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杨锋开始担心他退休之后有没有人来这个村小接班。如果没人愿意来,那孩子们就得每天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杨锋原本有三次机会可以离开村小,去更好的学校。但是当孩子们来到家里,哭着求他不要走时,他心软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近40年。
58岁,潼南县新林高庙村小学唯一一名老师
心中好老师标准:
让学生和家长信任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只有9个孩子的小学
潼南县新林小学下辖的这所高庙村小学,其位置偏远,是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下辖最远的一个村,距离桂林街道办有23公里,距离新林小学也有6、7公里路程,小学生一般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记者走进这所小学,一间是教室,杨锋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学生只有9名,都是一年级;一间是厨房,杨锋每天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吃;另外几间曾经也是教室,但现在堆着杂物。
虽然只有9名孩子,但是杨锋还是用尽他的热情给孩子们上课。他一人身兼数职,当校长,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德育,还要当厨子。
新林小学校长唐勋说,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孩子小,让他们就在村小念书,到了三年级就去新林小学。村小每隔一年招生,上一届13名孩子已经在新林小学读三年级了,这一届的9名孩子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会在两年后转去新林小学。
每天还要给孩子做饭
孩子们中午一般在学校吃饭。杨锋早上10点半准时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米下锅,把他们从家里带来的菜蒸上。现在用的这个电饭锅,是杨锋和家长们一起买的,他出了100多元,家长们凑了200多元,总共380元。现在,电饭锅饭熟了之后不会跳档,杨锋就要掐准时间去看饭好了没有。“该买个新锅喽。”杨锋说。
对于杨锋来说,这所学校离家也并不近,每天骑摩托车20分钟才能到。如果是下雨天,要先骑摩托车20分钟,把车停在朋友家,然后步行20分钟才能到学校。早上7点出门,晚上5点多回家,每天如此。
事实上,杨锋本来有机会离开这个村小,但是他前后放弃了三次离开的机会,最终留在这所村小近40年。任教期间,杨锋利用节假日深入各家各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家庭特别困难、交不起费的,他就帮学生垫起,为的是让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读书。
“你走了,学校就垮了”
1995年,杨锋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以前,我们学校还是兴旺,最多时开办6个年级7个班,教师有7人,学生200多人。”杨锋介绍说。县里先后派了五六名老师到高庙村小学任教,到任的教师多则两年,少则一学期,最终都因学校偏僻、条件艰苦而选择了离开,到后来走得只剩下他一人。
事实上,转为公办教师后,他也可以像其他老师一样说走就走,去镇上的小学,甚至去县里的小学。但是杨锋放弃了。
“好日子谁都想过,可是当孩子们提着鸡蛋到家里来看我,孩子家长们哭着求我不要走的时候,我怎么走得了呢?”杨锋说,“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有位家长说,你不能走啊,走了学校就垮了,孩子去哪里读书啊。”
虽然久病的妻子期望能去镇上,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但是看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双眼,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硬着心肠作出决定:这辈子,就留在高庙村小学了;苦,就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吧。
杨锋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校长说要调一位老师过来,调过来了就马上调我走。”杨锋说,“我说不可能,谁愿意从镇上到村里来,一个人教所有的科目还要给孩子做饭?”
唐勋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想办法找愿意来村小的老师,如果暂时找不到老师,可能还会返聘杨锋。对于返聘的方案,杨锋欣然接受。“只要孩子和家长信任我,我愿意继续教他们。”杨锋说。
刘政(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1987年到1993年就读于高庙村小学):学校很破,老师很少,但是杨老师什么都教,而且都教得很好。他说过一句话,“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读大学时记着,现在教学也时刻记着。
58岁,潼南县新林高庙村小学唯一一名老师
心中好老师标准:
让学生和家长信任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只有9个孩子的小学
潼南县新林小学下辖的这所高庙村小学,其位置偏远,是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下辖最远的一个村,距离桂林街道办有23公里,距离新林小学也有6、7公里路程,小学生一般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
记者走进这所小学,一间是教室,杨锋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学生只有9名,都是一年级;一间是厨房,杨锋每天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吃;另外几间曾经也是教室,但现在堆着杂物。
虽然只有9名孩子,但是杨锋还是用尽他的热情给孩子们上课。他一人身兼数职,当校长,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德育,还要当厨子。
新林小学校长唐勋说,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孩子小,让他们就在村小念书,到了三年级就去新林小学。村小每隔一年招生,上一届13名孩子已经在新林小学读三年级了,这一届的9名孩子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会在两年后转去新林小学。
每天还要给孩子做饭
孩子们中午一般在学校吃饭。杨锋早上10点半准时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米下锅,把他们从家里带来的菜蒸上。现在用的这个电饭锅,是杨锋和家长们一起买的,他出了100多元,家长们凑了200多元,总共380元。现在,电饭锅饭熟了之后不会跳档,杨锋就要掐准时间去看饭好了没有。“该买个新锅喽。”杨锋说。
对于杨锋来说,这所学校离家也并不近,每天骑摩托车20分钟才能到。如果是下雨天,要先骑摩托车20分钟,把车停在朋友家,然后步行20分钟才能到学校。早上7点出门,晚上5点多回家,每天如此。
事实上,杨锋本来有机会离开这个村小,但是他前后放弃了三次离开的机会,最终留在这所村小近40年。任教期间,杨锋利用节假日深入各家各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家庭特别困难、交不起费的,他就帮学生垫起,为的是让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读书。
“你走了,学校就垮了”
1995年,杨锋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以前,我们学校还是兴旺,最多时开办6个年级7个班,教师有7人,学生200多人。”杨锋介绍说。县里先后派了五六名老师到高庙村小学任教,到任的教师多则两年,少则一学期,最终都因学校偏僻、条件艰苦而选择了离开,到后来走得只剩下他一人。
事实上,转为公办教师后,他也可以像其他老师一样说走就走,去镇上的小学,甚至去县里的小学。但是杨锋放弃了。
“好日子谁都想过,可是当孩子们提着鸡蛋到家里来看我,孩子家长们哭着求我不要走的时候,我怎么走得了呢?”杨锋说,“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有位家长说,你不能走啊,走了学校就垮了,孩子去哪里读书啊。”
虽然久病的妻子期望能去镇上,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但是看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双眼,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硬着心肠作出决定:这辈子,就留在高庙村小学了;苦,就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吧。
杨锋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校长说要调一位老师过来,调过来了就马上调我走。”杨锋说,“我说不可能,谁愿意从镇上到村里来,一个人教所有的科目还要给孩子做饭?”
唐勋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想办法找愿意来村小的老师,如果暂时找不到老师,可能还会返聘杨锋。对于返聘的方案,杨锋欣然接受。“只要孩子和家长信任我,我愿意继续教他们。”杨锋说。
刘政(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1987年到1993年就读于高庙村小学):学校很破,老师很少,但是杨老师什么都教,而且都教得很好。他说过一句话,“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读大学时记着,现在教学也时刻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