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喝茶是否规定只能用紫砂壶和白瓷盖碗来当冲泡器?而且冲泡绿茶像龙井、碧螺春以及花茶中的香片只能用白瓷盖碗?泡乌龙茶、普洱茶与六堡茶则只准使用紫砂壶?有些喝茶者一入门就被耳提面命必须奉行这不二法门,如果不予遵守就招来痛批“这是个不会泡茶的”。
我们认为不必如此规定,冲泡任何茶叶皆可以使用任何茶器。为什么?因为不同质材与造型的泡茶器,只不过是我们旨在得出怎样风格的茶汤表现以及茶道之感官美的表现,当我们选择用这个不用那个,是为了在不同的时空,表达并享用茶道(包括茶汤)不同角度、层次和境界的美。
泡茶选器时怎么选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该如何发挥茶叶适当风格的面貌,二即是所谓“不为物所役”之见地。泡茶器的质材,除了紫砂与瓷,我们也可以有陶、炻、银、铁、玻璃、不锈钢等,使用紫砂与瓷并非不变的铁律,了解各种质材对于水的吸热、传热、散热速度才是关键的,没有“把紫砂茶器换成瓷器就泡不出好喝的茶”的道理。
先说说不同材质产生不同风格茶味情况,一般可从茶器的音频探出其传热速度,粗陶低频率,砂器中频率,瓷器高频率,银器的音频又更高一些,音频越高表示此器传热越快,频率低则相反。音频高之器,也表示其物体结构密度高,茶气茶水不易渗透,音频低者其结构密度亦低,茶气茶水可渗透,渗透性过强的器皿不怎么适合用于当餐、饮具,因恐其影响盛装餐饮后的卫生状况,再来液体如果会渗漏出器体外,那就是“漏水”了。
传热高的泡茶器如瓷器,较能表现出茶香味高扬风格的那面,比如说用于冲泡部分发酵茶类,此茶独有的花香果味就显得特别飘逸清扬。换了紫砂器来冲泡同样茶类,它的香味便有低沉风格,显得韵致甘醇。用瓷器冲泡老普洱,其香味清澈清甜,是上昂的高音,用砂器泡同样的老普洱,香味便显得回甘沉稳,是悠悠的低调。我们想要说的是,这样泡茶并非“孰优孰劣”的一个选择,我们认为两者要兼顾,无论高扬或低沉的风格,都有其值得叫人欣赏的一面。
好比如一位姣美女子,穿起小洋裙显得轻盈可爱,穿起晚礼服是不一样的风格,显得高雅温柔。又比如炖煮一锅肉骨茶,既可用瓦煲也能用不锈钢或铁煲,只不过必须调整火候大小,及烹煮时间使其肉骨头能呈现应有的酥化与“入味”口感。故此在泡茶选器时应鼓励打破成规,不应只局限在某种质材,了解各种质材所能够带来的效果,不但在“味觉”上能够表现不同风格,有时也能表现“视觉”效果,比如使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泡茶器泡绿茶,可表现茶叶的形态美;使用一只青瓷杯来品渥堆普洱茶,其茶汤色显得特艳丽,这些都是让茶艺生活更丰富的元素。
再说说“不为物所役”的情况,有些茶友非得一定要用某个老砂壶泡茶才能安心,才能喝出茶味,才有办法感受茶的美,一旦物器不在手上,任何茶,怎么泡怎么难喝,这就是被一个物件所奴役了。有些茶友认为传统即正统,六堡茶用瓷器冲泡是旁门左道,碧螺春使用紫砂壶来冲泡,几乎接近邪恶了。这样泡茶喝茶有点太主观,是被旧有观念所控制。我们认为,在环境许可的情况,须有能力将泡茶器张罗得最好最精致,相反,就算连碗也没有一个,须有一根竹子也可以泡茶的气势。
我们认为不必如此规定,冲泡任何茶叶皆可以使用任何茶器。为什么?因为不同质材与造型的泡茶器,只不过是我们旨在得出怎样风格的茶汤表现以及茶道之感官美的表现,当我们选择用这个不用那个,是为了在不同的时空,表达并享用茶道(包括茶汤)不同角度、层次和境界的美。
泡茶选器时怎么选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该如何发挥茶叶适当风格的面貌,二即是所谓“不为物所役”之见地。泡茶器的质材,除了紫砂与瓷,我们也可以有陶、炻、银、铁、玻璃、不锈钢等,使用紫砂与瓷并非不变的铁律,了解各种质材对于水的吸热、传热、散热速度才是关键的,没有“把紫砂茶器换成瓷器就泡不出好喝的茶”的道理。
先说说不同材质产生不同风格茶味情况,一般可从茶器的音频探出其传热速度,粗陶低频率,砂器中频率,瓷器高频率,银器的音频又更高一些,音频越高表示此器传热越快,频率低则相反。音频高之器,也表示其物体结构密度高,茶气茶水不易渗透,音频低者其结构密度亦低,茶气茶水可渗透,渗透性过强的器皿不怎么适合用于当餐、饮具,因恐其影响盛装餐饮后的卫生状况,再来液体如果会渗漏出器体外,那就是“漏水”了。
传热高的泡茶器如瓷器,较能表现出茶香味高扬风格的那面,比如说用于冲泡部分发酵茶类,此茶独有的花香果味就显得特别飘逸清扬。换了紫砂器来冲泡同样茶类,它的香味便有低沉风格,显得韵致甘醇。用瓷器冲泡老普洱,其香味清澈清甜,是上昂的高音,用砂器泡同样的老普洱,香味便显得回甘沉稳,是悠悠的低调。我们想要说的是,这样泡茶并非“孰优孰劣”的一个选择,我们认为两者要兼顾,无论高扬或低沉的风格,都有其值得叫人欣赏的一面。
好比如一位姣美女子,穿起小洋裙显得轻盈可爱,穿起晚礼服是不一样的风格,显得高雅温柔。又比如炖煮一锅肉骨茶,既可用瓦煲也能用不锈钢或铁煲,只不过必须调整火候大小,及烹煮时间使其肉骨头能呈现应有的酥化与“入味”口感。故此在泡茶选器时应鼓励打破成规,不应只局限在某种质材,了解各种质材所能够带来的效果,不但在“味觉”上能够表现不同风格,有时也能表现“视觉”效果,比如使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泡茶器泡绿茶,可表现茶叶的形态美;使用一只青瓷杯来品渥堆普洱茶,其茶汤色显得特艳丽,这些都是让茶艺生活更丰富的元素。
再说说“不为物所役”的情况,有些茶友非得一定要用某个老砂壶泡茶才能安心,才能喝出茶味,才有办法感受茶的美,一旦物器不在手上,任何茶,怎么泡怎么难喝,这就是被一个物件所奴役了。有些茶友认为传统即正统,六堡茶用瓷器冲泡是旁门左道,碧螺春使用紫砂壶来冲泡,几乎接近邪恶了。这样泡茶喝茶有点太主观,是被旧有观念所控制。我们认为,在环境许可的情况,须有能力将泡茶器张罗得最好最精致,相反,就算连碗也没有一个,须有一根竹子也可以泡茶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