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比较俗的话当开篇吧。《士兵突击》,2007年最红的军旅大戏。我却不是在它开始红、甚至是它最红的时候认识它的。如果不是一旁的同事老是在我耳边说着剧中的经典台词,跟我说这部戏有多么多么地精彩;如果不是她慷慨地把刚买的碟借给我看,我大概就会错过《士兵突击》了吧。
有多久没有坐在电视机前认认真真地看一部国产电视剧了?恐怕自己也已经记不清了吧。荧屏上总是充斥着那些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电视剧,看着这些电视剧只能使原来就已经够烦躁的心变得更加烦躁而已。《士兵突击》的出现,改变了许许多多人对国产剧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这是一部记录成长与成熟的作品,更可以说是一部拷问心灵、救赎心灵的作品。
《士兵突击》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形象是重复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其中最吸引我的是A大队的中队长袁朗。都说袁朗的心思深不见底,但我感觉袁朗就如同一片朗朗晴空,湛蓝的没有一丝杂色。
袁朗的出场是最富神秘感的,在702团与蓝军的一次演习中,当成才透过瞄准镜看着伪装的人影,露出一贯自信而得意的微笑时,我只是认为此人又要成为成才的第五个枪下鬼了。谁料,就在成才即将扣动板机的那一刹那,那人突然转身,枪响,倒下的不是原本是猎物的人,而是自信满满的狙击手。顿时,好奇心骤起,是谁可以如此轻易地击败一个集团军的优秀狙击手。许三多冲了出去,他只是单纯地要为朋友报仇,在他的追击之下,那人终于露面了,身穿伪装的“扫把装”,手执冲锋枪,满脸玩味地看着执着的木木同学。一番缠斗之后,那人逃向悬崖,木木也一路追上悬崖,对于木木如此舍命的追击,那人终于放弃了,成为了演习中唯一被俘的人员。只听俘虏先生见到七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点冤。”,语气像个被家长冤枉的大孩子。说起自己的部队本来想以一个换二十五个、最好零伤亡时,更是建立在绝对自信上的。当高城问起他的来路时,他自报姓名后,却对自己的来历闭口不谈,直到高城说“很多人被踢出了这场演习,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了。”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舍,在高城耳边吐出两个字“老A”,果然够神秘。成为俘虏的袁朗对俘虏自己的木木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在战车里他反客为主地与木木搭话,甚至还当面钢七连战士的面想挖木木去A大队。听到木木回答“我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五十六个兵”时,袁朗的眼中露出了不易察觉的赞许之意。在送出四箱液体手雷后,袁朗潇洒地登上了来接他的越野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
袁朗再次出场时,已过了大半年,钢七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复员的复员,调动的调动,只剩下木木一人空守营房。当木木如平日一样回到营房,黑暗中有人突然对他袭击,木木条件反射地进行回击,灯亮,一身正装的袁朗出现在我们面前。相较于亮相时的邪气,正装的袁朗有着一种儒雅之风,只是说话的调调还是一样的爱戏弄人。“三十岁,我还没玩够呢。”袁朗离开时的这句话让我对他的兴趣又深了一些,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有了这种游戏人间的境界?
接下来,就是老A残酷至极的选拔。袁朗这次是以指挥官的身份面对选拔的队员,一场残酷的两天一夜的野外生存只是被他轻描淡写地说成“野菜炖野兔”,回答参选的队员提问的时候,口气轻松得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场优胜劣汰的选拔。对两个闻讯而来采访所谓“比赛”的军报记者,袁朗第一次稍稍露出了他的“魔鬼本色”,给两人碰了个软钉子,毫不客气地将两人晾在一旁,在他心中,那些队员参加的是“战争”,绝不是什么“比赛”。
当木木不抛弃、不放弃地拖着伍六一奔向终点时,袁朗的眼睛虽然被墨镜挡住,不轻易向别人泄露他内心的情况,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挡不住他内心激烈的波涛汹涌。在伍六一拉响信号弹的那一刻,袁朗那抿紧的双唇,墨镜后强忍的泪水,这一刻我知道他对这些坚持到底的士兵也是充满钦佩和尊敬的。
有多久没有坐在电视机前认认真真地看一部国产电视剧了?恐怕自己也已经记不清了吧。荧屏上总是充斥着那些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电视剧,看着这些电视剧只能使原来就已经够烦躁的心变得更加烦躁而已。《士兵突击》的出现,改变了许许多多人对国产剧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这是一部记录成长与成熟的作品,更可以说是一部拷问心灵、救赎心灵的作品。
《士兵突击》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形象是重复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其中最吸引我的是A大队的中队长袁朗。都说袁朗的心思深不见底,但我感觉袁朗就如同一片朗朗晴空,湛蓝的没有一丝杂色。
袁朗的出场是最富神秘感的,在702团与蓝军的一次演习中,当成才透过瞄准镜看着伪装的人影,露出一贯自信而得意的微笑时,我只是认为此人又要成为成才的第五个枪下鬼了。谁料,就在成才即将扣动板机的那一刹那,那人突然转身,枪响,倒下的不是原本是猎物的人,而是自信满满的狙击手。顿时,好奇心骤起,是谁可以如此轻易地击败一个集团军的优秀狙击手。许三多冲了出去,他只是单纯地要为朋友报仇,在他的追击之下,那人终于露面了,身穿伪装的“扫把装”,手执冲锋枪,满脸玩味地看着执着的木木同学。一番缠斗之后,那人逃向悬崖,木木也一路追上悬崖,对于木木如此舍命的追击,那人终于放弃了,成为了演习中唯一被俘的人员。只听俘虏先生见到七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点冤。”,语气像个被家长冤枉的大孩子。说起自己的部队本来想以一个换二十五个、最好零伤亡时,更是建立在绝对自信上的。当高城问起他的来路时,他自报姓名后,却对自己的来历闭口不谈,直到高城说“很多人被踢出了这场演习,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了。”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舍,在高城耳边吐出两个字“老A”,果然够神秘。成为俘虏的袁朗对俘虏自己的木木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在战车里他反客为主地与木木搭话,甚至还当面钢七连战士的面想挖木木去A大队。听到木木回答“我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五十六个兵”时,袁朗的眼中露出了不易察觉的赞许之意。在送出四箱液体手雷后,袁朗潇洒地登上了来接他的越野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
袁朗再次出场时,已过了大半年,钢七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复员的复员,调动的调动,只剩下木木一人空守营房。当木木如平日一样回到营房,黑暗中有人突然对他袭击,木木条件反射地进行回击,灯亮,一身正装的袁朗出现在我们面前。相较于亮相时的邪气,正装的袁朗有着一种儒雅之风,只是说话的调调还是一样的爱戏弄人。“三十岁,我还没玩够呢。”袁朗离开时的这句话让我对他的兴趣又深了一些,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有了这种游戏人间的境界?
接下来,就是老A残酷至极的选拔。袁朗这次是以指挥官的身份面对选拔的队员,一场残酷的两天一夜的野外生存只是被他轻描淡写地说成“野菜炖野兔”,回答参选的队员提问的时候,口气轻松得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场优胜劣汰的选拔。对两个闻讯而来采访所谓“比赛”的军报记者,袁朗第一次稍稍露出了他的“魔鬼本色”,给两人碰了个软钉子,毫不客气地将两人晾在一旁,在他心中,那些队员参加的是“战争”,绝不是什么“比赛”。
当木木不抛弃、不放弃地拖着伍六一奔向终点时,袁朗的眼睛虽然被墨镜挡住,不轻易向别人泄露他内心的情况,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挡不住他内心激烈的波涛汹涌。在伍六一拉响信号弹的那一刻,袁朗那抿紧的双唇,墨镜后强忍的泪水,这一刻我知道他对这些坚持到底的士兵也是充满钦佩和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