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上善:最高境界的善;契合天机之善;
对于人的行为进行的道德评价,凡是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于它们常常是互相予盾的)。善的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上善就是指充分发展了的最高境界的善,其行为的结果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而无害。上善若水,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与水表现出来的特性类似。这里只是借用水来说明上善,修道者可以作为门径而登堂入室。其实,水的特性与上善是不等同的,因此说“上善若水”而不说“上善为水”。
②水善:水是慈善的;水的特性是善;
争:争名,争利,争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慈善的,它滋润万物(对万物有利)而从不居功自傲,只是在宇宙运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用,作完了就算了,没有任何争功名利禄的贪欲。
与为无为旨趣相同。那么人在宇宙发展运动中处在什么地位,应具有什么功能,是可以被人自己认识的。因而人的使命只不过是发挥展现其功能而已,没有什么可争的。众人仍未觉醒(认识到),故争之。只有上善,契天机合于道者,自觉主动发挥展现其功能。
恶(Wu):不喜欢,讨厌;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总是处在众人所不敢或不喜欢呆的地方,众人争功名利禄,她却呆在最低洼的地方,因此,几乎与道相同。
老子用水喻道,说水的主要特性与道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没有说“故水即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境界的契合天机的善与水的特性类似。水善的具体表现是在宇宙运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本征功能)——滋养润泽万物,然而从来没有追求回报的主观欲念,总处在众人不敢或不喜欢呆的地方。众人争功名利禄,她却随势呆在最低洼的地方。从这些方面看,几乎与道相同。
③居:呆,处,居住,占据,居所;
地:随地,随地而居,随地而安,随方就圆,随隅而安,随遇而安;
居善,地;
她在选择居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既不与人争夺好地方,也不刻意追求坏地方,而是一种随方就圆、随地而安的随势状态。这样可使心安合道,贵食其母,利而无害。
④心:思维、意识运动;
渊:深邃、深沉、明静;
心善,渊;
当神元体进行思维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深沉而明静;与谷神同旨;在常态智能中的表现则是心胸开阔,深谋远虑,从整体(全世界、全人类)利益出发;
⑤与,与人、与物打交道,接人待物;
仁:仁慈,不争;仁有仁爱、仁慈、舍身取义(如杀身成仁)等含义,此处取“仁慈”之义。仁慈的具体表现是容,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而在第五章“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句子里取的是“仁爱”之义。要是我写的话,会在这儿用“慈”或者“容”,即“与善,慈”或“与善,容”,免得与“天地不仁”处的词义混淆;
与善,仁;
在处理与他人它物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仁慈,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慈”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因为“慈”能使你的神气中和,充分发挥其内化信息的功能;
⑥言:言语,说话;
信:真实,信节;
言善,信;
说话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对客观实际进行真实反映,无虚言,无戏言。因而对己对人是可信的,是可以兑现的;就是说没有机巧之心,以便使自己和他人的神气中和;
⑦正:保持正确,修正,纠正,使正,引申为管理自己;
治:有秩序,安定;与乱相对应,如“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各得其位,各司其职,而不滥用职权(功能)。
正善,治;
管理自己(或国家)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契天机,有条理,有秩序,各得其位,各司其职,由安而定;
⑧事:做事情;
能:功能,本征功能;发挥本征功能;
事善,能;
她在做事情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发挥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所应发挥的本征功能;
⑨动:神动、行动、举动;
时:时宜、时机;合时宜,合时机;契机,契天机;
动善,时。
行动(思维、行为)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合时宜、契天机,当动则动,不当动则不动,从不乱说乱动而越雷池一步;动静相益,动中有静神(神与形合或神与窍合甚或神与神合),静中有动意(体会、察照之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在选择居所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既不与人争夺好地方,也不刻意追求坏地方,而是一种随方就圆、随地而安的随势状态;当神元体进行思维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深沉而明静;在处理与他人它物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仁慈,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说话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对客观实际进行真实反映,无虚言无戏言,因而对己对人是可信的;管理自己(或国家)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契天机,有条理,有秩序,各得其位,各司其职,由安而定;做事情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发挥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所应发挥的作用本征功能;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合时宜、契天机,当动则动,不当动则不动,从不乱说乱动而越雷池一步;动静相益,动中有静神(神与形合或神与窍合甚或神与神合),静中有动意(体会、察照之意)。
⑩尤:过失,罪过,归咎;
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是因为上善之人只是充分发挥其在宇宙发展过程中的本征功能,从不自耀大夸其功,不争名争利,所以她就没有过失,因而也不会受到规律、法则的惩罚,在社会中也不会受他人(包括法律)的指责、怒咎和惩罚。
本人认为文中所用善字皆为形容词善良或慈善,并非副词善于。因为本章是借水比喻上善之人是如何表现善的,所以诸善字皆为上善之善。善字之后皆为善的具体表现形式。
①上善:最高境界的善;契合天机之善;
对于人的行为进行的道德评价,凡是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于它们常常是互相予盾的)。善的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上善就是指充分发展了的最高境界的善,其行为的结果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而无害。上善若水,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与水表现出来的特性类似。这里只是借用水来说明上善,修道者可以作为门径而登堂入室。其实,水的特性与上善是不等同的,因此说“上善若水”而不说“上善为水”。
②水善:水是慈善的;水的特性是善;
争:争名,争利,争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慈善的,它滋润万物(对万物有利)而从不居功自傲,只是在宇宙运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用,作完了就算了,没有任何争功名利禄的贪欲。
与为无为旨趣相同。那么人在宇宙发展运动中处在什么地位,应具有什么功能,是可以被人自己认识的。因而人的使命只不过是发挥展现其功能而已,没有什么可争的。众人仍未觉醒(认识到),故争之。只有上善,契天机合于道者,自觉主动发挥展现其功能。
恶(Wu):不喜欢,讨厌;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总是处在众人所不敢或不喜欢呆的地方,众人争功名利禄,她却呆在最低洼的地方,因此,几乎与道相同。
老子用水喻道,说水的主要特性与道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没有说“故水即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境界的契合天机的善与水的特性类似。水善的具体表现是在宇宙运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本征功能)——滋养润泽万物,然而从来没有追求回报的主观欲念,总处在众人不敢或不喜欢呆的地方。众人争功名利禄,她却随势呆在最低洼的地方。从这些方面看,几乎与道相同。
③居:呆,处,居住,占据,居所;
地:随地,随地而居,随地而安,随方就圆,随隅而安,随遇而安;
居善,地;
她在选择居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既不与人争夺好地方,也不刻意追求坏地方,而是一种随方就圆、随地而安的随势状态。这样可使心安合道,贵食其母,利而无害。
④心:思维、意识运动;
渊:深邃、深沉、明静;
心善,渊;
当神元体进行思维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深沉而明静;与谷神同旨;在常态智能中的表现则是心胸开阔,深谋远虑,从整体(全世界、全人类)利益出发;
⑤与,与人、与物打交道,接人待物;
仁:仁慈,不争;仁有仁爱、仁慈、舍身取义(如杀身成仁)等含义,此处取“仁慈”之义。仁慈的具体表现是容,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而在第五章“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句子里取的是“仁爱”之义。要是我写的话,会在这儿用“慈”或者“容”,即“与善,慈”或“与善,容”,免得与“天地不仁”处的词义混淆;
与善,仁;
在处理与他人它物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仁慈,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慈”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因为“慈”能使你的神气中和,充分发挥其内化信息的功能;
⑥言:言语,说话;
信:真实,信节;
言善,信;
说话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对客观实际进行真实反映,无虚言,无戏言。因而对己对人是可信的,是可以兑现的;就是说没有机巧之心,以便使自己和他人的神气中和;
⑦正:保持正确,修正,纠正,使正,引申为管理自己;
治:有秩序,安定;与乱相对应,如“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各得其位,各司其职,而不滥用职权(功能)。
正善,治;
管理自己(或国家)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契天机,有条理,有秩序,各得其位,各司其职,由安而定;
⑧事:做事情;
能:功能,本征功能;发挥本征功能;
事善,能;
她在做事情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发挥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所应发挥的本征功能;
⑨动:神动、行动、举动;
时:时宜、时机;合时宜,合时机;契机,契天机;
动善,时。
行动(思维、行为)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合时宜、契天机,当动则动,不当动则不动,从不乱说乱动而越雷池一步;动静相益,动中有静神(神与形合或神与窍合甚或神与神合),静中有动意(体会、察照之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在选择居所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既不与人争夺好地方,也不刻意追求坏地方,而是一种随方就圆、随地而安的随势状态;当神元体进行思维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深沉而明静;在处理与他人它物之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仁慈,容纳、包容一切,无所不容;说话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对客观实际进行真实反映,无虚言无戏言,因而对己对人是可信的;管理自己(或国家)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契天机,有条理,有秩序,各得其位,各司其职,由安而定;做事情时表示出来的上善,是发挥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所应发挥的作用本征功能;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上善是合时宜、契天机,当动则动,不当动则不动,从不乱说乱动而越雷池一步;动静相益,动中有静神(神与形合或神与窍合甚或神与神合),静中有动意(体会、察照之意)。
⑩尤:过失,罪过,归咎;
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是因为上善之人只是充分发挥其在宇宙发展过程中的本征功能,从不自耀大夸其功,不争名争利,所以她就没有过失,因而也不会受到规律、法则的惩罚,在社会中也不会受他人(包括法律)的指责、怒咎和惩罚。
本人认为文中所用善字皆为形容词善良或慈善,并非副词善于。因为本章是借水比喻上善之人是如何表现善的,所以诸善字皆为上善之善。善字之后皆为善的具体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