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指导的辩证法
正确解决作战指导中的诸多辩证关系,对克敌制胜具有重大意义。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战争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但还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出胜负,还需要加上主观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战争指导者不能超越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限度企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战争的主观指导不能离开客观物质条件,但必须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有驾驭整个战争的能力,以夺取战争的胜利。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决定局部,统率局部;全局失败,局部必然不能保存。因此,作战指导者最要紧的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注重对战争全局的把握。但全局不是脱离局部而独立存在的,而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大多数局部特别是关键性的局部失败了,全局也难保。作战指导者对于那些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局部应特别注意,要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即抓住战略枢纽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部署战斗。
战略与战役法和战术的关系。战略用来指导战争全局,战役法和战术则是它的局部。但对战术来说,战役也是一个全局。战略决定战役法和战术,战役法和战术服从和服务于战略,并保证战略的实现。战略与战役法和战术的关系是辩证的,有时是相反相成的,如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略上的持久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内线作战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战略方向上的有规则有定向与战役战斗上的不规则无定向,等等。在战争指导中自觉地运用战略与战役法和战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保证作战的胜利是十分重要的。
在作战指导中,还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强与弱、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不确实性与确实性、流动性与固定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计划性与灵活性、集中与分散、退却与反攻、主要作战方向与非主要作战方向等之间的关系。作战指导者必须善于把握和处理作战指导中的各种辩证关系。作战决心的确定,尤其是那些带有决定意义的作战决心的确定,集中体现了指挥员的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透视与把握战争发展的能力,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抓住战机,及时定下作战决心,显示了优秀指挥员的才华、机智、魄力及将帅风度。确定作战决心是对多种行动方案的优化选择,一种方案的确定既是对其他与此相悖的方案的否定,又是一次选择的终结和新选择的开始。选择包含着创造。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完全沿袭旧的指挥方法和使用传统的装备,是不能解决指挥中信息量显著增加、而要求决策的时间大为缩短这个矛盾的。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指挥手段,大力发展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同时也要看到,指挥自动化系统只能为定下作战决心提供咨询和某些依据,是实现信息快速传输、实施指挥的手段,并不是决心的本身。任何机器都无法取代指挥员的辩证思维、创造思维、军事计谋和勇敢坚毅的品格。
战争是充满盖然性的领域,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交织作用于战场,对战争情况的认识和对战争的指导带有一定的风险性。风险性在军事领域表现得特别突出。战争情况瞬息万变,要求快速决策;而面对不确定因素,又必须慎重决策。及早定下决心,带有准备不周的风险性,但长时间准备也有可能丧失战机与突然性。所以,及时定下比较符合实际的决心,比拖延定下所谓“更好”的决心往往更有效。在坚持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的军事原则中,并不排除指挥决心中的风险成分。完全明了敌情的指挥决心是很少有的,即使一时明了,在我变敌变的动势中,也无法总是对敌情一清二楚。主要情况大致搞清楚了,就应该制兵机之先。又如,集中兵力、形成攻击重点,本身就有危险的一面,即在其他方向的兵力可能处于劣势,而主要方向的成功,又有赖于次要方向的必要配合。不看到潜藏的危险,则孕育着失着;不敢冒一点风险,则会坐视成功机会的丧失。结构工程科学认为,过大的安全系数是浪费。用在战争上,过于密集的兵力部署会增大伤亡,至少会加重后勤的负担。而兵力过少,又不敷应用。掌握适度,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就是军事辩证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