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跟他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绝对不是我要的男人。如果父母从来就没有干涉,我即使跟他在一起,也不可能超过一个月¨¨」女方为了要抗衡父母施加的压力(这就是她为他的牺牲了),因此选择了原本不太喜欢的男人,在某个层面上,是父母的激将法促使女儿爱上那个男人的。有篇文章说:家里的弟弟要出家,家人如果越反对,将会越弄巧反拙,促使他觉得越有牺牲的价值,他的出家就变成是越伟大的决定。
这就如计算机游戏一样,一定要经过不同阶段的难关,最后的胜利才是值得的。
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我们可以策略性制造让对方「知难而进」的难关。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解说成「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不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效应」,所有赚人热泪的小说、电影可说是同出一辙:原本两情相悦的男女,总是受到文化、种族、家庭背境、大时代的客观因素百般阻绕,面对重重困难,最后凄美的分离,所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自杀、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