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世英才”
“英雄之器”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三句评语,第一句或许有些朋友不太熟悉,至于第二句读过三国志几位主要领袖人物传记的想必应该有些印象,至于第三句,这只要喜欢三国的无论是演义的三国还是历史的三国肯定都知道在说谁了。毕竟,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太出名了。
既然第三句知道说的是谁,那前两句的评价对象也不用说了,这三句都说的是同一个人,刘备刘玄德,第一句是钟会在发布对蜀汉的檄文中所提及的,而第二句是陈寿在《蜀书先主传》最后对刘备的评价,第三句是曹操对刘备所说的话。
评价刘备的自然不止这三句,其他如称刘备雄才,枭雄,雄人,有王霸之略,宽仁等评语有无数,其中不乏如程昱贾诩周瑜陆逊这样的谋臣良将。其众人的立场角度不同,时代不同,看法也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基本上都肯定了一点,即刘备乃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英雄。
说刘备是英雄,大家都可能会想到三国演义中那动不动便哭鼻子,凡事就要依仗诸葛亮,没了诸葛亮就一无是处的刘备,大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便就是这样的人,也能称之为英雄?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在普及历史上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歪曲了历史人物的形象。诸葛亮关羽被高高抬起,而刘备则成了其中的一大牺牲品,当然这和当时一般老百姓和士人对君王的理想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隋唐等故事中李世民等人也被塑造成如此的形象,而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历史的人便可以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李世民。而三国演义则比隋唐的影响大得多,这使得刘备的演义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号称的学术著作也开始将演义的刘备当成真实的刘备,饶有其事的研究起来。 字串6
错误的资料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将三国演义当做真实历史,无法解释虚构的小说人物,干脆便凭空制造一些古怪的理论,于是乎,领袖什么都不用会,不需要才能,不需要实力,不需要根基,只要会懂得用人,或者只要厚黑,便可以无往而不胜的奇谈怪论便诞生了。可怕的是,却真有人相信这些厚黑至上或者用人至上的话,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真理也只有在小说中才会成真,真要想凭借什么厚黑学用人学就想爬上顶峰,还不如渴望天上下金子把你砸死先。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脱不了一个字,实力!实力是基础,有了实力,便需要等待机会,没有实力,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个实力包括许多,其中和成为英雄最相关的两点:地盘,个人能力。
地盘,或者可以说是起家的本钱,真的是非常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也一样,再有才干的英雄,没有地盘就一无是处,一文钱逼死英雄汉,这不是说说而已的。现在的那些商业领袖,说一句话便可以令世界震动,但是一旦剥夺他们的名气财产,一分钱也没有,放到大街上,大喊大叫,那也和常人没什么两样,这从无数破产的案例中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是他们的才能失去了,而是没有了实力,才能便没有用了。再回到三国看,吕布也算是个人物,征战上确实很有一手,但是没有了地盘后,尽管依然拥有一群良将和军事力量,依然要到处沦落,曹操,若不是得到了兖州这一基地,便是自己再有才能,手下有荀彧这样的不世能臣,也依然只能看着袁绍席卷天下,曹操比袁绍才能高出多矣,但是在官渡依然被逼得萌生退意,不是别的,实力不济。再说刘备,要是他一直在老家呆下去,那再有才能,也不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做了平原相,获得徐州,他才一步步被人认可,成为世人所认识的英雄人物。
个人能力:没有地盘不行,有了地盘没有个人能力也不行,这些个人能力不是什么厚黑,厚黑只是把别人当傻子,可是往往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被当成傻子耍,曹操刘备孙权,所有的英雄都不是靠那种所谓的厚黑。当然,也不是什么只需要会用人,当年刘邦评价汉初三杰,确实也没说什么假话,但是一下把用人当成包治百病的良方也太可笑了。实际上用人也是要有能力的,假如什么都不懂,人才对你说的话你听不明白,结果只能是把人才当庸才,庸才当人才,就好象赵孝成王用赵括为将,为什么?就是因为赵孝成王其实不懂军事,才会被赵括这个半内行搞的信之然了,天下没有相面之术,要认识人才,只有自己有才。
“英雄之器”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三句评语,第一句或许有些朋友不太熟悉,至于第二句读过三国志几位主要领袖人物传记的想必应该有些印象,至于第三句,这只要喜欢三国的无论是演义的三国还是历史的三国肯定都知道在说谁了。毕竟,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太出名了。
既然第三句知道说的是谁,那前两句的评价对象也不用说了,这三句都说的是同一个人,刘备刘玄德,第一句是钟会在发布对蜀汉的檄文中所提及的,而第二句是陈寿在《蜀书先主传》最后对刘备的评价,第三句是曹操对刘备所说的话。
评价刘备的自然不止这三句,其他如称刘备雄才,枭雄,雄人,有王霸之略,宽仁等评语有无数,其中不乏如程昱贾诩周瑜陆逊这样的谋臣良将。其众人的立场角度不同,时代不同,看法也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基本上都肯定了一点,即刘备乃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英雄。
说刘备是英雄,大家都可能会想到三国演义中那动不动便哭鼻子,凡事就要依仗诸葛亮,没了诸葛亮就一无是处的刘备,大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便就是这样的人,也能称之为英雄?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在普及历史上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歪曲了历史人物的形象。诸葛亮关羽被高高抬起,而刘备则成了其中的一大牺牲品,当然这和当时一般老百姓和士人对君王的理想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隋唐等故事中李世民等人也被塑造成如此的形象,而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历史的人便可以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李世民。而三国演义则比隋唐的影响大得多,这使得刘备的演义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号称的学术著作也开始将演义的刘备当成真实的刘备,饶有其事的研究起来。 字串6
错误的资料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将三国演义当做真实历史,无法解释虚构的小说人物,干脆便凭空制造一些古怪的理论,于是乎,领袖什么都不用会,不需要才能,不需要实力,不需要根基,只要会懂得用人,或者只要厚黑,便可以无往而不胜的奇谈怪论便诞生了。可怕的是,却真有人相信这些厚黑至上或者用人至上的话,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真理也只有在小说中才会成真,真要想凭借什么厚黑学用人学就想爬上顶峰,还不如渴望天上下金子把你砸死先。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脱不了一个字,实力!实力是基础,有了实力,便需要等待机会,没有实力,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个实力包括许多,其中和成为英雄最相关的两点:地盘,个人能力。
地盘,或者可以说是起家的本钱,真的是非常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也一样,再有才干的英雄,没有地盘就一无是处,一文钱逼死英雄汉,这不是说说而已的。现在的那些商业领袖,说一句话便可以令世界震动,但是一旦剥夺他们的名气财产,一分钱也没有,放到大街上,大喊大叫,那也和常人没什么两样,这从无数破产的案例中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是他们的才能失去了,而是没有了实力,才能便没有用了。再回到三国看,吕布也算是个人物,征战上确实很有一手,但是没有了地盘后,尽管依然拥有一群良将和军事力量,依然要到处沦落,曹操,若不是得到了兖州这一基地,便是自己再有才能,手下有荀彧这样的不世能臣,也依然只能看着袁绍席卷天下,曹操比袁绍才能高出多矣,但是在官渡依然被逼得萌生退意,不是别的,实力不济。再说刘备,要是他一直在老家呆下去,那再有才能,也不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做了平原相,获得徐州,他才一步步被人认可,成为世人所认识的英雄人物。
个人能力:没有地盘不行,有了地盘没有个人能力也不行,这些个人能力不是什么厚黑,厚黑只是把别人当傻子,可是往往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被当成傻子耍,曹操刘备孙权,所有的英雄都不是靠那种所谓的厚黑。当然,也不是什么只需要会用人,当年刘邦评价汉初三杰,确实也没说什么假话,但是一下把用人当成包治百病的良方也太可笑了。实际上用人也是要有能力的,假如什么都不懂,人才对你说的话你听不明白,结果只能是把人才当庸才,庸才当人才,就好象赵孝成王用赵括为将,为什么?就是因为赵孝成王其实不懂军事,才会被赵括这个半内行搞的信之然了,天下没有相面之术,要认识人才,只有自己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