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2日漏签0天
太阳锥尾鹦鹉吧 关注:193贴子:3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太阳锥尾鹦鹉吧
>0< 加载中...

太阳锥尾鹦鹉=== 红面具锥尾鹦鹉 Aratinga erythrogenys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MiniMakeup
  • 富有名气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红面具锥尾鹦鹉(学名:Aratinga erythrogenys)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羽毛为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周围、脸颊以及翅膀弯曲的部分和大腿都带有红色的羽毛分布。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半开阔的林区、棘丛灌木平原地区、树木茂盛的乾燥地区。主要食物为水果、种子、浆果、坚果等,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是相当吵杂的鹦鹉。分布于厄瓜多西部和秘鲁。中文学名红面具锥尾鹦鹉拉丁学名Aratinga erythrogenys别 称红妆鹦哥,红头鹦哥,红头鹦鹉,红头太阳鹦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鹦形目科鹦鹉科族锥尾鹦鹉族属锥尾鹦哥属种红面具锥尾鹦鹉分布区域厄瓜多西部以及秘鲁的西北部命名者及年代Lesson, 1844英文名称Red-masked Conure英文名称Red-masked Parakeet保护状况IUCN近危目录
1外形特征
2栖息环境
3生活习性
4分布范围
5繁殖方式
6保护级别
1外形特征编辑

红面具锥尾鹦鹉(20张)红面具锥尾鹦鹉体长33厘米,体重165-20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胸和下腹部带有些黄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周围、脸颊以及翅膀弯曲的部分和大腿都带有红色的羽毛分布;翅膀内侧的飞行羽以及尾羽为橄榄黄色,眼睛周围有白色的裸皮,鸟喙为肉色,虹膜为桔红色。[1-2] 2栖息环境编辑生长在干燥、潮湿的森林、潮湿的长绿树林、落叶性森林以及热带稀树草原等地区,从海平线至海拔2500米皆有其踪迹,但主要栖息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下,更喜欢干燥及半干燥的地区。[2] 3生活习性编辑红面具锥尾鹦鹉喜群居,尤其是繁殖期外的时间,通常成对活动,有时会组成6到10只不等的小族群行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是相当吵杂的鹦鹉。在野外的食物为水果、种子、浆果、坚果等。[2] 4分布范围编辑
红面具锥尾鹦鹉分布图[3]
分布于厄瓜多西部以及秘鲁的西北部。[4] 5繁殖方式编辑

红面具锥尾鹦鹉(20张)在野外的繁殖大多于春季开始,在厄瓜多西南部的族群约于1-3月的雨季时繁殖。筑巢在树洞或白蚁窝中,也有纪录在悬崖岩洞中筑巢,一次通常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间为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性成熟约3岁左右。人工豢养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容易繁殖,繁殖期从5月开始,可以提供30*30*50厘米的厚木巢箱。成对分开饲养繁殖效果较好,繁殖期将外在干扰减至最低,如幼鸟孵出时须每日准备充足的食物供亲鸟喂食,尤其是软性食物;一次约产3-4枚卵,通常3枚,孵化期约23-25天,羽毛长成约50天。鸟舍中的红面具锥尾鹦鹉很吵杂,尤其在有人接近时,适应环境后会与大部分的锥尾鹦鹉一样变的强壮。[2]


  • 贴吧用户_76W763E
  • 默默无闻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太阳锥尾鹦鹉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