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老乡在一起侃谈,总离不开家乡的风土人情、土特产、传统美食等等。而且一谈起来就没完没了,也不怕重复。这种现象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历史的记忆, 守护家乡的根,忘不掉的乡愁!
中秋节
最近我们常议起家乡中秋节,同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因为其它地方过 中秋节,都会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
家乡的中秋节是吃一种自制的干饼。做法也很特别,在房外空地上,立能支撑犁铧的铧面的简单的灶,用硬木烧火。然后把事先用面粉、芝麻、小许食盐擀成薄薄的圆型面片,放在铧面上烙,直烙干变黄,吃起来脆香,而且一烙就是一堆,能吃很久。这是不同之一.。
不同之二,别地方过中秋,一家人吃团圆饭后,围坐在一起品着香茶、吃着小块月饼、在月光下听着思乡曲,让人感到静谧。
俺家乡的中秋节,是在闹中度过。中秋夜晚各村都甩起响鞭,就象春节放鞭炮一样,震天动地.
鞭子是用黄麻和碎布混合一起拧成一丈二尺长,有十多岁小孩手碗粗,据说重的有十几斤,这种鞭甩响,若你站在近处,耳朵会震的嗡嗡响。
中秋夜晚,就选村边空旷的高地,施展甩鞭的技能。虽然同邻村没有约定比赛的规定,因年年中秋节都是如此,所以也自然形成了不比赛的比赛。你甩的响,我要比你更响,加上村里大人小孩都会跑来呐喊助阵,场面相当热闹。
听老人说八月十五甩响鞭,是传递信号。就象古代风火台,当外敌入侵时,就会马上点燃峰火,报告敌人来了,做好战斗的准备。俺家乡甩响鞭是暗中规定,八月十五晚,听到鞭响的声音,各庄统一行动杀鞑子。我小时就常听说这类故事。
元朝统治者为防汉人反抗,在农村实行保甲制,每甲有一名鞑子管着十多户汉人,他拥有生杀权,残酷的欺压汉人,还规定每甲只准有一把菜刀,有鞑子保管;还规定鞑子被杀,他所在的一甲人要全部杀死的连坐制。在朱元璋起义军的影响下,各地民众纷纷用各种方式反抗元朝的统治。俺那里就暗中窜联,规定八月十五中秋晚,以甩响鞭为信号,统一行动杀掉各甲的鞑子,然后逃跑。干饼就是准备逃跑在路上吃的干粮。所以流传到后人,中秋节烙大堆的干饼。
这仅是民间传说,是否有历史根据不得而知。
据说现在过中秋节已不甩响鞭,也不吃干饼了。我的印象好象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后,这些传统的东西就慢慢的消失了。
望乡
所谓望乡或称爬方桌切挂面。意指新娘嫁到夫家,从此永远离开了她的出生地,第二天新娘想家了,在新郎的呵护下,爬到高高的地方看娘家在什么地方,还不忘擀面条给家人吃。其实是表示孝道的寓意。
具体过程是第二天早饭后,在新郎大门外或较大的公共场地,用三张方桌叠起来,在最高的方桌桌面上,摆了一块事先擀好的面片,还放一把菜刀。为了让新娘在切面片时有一定的难度,晚字辈或嫂婶们,会故意在面片内夹一块桌布,使新娘爬上桌子居高临下,手又用不上力气,很难一次完成,要爬上爬下几次,每次都要新郎抱着扶上去或抱着扶下来,是否合格就有晚辈和嫂子们说了算。引得看者大喊大叫,一片欢笑。
第二天是新娘回门。第一次新姑爷到丈人家可要受点罪。小字辈会追着新姑爷用锅灰涂花脸。这时新姑爷就要想办法逃跑,若抓到不仅要涂黑脸,甚至还要套上牛拉车的套子或驴上磨时带的套子。其意思是教训姑爷娘家人不好惹。
据说上方桌切挂面,现在不兴了。给新郎涂花脸的传统还有。不过现在第一次到丈人家闹的最凶的是灌酒。
小庙
记得解放初期各庄的入口处,都有一座小庙。一九五0初破除封建迷信时才拆除。
小庙尊奉关公的叫官帝庙;尊奉天官、地官,水官的叫三官庙; 尊奉土地公的叫土地庙。各村因老祖宗对尊奉的不同,就选择不同的神仙尊奉。
现在想想各村进村处建的小庙,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一种信仰,而且还起到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准则。比如说这个地方做小生意的多,往往小庙里就尊奉关公,因关公讲忠信,讲仁义,又是武将,可保平安。
.小庙神是在闭塞的农耕年代的产物。当时人们普遍是文肓、不懂科学,加上物资匮乏。老百姓家中遇事总想有个好结果,平安消灾.自己又无法改变现状。所以就求神,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甚至家里有人病了,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把小庙神也看作能医病的神仙。我记得当人们去求拜后,回到家里要验证小庙神是否来了,就舀一碗水,用四根筷子并在一起, 立在碗中间,嘴里不停轻声念菩萨来为某某人治病。当立在碗中间的筷子,手放开后,会自动立在那里,说明菩萨显灵了。我们家乡叫做”立柱”。
记得老师在学校还专门讲了”立柱”的物理道理。
中秋节
最近我们常议起家乡中秋节,同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因为其它地方过 中秋节,都会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
家乡的中秋节是吃一种自制的干饼。做法也很特别,在房外空地上,立能支撑犁铧的铧面的简单的灶,用硬木烧火。然后把事先用面粉、芝麻、小许食盐擀成薄薄的圆型面片,放在铧面上烙,直烙干变黄,吃起来脆香,而且一烙就是一堆,能吃很久。这是不同之一.。
不同之二,别地方过中秋,一家人吃团圆饭后,围坐在一起品着香茶、吃着小块月饼、在月光下听着思乡曲,让人感到静谧。
俺家乡的中秋节,是在闹中度过。中秋夜晚各村都甩起响鞭,就象春节放鞭炮一样,震天动地.
鞭子是用黄麻和碎布混合一起拧成一丈二尺长,有十多岁小孩手碗粗,据说重的有十几斤,这种鞭甩响,若你站在近处,耳朵会震的嗡嗡响。
中秋夜晚,就选村边空旷的高地,施展甩鞭的技能。虽然同邻村没有约定比赛的规定,因年年中秋节都是如此,所以也自然形成了不比赛的比赛。你甩的响,我要比你更响,加上村里大人小孩都会跑来呐喊助阵,场面相当热闹。
听老人说八月十五甩响鞭,是传递信号。就象古代风火台,当外敌入侵时,就会马上点燃峰火,报告敌人来了,做好战斗的准备。俺家乡甩响鞭是暗中规定,八月十五晚,听到鞭响的声音,各庄统一行动杀鞑子。我小时就常听说这类故事。
元朝统治者为防汉人反抗,在农村实行保甲制,每甲有一名鞑子管着十多户汉人,他拥有生杀权,残酷的欺压汉人,还规定每甲只准有一把菜刀,有鞑子保管;还规定鞑子被杀,他所在的一甲人要全部杀死的连坐制。在朱元璋起义军的影响下,各地民众纷纷用各种方式反抗元朝的统治。俺那里就暗中窜联,规定八月十五中秋晚,以甩响鞭为信号,统一行动杀掉各甲的鞑子,然后逃跑。干饼就是准备逃跑在路上吃的干粮。所以流传到后人,中秋节烙大堆的干饼。
这仅是民间传说,是否有历史根据不得而知。
据说现在过中秋节已不甩响鞭,也不吃干饼了。我的印象好象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后,这些传统的东西就慢慢的消失了。
望乡
所谓望乡或称爬方桌切挂面。意指新娘嫁到夫家,从此永远离开了她的出生地,第二天新娘想家了,在新郎的呵护下,爬到高高的地方看娘家在什么地方,还不忘擀面条给家人吃。其实是表示孝道的寓意。
具体过程是第二天早饭后,在新郎大门外或较大的公共场地,用三张方桌叠起来,在最高的方桌桌面上,摆了一块事先擀好的面片,还放一把菜刀。为了让新娘在切面片时有一定的难度,晚字辈或嫂婶们,会故意在面片内夹一块桌布,使新娘爬上桌子居高临下,手又用不上力气,很难一次完成,要爬上爬下几次,每次都要新郎抱着扶上去或抱着扶下来,是否合格就有晚辈和嫂子们说了算。引得看者大喊大叫,一片欢笑。
第二天是新娘回门。第一次新姑爷到丈人家可要受点罪。小字辈会追着新姑爷用锅灰涂花脸。这时新姑爷就要想办法逃跑,若抓到不仅要涂黑脸,甚至还要套上牛拉车的套子或驴上磨时带的套子。其意思是教训姑爷娘家人不好惹。
据说上方桌切挂面,现在不兴了。给新郎涂花脸的传统还有。不过现在第一次到丈人家闹的最凶的是灌酒。
小庙
记得解放初期各庄的入口处,都有一座小庙。一九五0初破除封建迷信时才拆除。
小庙尊奉关公的叫官帝庙;尊奉天官、地官,水官的叫三官庙; 尊奉土地公的叫土地庙。各村因老祖宗对尊奉的不同,就选择不同的神仙尊奉。
现在想想各村进村处建的小庙,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一种信仰,而且还起到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准则。比如说这个地方做小生意的多,往往小庙里就尊奉关公,因关公讲忠信,讲仁义,又是武将,可保平安。
.小庙神是在闭塞的农耕年代的产物。当时人们普遍是文肓、不懂科学,加上物资匮乏。老百姓家中遇事总想有个好结果,平安消灾.自己又无法改变现状。所以就求神,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甚至家里有人病了,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把小庙神也看作能医病的神仙。我记得当人们去求拜后,回到家里要验证小庙神是否来了,就舀一碗水,用四根筷子并在一起, 立在碗中间,嘴里不停轻声念菩萨来为某某人治病。当立在碗中间的筷子,手放开后,会自动立在那里,说明菩萨显灵了。我们家乡叫做”立柱”。
记得老师在学校还专门讲了”立柱”的物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