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贴吧看见了有人对黄师这部作品的一些“反面评价”,令人高兴的是,本吧基本没有出现“不爱看别看啊”的脑残回应,这点令我相当高兴,最起码说明,本吧的脑残粉不多,也就使我本人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动力。
自从本书传出要在某网站进行同步连载时,我就冲着电脑屏幕喊“Oh、No,No,No……”充了阅读卡连续看下来之后,果然发现,黄师把几乎所有的“网络连载”的“毛病”全集中到这本书里头了……
一、连滚带爬的人物塑造
作为小说,人物是最重要的,通过情节、对白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可惜,在日月当空和龙战在野里面,基本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出场角色(符太勉强算一个)。
目前在日月和龙战里头出场的角色,以及角色的塑造,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电话簿”式塑造法,各安本位,没有任何惊喜和意外,包括女帝这种半主角级的角色,着墨都不足够。至于在龙鹰心目中“父亲长者般濡慕”的黑齿常之——就给过一个外表描写,连对白也没几句啊!!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啊?!!
大唐是双主角,情节线索交织着齐头并进;覆雨翻云是多主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边荒是评书式的面展开,一条线索多面故事;如月和龙战,绝对的单线展开,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就围着一个龙鹰转,本来就最适合塑造主角的形象性格的,结果——基本就是韩柏的翻版批着一个少帅的战皮啊!!!
主角不说了,反派呢?来俊臣?女帝?武承嗣?武三思?法明?莫问常?凝艳?默啜?小可汗?……不同阶段不同故事里面基本都是,可是又下笔不足,不指望你再塑造出一个石之轩级别(黄师所有小说中我喜欢的反派)的,最起码也得有个边荒里面的刘牢之级别的也行啊!木有!
当然,作为网络写手,对这种单线式主角设置、流水账式情节设置的写作手法,本来人物塑造似乎就有些难,事实上往深了想,军上魅信、丹罗度等无论是兵法还是性格,在书中着墨不多,但是可想像的空间却真的很广阔,可惜,在这种写作手法下,无从写起。
二、连追带赶的情节设置
不知道你们看日月和龙战有什么想法,反正我只有一个感觉——“着急”。以网络连载来说,绝对是大成功——让人可以迫不及待地往下看。但是作为实体书,明显就少了一点“潇洒”感。以绘画来说,就是整张画全是角色全是情节全是笔墨没留白,看得跟头踉跄的……
以网络连载来说,不安排足够的情节和故事,肯定吸引不到人每天打开你的页面,这不算是坏事。但是以黄师的笔力和功力,情节安排不该这么浓密,总感觉少了一点“游刃有余”的气度。不知道你们怎么样,龙战从第一卷开始到现在,那些战场上争雄斗胜或者战略上的鬼泣神惊看着是挺过瘾,但是我最感兴趣的——反而是战斗间隙和风过庭符太荒原舞等的那些“闲聊”……
黄师在日月和龙战中的情节安排的就是像山顶上滚下的巨石,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几乎欲罢不能,紧张感有,过瘾不?过瘾。但是看着就是那么累。大唐边荒覆雨翻云包括寻秦记反复看了多少遍,只有这个,看第一遍特过瘾,看第二遍就有点提不起兴趣来……
三、在写意和工笔之间晃荡的战斗
黄师武侠中的战斗,意境和画面感绝对是武侠小说中的顶峰——个人认为无人可比。浪翻云的野逸、厉若海的激烈、庞斑的直接,这些基本是写意派的巅峰;项少龙、管中邪的多次战斗,基本是工笔写实派的模板;到了大唐,少帅的兵法入刀法 ,徐子陵的佛道共冶一炉的意境,宋缺与宁道奇的战斗,毕玄、傅采林,各有各的精彩,在写意和工笔之间自由挥洒,每个都是有血有肉。
然而到了日月和龙战,其战斗方式和战斗场面依旧是写意加工笔,可惜工笔的不够细致,写意的不够飘逸,有种两边不讨好的感觉——当然也是因为龙鹰的武器实在是,实在是很难很难给人一个“清楚”的想象对象和想象空间。
龙鹰的万物波动,在写意上是个相当不错的触发点,在写实的画面感上,则太坑爹了……
总结
如果以“网络连载”的角度看,黄师的这部盛唐三部曲,绝对是“巅峰之作”,饱满的情节、琳琅满目的战斗场面,一个又一个推过去的美女……
但是以黄师的所有作品来看,对不起,即使作为黄师铁杆粉丝的我,还是得说一句——在黄石的所有作品中,最好的评价也只能说个“中游”……
当然,话说回来,即使在黄师所有作品仅仅排个中游,也已经比某些网站上狂推的所谓“神作”强了十万八千里……
自从本书传出要在某网站进行同步连载时,我就冲着电脑屏幕喊“Oh、No,No,No……”充了阅读卡连续看下来之后,果然发现,黄师把几乎所有的“网络连载”的“毛病”全集中到这本书里头了……
一、连滚带爬的人物塑造
作为小说,人物是最重要的,通过情节、对白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可惜,在日月当空和龙战在野里面,基本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出场角色(符太勉强算一个)。
目前在日月和龙战里头出场的角色,以及角色的塑造,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电话簿”式塑造法,各安本位,没有任何惊喜和意外,包括女帝这种半主角级的角色,着墨都不足够。至于在龙鹰心目中“父亲长者般濡慕”的黑齿常之——就给过一个外表描写,连对白也没几句啊!!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啊?!!
大唐是双主角,情节线索交织着齐头并进;覆雨翻云是多主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边荒是评书式的面展开,一条线索多面故事;如月和龙战,绝对的单线展开,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就围着一个龙鹰转,本来就最适合塑造主角的形象性格的,结果——基本就是韩柏的翻版批着一个少帅的战皮啊!!!
主角不说了,反派呢?来俊臣?女帝?武承嗣?武三思?法明?莫问常?凝艳?默啜?小可汗?……不同阶段不同故事里面基本都是,可是又下笔不足,不指望你再塑造出一个石之轩级别(黄师所有小说中我喜欢的反派)的,最起码也得有个边荒里面的刘牢之级别的也行啊!木有!
当然,作为网络写手,对这种单线式主角设置、流水账式情节设置的写作手法,本来人物塑造似乎就有些难,事实上往深了想,军上魅信、丹罗度等无论是兵法还是性格,在书中着墨不多,但是可想像的空间却真的很广阔,可惜,在这种写作手法下,无从写起。
二、连追带赶的情节设置
不知道你们看日月和龙战有什么想法,反正我只有一个感觉——“着急”。以网络连载来说,绝对是大成功——让人可以迫不及待地往下看。但是作为实体书,明显就少了一点“潇洒”感。以绘画来说,就是整张画全是角色全是情节全是笔墨没留白,看得跟头踉跄的……
以网络连载来说,不安排足够的情节和故事,肯定吸引不到人每天打开你的页面,这不算是坏事。但是以黄师的笔力和功力,情节安排不该这么浓密,总感觉少了一点“游刃有余”的气度。不知道你们怎么样,龙战从第一卷开始到现在,那些战场上争雄斗胜或者战略上的鬼泣神惊看着是挺过瘾,但是我最感兴趣的——反而是战斗间隙和风过庭符太荒原舞等的那些“闲聊”……
黄师在日月和龙战中的情节安排的就是像山顶上滚下的巨石,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几乎欲罢不能,紧张感有,过瘾不?过瘾。但是看着就是那么累。大唐边荒覆雨翻云包括寻秦记反复看了多少遍,只有这个,看第一遍特过瘾,看第二遍就有点提不起兴趣来……
三、在写意和工笔之间晃荡的战斗
黄师武侠中的战斗,意境和画面感绝对是武侠小说中的顶峰——个人认为无人可比。浪翻云的野逸、厉若海的激烈、庞斑的直接,这些基本是写意派的巅峰;项少龙、管中邪的多次战斗,基本是工笔写实派的模板;到了大唐,少帅的兵法入刀法 ,徐子陵的佛道共冶一炉的意境,宋缺与宁道奇的战斗,毕玄、傅采林,各有各的精彩,在写意和工笔之间自由挥洒,每个都是有血有肉。
然而到了日月和龙战,其战斗方式和战斗场面依旧是写意加工笔,可惜工笔的不够细致,写意的不够飘逸,有种两边不讨好的感觉——当然也是因为龙鹰的武器实在是,实在是很难很难给人一个“清楚”的想象对象和想象空间。
龙鹰的万物波动,在写意上是个相当不错的触发点,在写实的画面感上,则太坑爹了……
总结
如果以“网络连载”的角度看,黄师的这部盛唐三部曲,绝对是“巅峰之作”,饱满的情节、琳琅满目的战斗场面,一个又一个推过去的美女……
但是以黄师的所有作品来看,对不起,即使作为黄师铁杆粉丝的我,还是得说一句——在黄石的所有作品中,最好的评价也只能说个“中游”……
当然,话说回来,即使在黄师所有作品仅仅排个中游,也已经比某些网站上狂推的所谓“神作”强了十万八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