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小题1】第二联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不畏寒霜,富有生机。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2分)
【小题2】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2分),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2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深秋虽霜林叶落,景象萧疏,但群山争出,别具一番胜境;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可使人杯酒对赏,略慰愁怀;这开阔疏朗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考
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次为D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小题1】第二联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不畏寒霜,富有生机。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2分)
【小题2】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2分),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2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深秋虽霜林叶落,景象萧疏,但群山争出,别具一番胜境;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可使人杯酒对赏,略慰愁怀;这开阔疏朗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考
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次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