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乒乓吧 关注:564贴子:2,025
  • 0回复贴,共1

教你如何选择胶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你如何选择胶皮
海绵
以下是一些在选择海绵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东西。包括:海绵厚度、密度或硬度,不管你是单独地买海绵和胶皮还是购买套胶,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1) 海绵厚度。海绵的厚度会影响出球的速度,同时也决定是否好控球。厚海绵具有较快的出球速度,但是相比薄海绵,厚海绵较难控球。大多数进攻型选手都选择1.9毫米以上厚度的海绵,许多防守型选手(不是所有的防守型选手)使用较薄的海绵。大多数专业选手都喜欢胶后的海绵,因为他们在每次打球之前都会进行灌胶。厚海绵相比薄海绵而言能够吸收更多的胶水,从而增加速度胶水的效果。
(2) 海绵硬度。近似于海绵厚度,海绵硬度同样会影响球速和控球能力。海绵越硬,吃球越浅,因此持球时间会相对减少。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胶皮,硬海绵制造的旋转比软海绵少。至于海绵硬度是否能够改善你的控球,这取决于你的击球方式——以撞击球(快攻)为主的选手比较喜欢硬海绵,而以弧圈球技术为主的选手比较喜欢软海绵。
(3) 单独购买海绵或胶皮。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中,总会有一些选手需要对自己的装备进行一些独特的组合,这样是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海绵和胶皮的组合。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的选手,应该大胆尝试一下不同的胶皮和海绵的组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胶皮海绵组合都是合法的,有些是违规的(比如说用一块长胶胶皮配一块2.2运海#20海绵)。对于大多数选手来说,购买套胶相对简单许多。
(4) 不贴海绵。不贴海绵是完全可行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使用颗粒胶,因为使用一块无海绵的反胶是犯规的。使用无海绵的球拍对于防守型选手以及怪球手来说是一个很有效的策略。
3.胶皮。
胶皮是覆盖在海绵表面上的一层橡胶(假设你的球拍上贴了海绵),或者是直接贴在底板上的覆盖物(如果你没有贴海绵)。[我又无语了。。。]。胶皮和海面不同因为胶皮直接触球,但是同样有一些在选择胶皮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
(1) 选反胶还是颗粒胶。大多数把乒乓球当一回事的选手在初学的时候都被建议去选择反胶作为初学时的胶皮。这样是因为,打反胶可以在初学时帮助他们发展所有的乒乓球击球技术。一旦他们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打法,选手们就可以自己决定到底是继续使用反胶还是尝试更适合他们打法的防弧胶或者颗粒胶。(从专业的角度来讲)现在很少能够看到初学者使用颗粒胶作为自己的初学胶皮。
(2) 粘性。胶皮的粘性取决于胶皮触球时能够提供多少摩擦力。一些胶皮,例如红双喜的狂飙(这里我改了一下,狂飙粘性比原文说的729Neos Tacky更典型),能够提供非常大的摩擦力——很难将球以不旋转的状态滑过胶面。其他的一些胶皮例如蝴蝶的Bryce, Sriver , 或Mark-V,能较容易地使球滑过胶面。当然,还有防弧胶,这种胶皮在球滑过胶面时几乎不提供任何摩擦力。总的来说,粘性胶皮能够制造出更多的旋转,但同时会遭遇吃转的问题。1980年以前,中国选手使用粘性胶皮配硬海绵并且不灌胶;而欧洲选手使用粘性较弱的胶皮配合较软的海绵,同时灌胶。在今天的现代比赛中,几乎所有的专业选手都使用速度胶水来增加胶皮的旋转和速度。多数选手依旧倾向于选择粘性较弱的胶皮,因为这种胶皮吃转较少,而速度胶水能够通过改善海绵来增加球速和旋转。这样的话选手会两方面同时受益,在自己具有非常快的速度和非常强的旋转的同时,不容易吃对手的旋转。一些中国选手历年来也在使用灌胶的方法来改善他们的粘性胶皮与硬海绵的搭配,为了取得一个相似的效果。
(3) 速度胶水(灌胶)。高技术选手为了增加出球速度和旋转,都会采用灌胶的方法。对于一些高旋转的球,灌胶后依然可以在增加旋转的同时增加控球能力。初学者在技术发展到非常扎实之前应该避免使用灌胶的方法——否则他们会过度依赖胶水带来的弹性、旋转和控球能力,而不去好好发展自身的技术。况且频繁地灌胶带来的花费会非常大因为你必须买大量的胶水,而且经过灌胶的胶皮海绵寿命都会变短,很快就需要更换。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超一流的选手,那么不值得去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灌胶。(买好一点的内能套胶其实效果差不了多少)
(4) 胶皮厚度。单张胶皮的厚度也有不同的,虽然多数选手不考虑这个因为他们购买套胶。但是胶皮厚度对于那些单独购买单张胶皮和海绵的选手来说仍然重要,因为需要注意,胶皮和海绵的总厚度不可以超过4毫米,不然就犯规了。
(5) 胶皮硬度。同样的,胶皮的硬度也有区别。硬胶皮持球时间较少,而且相对于软胶皮来说旋转较少。
4.同时考虑胶皮和海绵。我之前提到,大多数选手都购买套胶。每一款套胶都利用了我之前提到的那些因素来提供独特的击球效果。这里仍然有一些在选购套胶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1)弧线高度。又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该胶皮的弧线高度,即一张胶皮在使用相同击球方式时能够将球挂得多高。当对手回击相同的球时,容易将球打下网的胶皮相对于容易将球打上台的胶皮来说,被称为“有较低的弧线”。相同情况下,容易将球打出界的胶皮被称为“有较高的弧线”。你有时会听到一些选手谈论到“弧线的高度”——基本上,击球线路较低的胶皮被认为有较低的弧线,反之亦然。弧线高度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是更像一个不同胶皮提供出的不同手感的比较。弧线高的胶皮并不比弧线低的胶皮好,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两种不同的性能只是感觉不一样。一般来说,弧线低的胶皮被认为能够更容易地去对付对方的弧圈球,弧线高的胶皮被认为能够更容易地将下旋球拉过网。
(2)套胶重量。就像注意底板的重量一样,你也需要注意套胶重量的不同。配薄海绵或无海绵的胶皮比厚海绵的套胶轻很多。灌胶同样会增加球拍的总重量,因为每次打球时你都会灌进一定量的胶水。胶水的溶剂最终会挥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一些胶水的剩余物沉积起来。
5.选择套胶。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是:在选购套胶之前,最好先跟专家交流一下,例如和自己的教练或自己信得过的一流选手谈论一下这个问题。让他们看看你打球然后问他们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以及推荐的原因。不要羞于从别人的角度得到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一旦你有了想法,看看你能否试验一下自己想要的套胶。可能你会找到另一位使用这款套胶的选手,最好问他把那款套胶借来,贴在你自己的底板上——不同底板对于不同胶皮的配合效果是不同的。你可以考虑跟球友进行器材分享,这样你们可以共用胶皮去测试它。在测试胶皮的时候,试一下你所有的击球方式,然后用这些胶皮打打比赛,看看你是否喜欢这些胶皮的手感,并且新胶皮相比于你的旧胶皮有何不同之处。要记住,你在寻找一块能够适合你的打法的胶皮——攻击型选手不需要一块容易削球的胶皮,大多数防守型选手不需要一块典型的快攻胶皮。最后,一旦你选中了自己的新胶皮,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熟悉它们——在熟悉新胶皮性能之前会花不少时间。如果觉得打得不舒服,不要过早地放弃,至少先打上几个星期再作决定。希望你会喜欢自己选择的新胶皮,并且技术更上一层楼。
@Sniper_Rujii


IP属地:天津1楼2014-09-25 16: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