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游吧 关注:5贴子:124

【转】木屐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吧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539458687


1楼2014-09-19 21:23回复
    文/高春明
    屐是一种有齿之履。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齿更经得起磨损,木齿坏了还可以更换,所以特别适合外出旅行。由于装上了双齿,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长满青苔的山道上行走还不易滑跌。汉史游《急就篇》“屐赢窭贫。”唐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①说的就是这种鞋履。  在各种鞋履中,屐的构造比较特别,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木料为之,作鞋底形,古时称之为“木扁”。上钻有小孔数个,以穿绳系。二是绳带,被称之为“系”,南朝无名氏《提搦歌》:“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系两头系。”②就指屐上的绳带而言。三是屐齿,均装在木扁下,其开头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高度在6-8厘米之间,前后高低大致相等。屐齿的装法不尽相同:简单者以铁钉固定;考究者则用木榫联接,其具体作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用明榫,制作时先在木扁上凿以穿透的孔眼,装配时使屐齿上端的木榫穿过底板,再用竹钉或铁钉从侧面固定;因从屐板表面能看到榫头,故称“露卯”。与此相对,还有一种联接方法:开孔时不将底板凿穿,做成暗榫。由于在表面看不到榫头,故意称"阴卯"(图一)。《晋书·五行志》中即记载有这方面情况:“旧为屐者,齿皆达木扁上,名曰“露卯”。太元中忽不彻,名曰‘阴卯’。”③后来发生了袁悦之之乱,人们将暗榫之屐附会为乱世之征(因“阴卯”与“阴谋”谐音),故废弃之。


    2楼2014-09-19 21:23
    回复
       屐在中国的出现,已有数千年历史。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图四)。另一件为圆头方跟,开有六孔,后跟处二孔间也挖有凹槽。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


      4楼2014-09-19 21:24
      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穿屐者日益普遍,据说孔子当年就穿过木屐。《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论语隐义注》:“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⑿ 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来到蔡国,投宿于客舍。按当时习俗,鞋履不能穿入室内,只能放在门口,没想来到第二天起来,木屐不翼而飞,原来在半夜里被人偷走了。论者以孔子之屐“与凡人屐异”,故遭失窃,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估计是人们出于对孔子的敬重,故将其所穿木屐当作宝物珍藏起来。《晋书·五行志》中有一段记载,即涉及孔子之屐的下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在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⒀可见在被大火焚烧之前,孔子的木屐一直被视为“异宝”典藏于库。
          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中还讲到一个与木屐有关的故事:说的是西元前六百多年,晋文公被其父驱逐出宫,走投无路,流亡于卫、狄、齐、曹、宋、秦、楚之间凡十九年,后在秦穆公重兵护持下回到晋国,登上王位。为感谢多年来跟随他奔波流离的侍臣,晋文公对身边人一一给予封赏,唯独将曾割下自己腿肉以供晋文公充饥的忠臣介子推给遗忘了。等他想起,介子推早已带着母亲,隐匿到绵山之中。文公得知追悔莫及,亲带人马前往求访。不料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无奈,便叫人放火烧山,想硬逼他出来。但是介子推和老母亲紧紧地抱着一棵柳树,被火活活烧死。文公见状悲痛不已,挥泪砍下尚未烧尽的树木,令人制成一双木屐,穿在脚下。每当忆及介子推割肱之功,便抚屐哀嗟:“悲乎,足下!”后世将同辈敬称为“足下”,即起源于此。
          汉代男女也以穿着木屐为尚,在东汉首都洛阳,还流行一种习俗:新娘出嫁,嫁妆之中必备有木屐,考究者还在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绳为系。如应劭《风俗通义》所说:“延熹中,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⒁ 这种漆画木屐在安徽马鞍山市郊东吴名将朱然及其妻妾合葬墓中曾有出土:屐身小巧精致,木扁上凿有三个较小的孔眼,周身施以漆绘,屐底则装有两个木齿,当为朱然妻妾的随葬物品(图五)。


        5楼2014-09-19 21:25
        回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如《世说新语·忿捐》记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⒂ 这是晋人家居着屐的一个例证。《晋书·谢安传》中也有这方面记载:“(谢)玄等既破(苻)坚,有驿书至,(谢)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⒃说的是淝水之战期间,东晋宰相谢安,亲任征讨大都督,指挥战事,令其侄谢玄率兵迎敌,自己却在住所与人下棋。突有前方驿书送至,报告其侄获胜消息,谢安不为所动,依然与棋友对弈,表现出持重沉稳的大将风度。直到棋局结束,返身回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过门槛时竟忘了抬脚,以至将屐齿折断。这也是晋人家居穿屐的实例。  这个时期的木屐形制也富有变化。如晋干宝《搜神记》称:“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至太康中,妇人皆方头屐,与男无异。”⒄


          6楼2014-09-19 21:25
          回复
              屐下不设双齿,采用平底,也是这个时期木屐的一大特色。这种木屐多用于军旅。如《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着屐,然后马步俱进。”⒅两千多名开路先锋每人穿着一双平底木屐,踏着它行走在长满荆棘的道上,随着他们的脚步开过,蒺藜全被钉刺在屐底,后面的步兵及骑兵如履平地。
              至于屐齿,除前述“露卯”、“阴卯”者外,还有不少变异。如《颜氏家训》记称:“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述,……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着)跟高齿屐。”⒆这是后齿高于前齿的屐,类似今世女子所穿的高跟鞋。谢安的侄孙、大诗人谢灵运所创制的一种木屐也颇有特色,其屐下的双齿可以装拆,适合于登山:上山时拆前齿,仅用后齿;下山则拆后齿,只用前齿,使人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见《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⒇后世则称其为“谢公屐”,或称之为“登山屐”。另有一种连齿木屐,以整木削成,连鞋帮也用木料为之,以代绳系。如《宋书·武帝本纪》称:“(武帝)性尤简易,常着连齿木屐,好出神虎门逍遥。”(21)这种木屐实物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如湖北鄂钢第二十一号吴墓出土一双,以漆木为之,作深酱色;屐齿横向,呈扁平形,全长26.7厘米,宽9.4厘米,连齿高10.4厘米。江西南昌东吴墓出土的两双木屐形制也与此相近,惟屐齿略小,呈倒梯形,其中一双屐齿的下部还钉有铁钉,以减轻屐齿的磨损程度,前齿用钉4枚,后齿用钉3枚。整双木屐25厘米,齿高6厘米(图六)。


            7楼2014-09-19 21:25
            回复
               在缠足之风盛行的明清时期,广东、福建一带的妇女未染此习,仍为天足。因当地气候比较炎热,那里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平时家居都以穿屐为尚,只是在屐的装饰上比男子所穿者的略微讲究。如明谢肇《五杂俎》记:“今世吾闽兴化、漳、泉三郡,以屐当革及,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人多不缠足也。女屐加以彩画,时作龙头,终日行屋中,阁阁然。”(26)这个时期的木屐形象,在王圻《三才图会》中还有描绘(图八)。
              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以广东潮州一带出产者为上品,由木包木制成,含有微香,着之可除秽气。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绣帛、皮革者,多见于女屐。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27)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


              9楼2014-09-19 21:26
              回复
                (1)《急就篇》,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第152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九,中华书局版,第2158页。
                (3)《晋书》卷八二六,中华书局版,第826页。(4)《南齐书》卷十八,中华书局版,第354页。
                (5)《南方草木状》卷中,吴江沈氏怡园刊行本。
                (6)《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561页。
                (7)《释名》卷五,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第83页。
                (8)《文献通考》卷三三二,商务印书馆版,第2605页。
                (9)《南齐书》卷二十一,中华书局版,第396页。
                (10)《太平御览》卷六九八,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114页。
                (11)《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华书局版,第705页。
                (12)《太平御览》卷六九八,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115页。(
                13)《晋书》卷二十七,中华书局版,第805页。
                (14)(百度)《风俗通义校注》,中华局局版,第567页。
                (15)《世说新语》卷六,上海书店影印本,第234页。
                (16)《晋书》卷七十九,中华书局版,第2075页。
                (17)《搜神记》卷七,招叶山房石印本。
                (18)《晋书》卷一,中华书局版,第9页。
                (19)《颜氏家训》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145页。
                (20)《宋书》卷六十七,中华书局版,第1774页。
                (21)《宋书》卷三,中华书局版,第60页。
                (22)《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版,第1196页。
                (23)《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版式第1196页。
                (24)《贵耳集》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第11页。
                (25)《醒世姻缘传》,齐鲁书社版,第349页。
                (26)《五杂俎》卷十二,中华书局版,第349页。
                (27)《广东新语》卷十六,中华书局版第453页。


                10楼2014-09-19 21:26
                回复
                  慈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木屐实物图


                  11楼2014-09-19 21:27
                  回复
                    木屐背面


                    12楼2014-09-19 21:27
                    回复
                      正面


                      13楼2014-09-19 21:27
                      回复
                        扬州汉陵苑.浮石与木屐


                        14楼2014-09-19 21:28
                        回复
                          方头木屐
                          屐是古代对木制底鞋类的总称。其特征是前后装两个木跟,古时称高跟为齿,故木屐又称"齿屐"。在汉代,男穿方头屐,女穿圆头屐。此中寓天圆地方之意。作战时,将木屐去齿就成为无齿战屐。


                          15楼2014-09-19 21:28
                          回复
                            ·


                            16楼2014-09-19 21:28
                            回复
                              南朝活络齿屐
                              这是一双仿南朝"谢公屐"形制的活络齿屐。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人体平衡,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齿屐,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史称"谢公屐"。


                              17楼2014-09-19 2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