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舒尔哈齐。一个志大才疏的牺牲品。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世上很多枭雄大都不能共富贵,只能共患难。越王勾践如此,努尔哈赤也是如此。开国君主尤其是这样。
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凡事也不能认定就是其中一方面的错误。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处。舒尔哈齐就是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舒尔哈齐是个猎户,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驰骋在山川河流间过点惬意小日子的猎户。从这点上来说,他的确是没有努尔哈赤那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精明风采。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草根屌丝,一个开心了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东北汉子。
古锊城祖父和父亲被杀之后,他没有像努尔哈赤那样既有复仇之心,又瞻前顾后。他就像所有热血涌上脑的汉子一样,心里只有复仇这一个目标,可谓心无旁骛,不做二选。虽然他没有努尔哈赤那样有先有后,有谋有略,但是他这颗热忱的心是不可否认的。
他急于报仇,更像当时所有草根人士一样,希望自己那个已经继承了祖父大家长位子的大哥努尔哈赤来带领家族去报仇。虽然其中遭遇到很多挫折,但是这个耿直的汉子一直跟随着自己认定的这个大家长。可能这就是大家口中说的,因为贫贱到没东西可以计较,所以兄弟之间格外团结。
他跟着自己的大哥东征西讨,比起努尔哈赤那样借此扩张势力的野心,我相信舒尔哈齐更乐意是为自己的亲人报仇,为自己的族人报仇,更乐于看到自己的家族在大家长带领下强大起来,不用遭人白眼,不用受人欺压。这是一种非常草根的心态。
但是上天不会白白送给一个人太多的胜利的。努尔哈赤带领着部族东征西讨建立强大的势力之后,两兄弟之间却多了很多可以计较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变了。努尔哈赤真正把自己当作了首领,不止是一个部族的首领,而是在所有八方来朝的赞叹声中把自己当成了皇帝。
而舒尔哈齐,天真地认为自己既然和努尔哈赤是亲兄弟,又曾经跟着他东征西讨,自己就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此享清福当大爷。他天天饮酒作乐,甚至于为此玩忽职守。我想在他的心目中,江山就只是需要一味地抛头颅洒热血就可以了。而打完之后,能够活下来的话,就该享受自己的功绩带来的丰硕成果。
这个很像当时普通猎人的简单思维,只要努力猎杀猎物,如果猎到了,战果颇丰,就可以享受一顿美餐,甚至卖了可以换得很多想要的东西。至于下一次的美餐,那就得等到这次享用完之后,有了力气再去猎杀。
这个想法相当的屌丝。可谓是头脑简单得很。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他这样空有一腔热血的屌丝弟弟了。他需要真正能够帮他的人。他分封大官给手下的五大臣,也派给他们各种各样的任务。却唯独忘记了这个老是喝酒误事的弟弟。
舒尔哈齐不懂哥哥的意思,天真地以为哥哥已经摒弃了自己,甚至是看不起自己。于是他跑出去散心,开始更钟情于饮酒作乐,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直到努尔哈赤开始注意到自己这个弟弟,开始为弟弟的事情头疼。
从上面来看,舒尔哈齐是真的不堪重用。他的思维和安费杨古,费英东等五大臣不同。安费杨古他们五个是比较有战略头脑的人,即使没有努尔哈赤那么思维敏捷,至少也知道听命行事。可舒尔哈齐不知道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努尔哈赤的弟弟,就可以跟其他人不一样,他的自以为是和叛逆情绪总是在不时地鼓噪他自己。
这点上我相信努尔哈赤曾经有心要栽培弟弟。人普遍都会有这种想法,不管外人再怎么可靠再怎么好,他们终归是外人,总比不过自己的亲弟弟是自己人好。可惜,这个时候两人之间实在隔膜了太多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努尔哈赤自己越变越强,看着弟弟显得越来越渺小了。
舒尔哈齐后来有一段时间是因为这种心结被李成梁利用,跟努尔哈赤开始想着要分家单过。偏偏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自己也是被高高在上的权利熏得太久了,再也无法容忍舒尔哈齐的分裂行为。于是问题一触即发。
看到后来,怎么说呢,这两兄弟纷纷都以为对方变了自己没变,从而产生隔膜和心结。但其实是两个人都已经变了,只是大家方向不同。努尔哈赤从屌丝变成了天子,他拥有的雄才伟略和长远目光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舒尔哈齐则只是从屌丝变成了暴发户,虽然富裕了,饱暖了,可是屌丝还是屌丝。
于是,两个人都纷纷在想,我们是亲兄弟,我还是那样用心待你,为什么你却要这样待我?实则是他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密相联,需要彼此了。但我相信,如果历史最后注定努尔哈赤是兵败逃亡,重新变成一个屌丝,他和舒尔哈齐又会亲密地抱团取暖的兄弟。每天白天外出狩猎,晚上回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逢年过节吃顿和和乐乐的团圆饭,红白喜事都能同喜同悲。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