎并不曾,经历过过在沉默与逃避中飞速逝去的,孤身一人在下邳的十年,直到那一天。
那是深秋雨后,霜露极重,带着手下一百多人赶了十一个时辰的路,到留地郭外已是筋疲力竭,子时寻避风处扎营,搭帐篷时甚至有些站立不稳,忽然有人扶住自己,递过一壶温酒。
“先生……”带着明显口音但不失郑重的声线,清冷的月光下,刚好看得清来人端正而沧桑的轮廓。用手势示意自己坐下,他便转过身,带着一干人马帮自己的队伍立好帐篷。
“多谢,在下张良。”陈年的白果酒并不烈性,加了肉桂与姜丝温过,喝下几口当真是身心俱暖,有了几分力气,便起身作揖。
“沛县刘季,”对方以武人的抱拳礼回应:“子房先歇下,明日若不急着赶路,且等我来你这里一叙。”
“沛公不必这样客气,明日良去拜访。”
之后的促膝长谈,一问一答,几案上的茶杯续了无数次,尽兴时已是夕阳余晖散尽,天上月朗星稀。十年来都没有说过这么多话,许是刘邦的提问过于恰当,正好以《素书》为纲,任意引用平生所学。
“在下的感觉是,子房和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只有一点区别。”已决定日后追随,启程前刘邦忽然加了这样一句。
“还请指教,”仍是淡淡的语气,确是当真好奇,会是怎样的评价。
“为什么逃避?”不复之前的客气,逼视的目光带着恰到好处的尖锐,一种穿透人心的决心。
为什么逃避……把拯救韩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人,明知是拿儒家安危冒险仍然无条件信任自己的人,在博浪沙已是谋人反被算的情况下仍旧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偏偏是每次都辜负了所有人期望的自己幸存下来。自知并非能心如止水地以天下为棋局,他人为弃子之人,若是注定无力回天,至少无关自己的谋划,不必承受那份蚀骨的悔恨。
“子房也是极负责任之人,”刘邦好像看穿了自己没有说出的心思:“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之间的十年,不知不觉中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那一刻的惊讶和顿悟,张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带着战栗与惶恐的激动,就像突然间相信了天命,又像是突然间看透了自己。
就好像胸中块垒可以像墨方一样重组成一片纯色,如今这种与脆弱只差一线的敏感,一旦不用来伤春悲秋,而是整合成理性的一部分,足以永远清醒地判断出何时是当真胸有成竹,何时还有应当用到的关键信息没有补全,何时是出于想要得出结论的急切,逻辑上跳了步。
是只有无心之人可以算无遗策,还是只有有心故作无心之人才做得到?世人都认定是前者,就权当是前者吧。
这世上有太多种沉重的感情,比如用沉默来守望,比如用牺牲去成全。但最沉重的一种,乃是让人成长,甚至逼着对方成为那个害怕成为,却又不得不成为的人,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共同的理想。
那一场初见的刻骨铭心不是因为一壶白果酒,最感动之处也不是那份久违的温暖,张良对此再清楚不过,只是喜欢用那一瞬间突如其来的柔软作为回忆的落点而已。
by汇之
“商汤分封夏桀后人时,有十足把握占据优势,如今形势可相似?”
“周武王攻下殷都,控制纣王,才可以分封商朝后人,释放旧臣,重修比干坟墓,开仓赈济天下,汉王有这样做的资本么?”
“武王建立西周后废弃兵器,昭告天下自此干戈止息,我们做得到么?”
“如今各路豪杰随汉王出生入死,不过为求寸土之封,若把天下分封给六国贵族,哪里还有土地分给功臣,况且六国旧部各归故国,还剩下何人可用?”
“再者,汉王重新分封六国,可有确保他们不倒戈的把握?”
张良平静地条分缕析反对再封六国的理由时,刘邦一直沉默着,直到最后那个尖锐的质问被提出,突然拍案而起,痛斥郦食其迂腐,险些误了大事。好在六国印玺还在赶制,此事并无多少人知道,很容易挽回,既已说清楚放心便是了。
不过,倒真有个意外——刚回自己帐中坐定,陈平便找来,神情复杂:“本以为这一次子房不好出面,还在考虑如何劝说,不想……”
“不想良并无为难之处,”带着不起波澜,有些狐相的浅笑,张良接下陈平的话头,极端冷静的语气有种:“甚至作为六国后人,放弃前半生所念,竟是面色不改条理不乱,不曾有丝毫犹豫?”
“当真只有无心之人,才可以算无遗策么?”尾音渐淡,陈平已转身离开。
无心之人……张良默念着这四个字,这是他最害怕听到的评价,也是他最无法否认的评价。
——那种越是不安,越会拼命抓住些细节分析一番的本能,在他想要去谋划什么之前就存在已久了。只要能,或者说每当他找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那种掌控局面的安全感可以把心填的那么满,仿佛除此之外,再不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支持。况且,也只有这一种理性的慰藉,永远也不会离开自己。
他是很平静地做出这一番总结的,似乎并不曾,经历过过在沉默与逃避中飞速逝去的,孤身一人在下邳的十年,直到那一天。
那是深秋雨后,霜露极重,带着手下一百多人赶了十一个时辰的路,到留地郭外已是筋疲力竭,子时寻避风处扎营,搭帐篷时甚至有些站立不稳,忽然有人扶住自己,递过一壶温酒。
“先生……”带着明显口音但不失郑重的声线,清冷的月光下,刚好看得清来人端正而沧桑的轮廓。用手势示意自己坐下,他便转过身,带着一干人马帮自己的队伍立好帐篷。
“多谢,在下张良。”陈年的白果酒并不烈性,加了肉桂与姜丝温过,喝下几口当真是身心俱暖,有了几分力气,便起身作揖。
“沛县刘季,”对方以武人的抱拳礼回应:“子房先歇下,明日若不急着赶路,且等我来你这里一叙。”
“沛公不必这样客气,明日良去拜访。”
之后的促膝长谈,一问一答,几案上的茶杯续了无数次,尽兴时已是夕阳余晖散尽,天上月朗星稀。十年来都没有说过这么多话,许是刘邦的提问过于恰当,正好以《素书》为纲,任意引用平生所学。
“在下的感觉是,子房和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只有一点区别。”已决定日后追随,启程前刘邦忽然加了这样一句。
“还请指教,”仍是淡淡的语气,确是当真好奇,会是怎样的评价。
“为什么逃避?”不复之前的客气,逼视的目光带着恰到好处的尖锐,一种穿透人心的决心。
为什么逃避……把拯救韩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人,明知是拿儒家安危冒险仍然无条件信任自己的人,在博浪沙已是谋人反被算的情况下仍旧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偏偏是每次都辜负了所有人期望的自己幸存下来。自知并非能心如止水地以天下为棋局,他人为弃子之人,若是注定无力回天,至少无关自己的谋划,不必承受那份蚀骨的悔恨。
“子房也是极负责任之人,”刘邦好像看穿了自己没有说出的心思:“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之间的十年,不知不觉中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那一刻的惊讶和顿悟,张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带着战栗与惶恐的激动,就像突然间相信了天命,又像是突然间看透了自己。
就好像胸中块垒可以像墨方一样重组成一片纯色,如今这种与脆弱只差一线的敏感,一旦不用来伤春悲秋,而是整合成理性的一部分,足以永远清醒地判断出何时是当真胸有成竹,何时还有应当用到的关键信息没有补全,何时是出于想要得出结论的急切,逻辑上跳了步。
是只有无心之人可以算无遗策,还是只有有心故作无心之人才做得到?世人都认定是前者,就权当是前者吧。
这世上有太多种沉重的感情,比如用沉默来守望,比如用牺牲去成全。但最沉重的一种,乃是让人成长,甚至逼着对方成为那个害怕成为,却又不得不成为的人,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共同的理想。
那一场初见的刻骨铭心不是因为一壶白果酒,最感动之处也不是那份久违的温暖,张良对此再清楚不过,只是喜欢用那一瞬间突如其来的柔软作为回忆的落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