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文吧 关注:7贴子:2,110
  • 4回复贴,共1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电磁轨道炮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24 00:53回复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正常排水量:29150吨/满载排水量:33020吨;1937年改装后正常排水量:32468吨/满载排水量:36300吨。
    尺寸:长195米/宽27.6米(改装后31.7米)/吃水9.2米
    动力:24台锅炉(改装后8台),主机功率75000马力(改装后85000马力),4轴.
    航速:25节,改装后航速:24节-23.5节;续航力:8,600海里/12.5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2门76毫米炮(1934年改装中马来亚号、厌战号加装双联装4英寸口径高射炮4座,加装八联装40毫米高射炮;1937年改装中勇士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拆除副炮改装双联装4.45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10座,加装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改装中拆除)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3英寸,主甲板2.5-5英寸(第二次改装中在机舱与弹药库顶部敷设63毫米~102毫米装甲),炮塔(正面)13英寸、(顶部)5英寸,炮座10英寸,司令塔11英寸。装甲总重8100吨。
    舰员:925人(改装后1124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9-24 00:54
    收起回复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第一次大规模改装各舰依次从1924年开始至1933年结束,最先接受改装的是厌战号,最后接受改装的是巴勒姆号,改装项目包括两舷增加防鱼雷隔舱,舰宽增加,加强水下防御能力;前烟囱向后弯曲将两个烟囱合并为一个,减少前部烟囱靠近舰桥、桅楼带来排烟的影响;改造舰桥、桅楼增设火控设施;加装4英寸口径高射炮,增强防空火力;加装水上飞机弹射器以及吊装飞机用的起重机。该级4舰(巴勒姆号除外)第二次大规模改装从1934年开始至1941年,各舰现代化改装程度各异,呈现不同的面貌。首先接受改装的是马来亚号,在舯部烟囱两侧增设水上飞机机库,改进动力系统与防空火炮。厌战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刚勇号的现代化改装进行的比较彻底,换装新型锅炉、主机;增大主炮仰角由20°提高到30°射程延伸至2万9千米;随着主炮仰角增大落弹角度加大以及空中轰炸的威胁,所以加强机舱、弹药库等要害部位的水平装甲;改建大型舰桥,加强防空火力。改装工程较晚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刚勇号还拆除旧式6英寸口径副炮改装新型4.45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火炮。 1939年二战爆发时,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除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尚在改造外,其余三艘都编在第一战列舰分队,主要在地中海地区作战。1940年4月,厌战号参加了挪威战役,在纳尔维克附近歼灭了入侵挪威的整个德国驱逐舰分队。同年7月的卡拉布力海战中,该舰曾以15英寸主炮在26400码外击中意大利战列舰凯撒号,这是经过确认的战列舰炮击命中敌舰的最远距离记录 1940年9月23日巴勒姆号参加了英军登陆达喀尔的战斗,与反击的法国战列舰黎塞留号互有损伤。1941年3月的马塔潘角夜战中,以厌战号。勇士号,巴勒姆号为首的英国舰队一举击沉了3艘意大利重巡洋舰,取得了一场大胜利。 1941年11月25日巴勒姆号战列舰在昔兰尼加外海被德国潜艇U-331号发射的3枚鱼雷击沉,有861人随舰沉没。同年12月19日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也在亚历山大港遭到意大利猪猡人操鱼雷的袭击,双双坐沉雨港内。两舰直到1942年才打捞出水,随后就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大修和改装,1944年加入了东方舰队对日作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9-24 00:5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9-24 0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