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汉民族吧 关注:373贴子:2,526

华夏两汉先秦时期那些激动人心的战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
1、赵破匈奴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骚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经过几年的经营、训练,赵军战斗力大为提高,求战愿望日趋强烈,而匈奴则误认为李牧怯战,益发轻敌。李牧认为歼灭匈奴机会已经成熟,便于赵悼襄王元年,进行战斗编组,选拔人员,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精选战车1300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总兵力约20万人,将其控制于待机地域,并加紧临战前的战斗训练及准备。
就绪之后,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满山野。匈奴部落小队侵入。李牧即佯装失败,故意丢弃人畜让匈奴抢掠。匈奴单于得到赵军“溃逃”的消息,亲率骑兵约l0万人深入赵境。李牧开始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李牧在歼灭匈奴主力后,又乘胜前进,灭?褴(今河北蔚县北),破东胡(今内蒙古东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威大振。此后10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
点评:此战,李牧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9-24 21:37回复
    秦汉时期:
    1、河南之战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夺取河南(今黄河河套南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地区的远程迂回作战。
    汉军共斩首2300余级,俘虏3000余人,获牛羊百余万头。遂取河南地。又渡北河,破匈奴蒲泥、符离二部,尽取河北漠南地。
    点评:河南之战,汉军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首先得自汉武帝积极主动的战略部署。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规模亦不为大,但它在汉匈战争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汉收复了战略要地河南及秦蒙恬所筑长城,使得汉朝的北部边防线更往北推移辛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一道屏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9-24 21:49
    回复
      3、河西之战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的两次纵深突袭作战。
      汉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精骑万人,由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出发,涉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历五国,转战六天,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之大黄山),向西北挺进千余里。大败休屠王、浑邪王部,杀折兰王、卢胡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斩获8900余人,汉军损失十分之七(参见第一次河西之战)。
      同年夏,霍去病率部渡黄河,经沙漠南缘,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西过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阳关遗址西南),转向东南,攻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大败酋涂王。降俘6500人。斩首3万余。汉军亦伤亡十分之三。
      点评: 战后,伊樨斜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惨败,欲召至单于庭诛之。二王恐,乃向汉求降。休屠王悔,浑邪王遂杀休屠王,并其众,共4万余人降汉。此后,匈奴不仅在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斗争中长期陷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在经济上遭受重大的损失。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9-24 21:50
      回复
        激动人心的来了!史无前例!
        4、漠北之战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决心利用匈奴认为汉军无力越过大漠作战之错误判断,于四年春,集中骑兵10万由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统率进击漠北,寻求匈奴主力作战。为保证大骑兵集团军需品的运输和补给,组织了运输行李之私人马匹4万(一说14万)和转运辎重之步兵数十万随军行动。
        此战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此后,双方暂时休战。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9-24 21:50
        回复
          点评: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辐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大骑兵集团快速、机动与冲击力的特点,以优势兵力,分路出击,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秒,特别是卫青,在遭遇单于主力后,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战车的防御能力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妙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单于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给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上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漠北之战实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最高峰。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9-24 21:51
          回复
            5、汉平南越之战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军平定南越国(都番禺,今广州市)的进攻战。
            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部出桂阳(今广东连县)沿汇水(今广东连江、北江)迸发;楼船将军杨仆自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沿湖汉水、豫章水(今江西赣江)、浈水(今广东翁江)南下;任命南越降将归义侯严为戈船将军,率部从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沿离水(今广西漓江上游)进发;南越降将甲为‘厂濑将军,率部进攻苍梧。各路军卒由东越人及江、淮以南地区水军组成,兵众10万。
            苍梧王赵光闻汉军至,随即出降。桂林监居翁亦降,并谕告骆越,降者40余万人。驰义侯所率的人马尚未赶列,南越已平。汉军班师回朝,武帝大行封赏。汉在南越设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郡,长期处于割据状态的南越地区,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9-24 21:51
            回复
              6、汉平东越之战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冬,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中,汉军击灭东越的一次进攻战。
              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丞相吕嘉谋叛,武帝遣大军进击。东越王余善上书,请求率军8000,随楼船将军杨仆征讨吕嘉。东越军纷纷倒戈,原越衍侯吴阳,策动其邑700人进攻汉阳(今福建浦城北)东越军。原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降汉。汉武帝鉴于闽越地势险恶,其人又反复无常,诏命军吏将当地民众迁至今长江、淮河一带,东越遂亡。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9-24 21:51
              回复
                7、汉平西羌之战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汉将军李息、徐自为平定西羌的作战。
                汉武帝征发陇西、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等地的骑士、中尉、及河南(郡治雒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北)、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步兵10万,令李息、徐自为率领,出击西羌。汉军迅即击溃羌军,解袍罕之围。西羌遂至湟水流域,依西海(今青海湖)、盐池(在今青海湖)游牧。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9-24 21:52
                回复
                  9、赵充国平西羌之战
                  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至十一月,汉后将军赵充国平定西羌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汉宣帝遣后将军赵充国率骑兵万余人前往镇压。赵充国兵抵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后,西渡黄河,率军乘夜推进至落都(今青海乐都),见羌人未守险,遂西至都尉府(治临羌县,今青海湟源东南),修筑垒壁,安营扎寨。羌军多次挑战,汉军坚守不出。赵充国采用恩威并举方略,招降罕、幵羌及其他被先零胁迫的羌人种落,瓦解羌军。
                  破羌将军率兵出击,招降4000余人;强弩将军斩杀羌人2000多;赵印斩杀并招降2000余人。赵充国率屯田兵亦招降5000余人。至此,羌人反者计5万人,前后被斩7600人,溺、饿而死五、六干人,降者3.12万人,只有4000余人逃脱。宣帝下诏命赵充国继续率屯田兵戍卫,余皆罢兵。神爵二年秋,诸羌共杀先零羌首领犹非、杨玉降汉。汉设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民和下川口附近,一说今甘肃永靖西北)属国,撤除屯田军。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9-24 21:52
                  回复
                    10、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击灭郅支单于于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的作战。
                    汉军攻入城中,四面纵火。单于受重伤而死。是役斩郅支单于、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18级,俘145人,降千余人。
                    点评: 点评:此战,陈汤抓住有利时机,矫制发兵击灭郅支单于,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9-24 21:53
                    回复
                      11、东汉与羌的战争
                      东汉建武六年(30年)至东汉末(公元185年),东汉与羌族诸种在西北地区进行的一场长期的民族战争。
                      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西,乃就慰纳,领兵以拒汉。至建武九年(33年),凉州尽为羌人聚居,遂置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十年,先零羌与诸种掳掠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湟水南岸)、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中郎将来歙等破之。十一年,羌复掠临洮(今甘肃岷县),陇西太守马援破降之。置其众于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陇西、扶风(郡治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汉末移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南佐村)三郡。次年,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50里)参狼羌反,援复平之。中元元年(56年),参狼羌又反,杀掠吏人,寻复平定。时烧当羌居大、小榆谷(今青海贵德县黄河南岸),势力转盛。二年秋,其豪滇吾与其弟滇岸率步骑5000攻陇西塞,塞内羌均起兵响应。先后击败陇西太守刘盱、谒者张鸿,官军死近2000人。
                      永平元年(58年)年,复派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之,大破滇吾于西邯(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滇吾远遁,余众降散。置其7000人于三辅(即右扶风、京兆尹、左冯诩)。
                      自永和五年起,东汉对羌作战共耗资80余亿。由于诸将贪污腐化,不恤军事,士卒死亡不计其数,极大地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力量。永嘉元年,陇右平定,东汉西垂一度无战事。建和二年(148年),白马羌起兵攻汉,西羌及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胡亦反,益州刺史率板楯蛮击之,斩杀、招降20余万。延熹二年(159年),西羌又反。是年,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攻金城塞,被护羌校尉段颎击败。三年,羌众攻张掖郡,段颎出塞2000余里,追击四十余日,至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脉)始败诸种羌。四年,零吾、先零、沈氐、勒姐诸羌攻并、凉二州及三辅地区。中郎将皇甫规率郡兵击败诸羌,劝降10万余众。五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皇甫规率先零诸种降羌讨之,羌众皆降。六年,滇那等羌势盛,进攻凉州。冬,东汉复以段颎为护羌校尉率军攻羌。滇那诸羌闻段颎至,畏威而降。七年冬,段颎击破当煎、勒姐等。八年夏,进击当煎羌于湟中,兵败被围,段颎率部乘夜潜出,鸣鼓向羌人反击,大破之,连续作战至秋,羌众始溃散。永康元年(167年),当煎羌复反,攻张掖郡,又为段颎击破。段颎击西羌,先后斩杀2.3万余人,俘获数万人,获马牛羊800万头,降万余落,西羌平定。永康元年(167年)十月,东羌先零复攻三辅。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击之。建宁元年(168年)春,段颎率兵万余,向先零诸种羌进击,羌众溃逃。夏,率轻兵追击,连败诸羌,余众4000散入汉阳山谷间。二年,为段颎击灭。东羌悉平。段颎攻东羌,先后交战180次,斩杀3.8万余人,获牛马苹驴驼42万余头,费资44亿。
                      点评:东汉与羌的战争,极大地削弱了东汉政权的统治,也使汉、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羌人实行民兵制,兵源雄厚,作战以袭击为主,进退飘忽不定。胜则进,败则逃,且种落繁多,无统一政权,使东汉穷于应付。段颎采取以轻骑主动出击,穷追猛打等战法,虽然击败了诸羌,平定了羌患,但付出重大代价,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9-24 21:53
                      回复
                        此后,残留在天山以北的匈奴势力仍时有袭扰。永和二年(137年)、元嘉元年(151年),东汉又先后两次派军击北匈奴。至此,北匈奴势力在西域被驱除,自桓帝以后,由于东汉国力衰败,对西域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元嘉二年,汉西域长生正敬为于阗所杀。永兴元年(153年),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到灵帝末年,随着黄巾农民起义的爆发。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已完全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点评:东汉与北匈奴争夺西域的战争贯穿整个东汉时代,其问经历厂三通三绝的曲折过程。东汉王朝击灭北匈奴与争夺西域相配合的战略方针以及班超“以夷制夷”的策略都获得了成功。但由于东汉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始终未能达到全面控制西域、打通西行通道的目的。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09-24 21:57
                        回复
                          13、疏勒城之战
                          东汉水平十八年(75年)二月至建初元年(76年)正月,在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西域戊校尉耿恭坚守疏勒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力挫匈奴数万兵众的防御作战。
                          十八年二月,北匈奴左鹿蠡王率骑兵2万进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耿恭遣其司马率300人救援,全部战死,匈奴骑兵乘胜击杀车师后王安得,进围戊校尉驻地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耿恭命士兵以毒箭射匈奴兵,匈奴士卒中箭后伤口溃烂,全军恐惧,又时逢暴风雨,耿恭趁势出击,匈奴死伤甚众,遂撤围而去。耿恭料匈奴定会再来,便选定城傍有涧水流过的疏勒城据以固守。七月,北匈奴复来,断绝水源,围攻疏勒。耿恭亲率士卒掘井,得泉水涌出,匈奴人以为神助,再次引军退去。十一月,明帝死,车师乘机叛乱,与北匈奴联兵再攻耿恭。恭激励士卒死守。数月后,城中食尽,致煮铠弩食其筋革。匈奴单于增兵猛攻,不能下。建初元年正月,酒泉太守段彭率兵攻破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交河故城),北匈奴掠走,车师前国降。原耿恭军吏范羌自请率2000人至疏勒城迎救耿恭等。耿部尚余26人,至玉门关者仅13人。
                          点评:此战,耿恭指挥若定,力挫数万敌军,终得以保全而归。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4-09-24 21:57
                          回复
                            15、白狼山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操在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歼灭乌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残余势力的作战。
                            辽西少数民族乌桓部落乘中原战乱,掳迁汉族边民10余万户,并联结袁绍残余势力,不断侵扰边境。曹操为统一北方,是年秋,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战前,曹操曾担心前豫州牧刘备怂恿荆州牧刘表趁机袭击许都(今河南许昌东)。谋士郭嘉认为,刘表多疑寡断,自知才能不如刘备,又恐怕刘备超过自己,决不会听刘备的主张。
                            曹操遂立即挥师北上,进至易(今河北雄县西北)时又采纳郭嘉关于千里奔袭、兵贵神速的建议,下令把全部辎重都留在后边,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当时,正值雨季,道路泥泞,各路要道都防卫十分严密。谋士田畴劝曹操停止正面进军,佯装准备雨季过后再进兵的姿态,以麻痹敌人。曹操命田畴为向导,以主力从敌防卫空虚的地带,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500余里,越白檀、平岗,进抵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东。
                            八月,辽西单于楼班与袁尚、袁熙及蹋顿单于等,率骑兵数万迎击曹操。曹操登上白狼山,踞高远望,见敌军虽众,但阵容散乱。不顾后续部队尚未集结,立即令将军张辽为先锋率兵发起突击,敌军崩溃,斩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曹操采纳谋士郭嘉之计,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坐观局势,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九月,曹操从柳城撤军,不久,果然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
                            此战,曹操用兵神速,出敌不意,以少胜多。最终讨平乌桓,并彻底铲除袁氏残余。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4-09-24 21:59
                            回复
                              2、秦攻匈奴之战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匈奴败北而逃
                              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4-09-24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