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薪学习吧 关注:15贴子:724
  • 3回复贴,共1

小周分享:结盟又怎样?思维不变,TCL怎么着都是作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周小语:一般太过于刺激和劲爆的话题,总是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在看起来跟自己的利益那么相关的情况下,这篇文章怎么说都是有点作的嫌疑,当然题目就有点作死,
结盟又怎样?思维不变,TCL怎么着都是作死
[IT时代周刊编者按] TCL昨日发布上半年财报,严重下滑的净利润看起来十分可怕,作为一家老牌家电大佬,TCL的前途着实让人担忧。虽然TCL海信长虹在一起了,但这种缺乏互联网思维的结盟,或许根本就不是阿里、小米、乐视等已杀入智能电视产业的互联网公司的对手,本文作者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性比价远和营销方式都不如小米和乐视。第二,很难找到盈利模式,更没有自己的内容。第三,TCL“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整合能力让人生疑,用户缺乏粘性。


1楼2014-09-26 15:55回复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固守老思维的后果,就是自作死的节奏。这话用到当前TCL困境,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媒体公布的财报:
    TCL集团昨日下午先后公布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两家子公司今年上半年财报,两者的业绩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境况。数据显示,以彩电为主营业务的TCL多媒体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52.03亿港元,同比下降15.9%;毛利达23.82亿港元,同比下滑16.1%;净利润为1.69亿港元,同比下滑33.5%。而以手机为主营业务的TCL通讯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22亿港元,同比增长91%;毛利达23.81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11%;净利润更是同比扭亏,由上年同期的亏损2.07亿港元转为盈利4.3亿港元。
    解读这份报表,可看到彩电为主营业务的关键是“下滑”,净利润下滑达33.5%,十分可怕。面板业务主要是政策红利,随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野蛮生长期结束,面板需求也会大幅度下降,TCL转型堪忧。
    对于一个传统家电的大佬之一,这是一份十分失败的报表。前段时间TCL陷入行贿门丑闻,让更多人对这个企业盈利产生怀疑。佐证是,TCL在2013年获得了总计约22亿元的补助,而当年TCL集团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却仅有21.09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贴,TCL实际的盈利状况应当是亏损。
    TCL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困境,用一句话来总结:全因缺乏互联网思维。现在是智能电视的时代,更是以互联网为思维核心的营销时代,TCL不仅仅智能技术落后于人,同样无法适应饥饿营销的思维模式。
    尽管有后知后觉之悟:可惜的是阿里、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杀入智能电视产业,彻底颠覆传统电视产业的思路和模式。为了生存,也为了共同的利益,6月30日由中智盟举办的智能电视产业大会上,中智盟执委会委员梁铁航透露,TCL、长虹、海信已在广告、大数据、游戏中间件标准的统一、应用商店等达成战略联盟。“例如,三家开机广告可以整合在一起给广告代理公司;三家统一数据接口提供给第三方公司;只要与三家其中1家达成应用商店的合作,其他2家的应用商店就可以准入。”很显然,TCL危机感已很严重,更无力对抗互联网公司,开始结盟对抗,期望走出困境。
    笔者曾在拙文《TCL海信长虹:结盟已晚 不堪一击》中指出,这种结盟根本不是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的对手。
    TCL前途堪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性比价和营销方式都不如小米和乐视。2013年5月7日,乐视网、夏普、美国高通、富士康和播控平台合作方CNTV,正式推出60寸、4核1.7GHz智能电视——乐视TV超级电视X60以及普及型产品S40。售价分别为6999元和1999元。乐视如此性比价破坏了传统电视领域,乐视网将传统大屏电视的价格砍下了三分之二,把传统大屏电视利润空间压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而TCL最便宜的电视也要4500元以上,还未必是智能电视。在智能电视领域,TCL海信长虹联盟的软件+服务综合竞争,完全处于劣势。
    第二,TCL传统电视慢慢退出市场,但是他们的智能电视很难找到盈利模式,更没有自己的内容。单纯靠卖电视硬件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互联网公司的智能电视却有一些自己的尝试和突破,建立自己的生态链,打破以硬件赚钱的模式,赚开机广告的钱,当乐视将终端的量铺起来后,盈利是早晚的事。小米电视却不同乐视,尝试在电视MIUI系统里布局收费内容,也对儿童教育和高端教育进行收费。TCL的这方面的布局基本上难以比拼小米和乐视。必然被他们打败。
    第三,TCL“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整合能力让人生疑,用户缺乏粘性。互联网公司小米在屏幕生态链上拥有优势。公司曾推出过多款小米手机,拥有海量的“米粉”,今后可以利用手机屏,通过多屏联通的方式实现对电视机的策动。同时,在“智能家庭”网络中,互联网企业如小米、乐视、联想等,相比于传统电视厂商更容易实现对控制终端的把握,从而切入到整个智能家庭的生态链中。在这一点上,TCL估计只能望“端”兴叹了吧。再加上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品牌的搅局。TCL想起死回升。实在比登天还难。


    2楼2014-09-26 15:56
    回复
      [IT时代周刊编后] 实际上,TCL在转型路上也有过许多尝试。在去年下半年与爱奇艺合作推出的TV+智能电视,却由于割裂的用户体验,并不怎么成功。另外,TCL对智能电视产品商业模式的定位也存在不确定性,仍然聚焦在硬件产品的销售上,这也间接地拖累电视业务的发展。而过度倚重海外销售和代工这条路,恐怕也值得商榷。


      3楼2014-09-26 16:01
      回复
        编者后语:
        虽然这篇文章有点大胆,现在这个时代的大胆也是需要勇气的,天下太平的事情太多人在做了。


        4楼2014-09-26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