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处院校都在响应“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的号召,但在我看来,这八个字是必须被打上引号的。
教育素质了,教学开放了,可是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单拿我所孰知的语文一科来说,作文一直是所有老师最难给孩子们提升的一项。
各位家长、同僚,且听我慢慢道来。
众所周知,从孩子上学开始,语文第一课都是学习汉语拼音,再由拼音到生字,然后是生词,接着是造句,最后才是作文。
“作文”一词,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写一篇文章,挺单纯的一个意思,但有多少孩子在第一次作文时,不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
文体限制,字数限制,时间限制,语言限制。
最常见的,三年级起,作文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字数300-400,时间一节课,也就40分钟时间;题目既已如此,必定也只能写成一篇记叙文了,并指定用书面语写作,老师也必定如此要求,然后便是千篇一律的“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之砸了邻居玻璃”之类的脑残文了。
孩子才三年级而已,又能有多少难忘的事呢?说话方式表达方式尚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们,就必须要用书面语写作,他们的大多数时间中,又能接触到多少书面语呢?恐怕都是方言居多吧。
孰知第一次写作的重要性呢?老师指导下,也无外乎教孩子们一个写作的“S4定律”。
何谓“S4”:
S1:审题准,立意深。
1、审准标题的关键词,提示中的短语对写作有何限制和深意。
2、哪些立意符合这个作文题的要求。
3、在符合的立意中哪一个是最好的,从新颖及深刻两方面判断。
S2:筛好材,定结构。
1、筛选材料,立意过后,心中有一系列材料,此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思考在最好的立意里,能选择的材料有哪些,其中最好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2、筛好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3、用什么结构来组织材料对表现材料的效果最好,从曲折或吸引人的角度考虑。
S3:实细节,展文采。
1、具体表现材料时,根据文章主题,应用重点充实描绘什么细节,在应描绘的细节中,最打动人的细节什么。
2、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重点段落中,是否能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S4:设亮点
1、开头和结尾是否可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
2、是否可在文章适当位置用过渡和照应。
以上,便是如今传授写作的名为“S4”的技能描述。但这些秘籍似得的文字,小学孩子有多少能懂,老师又有几个能拍着胸脯说保证教懂。甚而很多语文老师传授作文时还未必如此细致。
那么站在三年级初涉作文的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又如何呢?
咱们尚且再借用“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来论一论。
S1:审题准,立意深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够深意了吧,一目了然。除非语文老师实在太烂,连教孩子们认字都不会。
S2:筛好材,定结构
这下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孩子们一看“最难忘”,我每件事都难忘,昨天同桌借我的五块钱去买冰棍,到今天都还没还呢;不行不行还是前排同学的鞋子比较难忘,太漂亮了……我到底该写什么呢。
然后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会告诉孩子们,这两件事都不行。必须写捡到某同学的钱交到校长手里,或者写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题材,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S3中崭露头角嘛。
S3:实细节,展文采
最为打动人的细节,当然就是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了,咱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嘛,然后一个班也就全是这一类文章了。
S4:设亮点
首位照应再加高潮过渡,比如老师就会嘱咐了。写扶老奶奶过马路那位同学,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辆闯红灯的小车;拾金不昧那个,一定要注明拣到的是一个钱包,并且到最后才知道数额相当巨大。
最后,我想说,人生中的第一次作文,至于么?
少得可怜的孩子或许真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了,或许真的茅塞顿开懂了老师对于作文的“开导”。痛苦的盲从着写出了生涩的“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但是别忘了,这才小学三年级,从拼音到汉字到生词接着造句,然后才第一次作文的小学生,作个文,有如此艰难么?教好作文,更难如登天么?
写作“S4”并没有错,但对于提倡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的小学启蒙阶段来说,就是错上加错了。孩子中或许有很多根本连普通话,何谓普通话,为何要说普通话都还没弄懂。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书面语规范写作。
别忘了,我们这是贵州,能有多少孩子从生下来就是接触普通话的呢?为何写作就必须书面语,不能方言呢?贵州方言就不能登上作文了么?这简直是在糟践生长在贵州官方方言区孩子们的天赋。
何谓官方方言区,官方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部分语言统称,其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区是最为辽阔的,囊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湖南、广西两省的北缘地带。
其中贵州官话却是最为纯粹的,历朝历代,被贬古夜郎的朝廷重臣比比皆是,最为出名的便是一代诗仙李太白。
当然,在这并不是为了畅谈遗留的文墨古风,而是至今流传的方言词汇。其中许多精妙的词句,却是被语文老师们扼杀在名为小学的摇篮中。
人类,能说会道,表达能力丰富,是造物主给予的最高恩赐,这是毋庸置疑的,作文而已,只是把想说的,想表达的写出来,就是这么简单。但在我们贵州,却鲜有作文中出现方言词汇。我不得不感到悲哀,孰不知这些词汇早在老一代的先驱文人中,早已出现了。只是这些文章出现在课本中,孩子们被要求“有感情地普通话朗读”了。
举几个例子: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收录下的《明天》一文中,第二段落写过这样一句话,“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想间壁努一努嘴。”
这一句若放在教科书中,恐怕直接被普通话读过去,而失去了原本作者写作的韵味了。
“间壁”,普通话读做“jian壁”,若是用贵州话读过去,自然就是“gan壁”了。贵州人在谈论谁家屋子有多大时,不都说的是“某家有好多间(gan)屋喔!”
“老拱”,人名,贵州被叫做这样人名的,也不在少数吧!普通话有这样起名的么?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一章开头时也有这样一段话:“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这一段话,囊括了多少贵州方言都读出来了吧,但前提是得用方言朗读,而不是普通话了。
这“拢岸”一词,不知道说了几千百遍。诸如“拢屋”、“拢学校”、“拢馆子”之类的口头语,多如牛毛。
还有那“霍的跃上了岸”,这些字眼要是出现在小学作文中,又该被语文老师红字画圈了吧。
像这样带有明显贵州方言的文章比比皆是,一代文豪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也有许多,这里也就不多提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授作文时,不要嫌弃咱们的贵州方言土,这土有土的妙处,比如“拢”这一字,就这么一个字眼,几乎妙到毫颠。但有许多却被扼杀了。以后再作文,也不敢再用了。
当下学生,不仅小学生作文,贵州区域不仅文材限死了,更是在语言上一味的只求书面语作文,那么我代孩子们反问一句,何谓书面语?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了,我们的命题作文不就是开放性的?
你错了!
若谈开放性,归根结底的写作,前面也说了,只是把口中想讲的,心中所想的,写下来而已。何来那么多条条款款。
文体不都是先人制定的?在这之前呢?有谁真正定义什么是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先人制定的就一定是对的?孔子还曾曰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想,再到孩子们第一次作文时, 不如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你在想什么”。
也不要再为他们作文中出现的“贵普”而给低分,方言写作,其实是最值得鼓励的,这是我们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
在这样一个网络文化泛滥的年代,我们的方言文化正在急剧流失,也许到下一代孩子长大成人,爷爷辈递上某物件再说上一声“挟(jia)”时,他们会毫无感觉,甚至会手足无措,爷爷你到底说什么?
真正的语文素质作文,开放作文,应该是不分语言,不分题材的,譬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能说是纯粹的散文么?抑或是纯粹的回忆录,再或是记叙文?
看完这篇杂谈,不如即刻让孩子写一篇“此时心中所想”,语言不限,想说什么就写什么的文章吧!
教育素质了,教学开放了,可是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单拿我所孰知的语文一科来说,作文一直是所有老师最难给孩子们提升的一项。
各位家长、同僚,且听我慢慢道来。
众所周知,从孩子上学开始,语文第一课都是学习汉语拼音,再由拼音到生字,然后是生词,接着是造句,最后才是作文。
“作文”一词,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写一篇文章,挺单纯的一个意思,但有多少孩子在第一次作文时,不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
文体限制,字数限制,时间限制,语言限制。
最常见的,三年级起,作文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字数300-400,时间一节课,也就40分钟时间;题目既已如此,必定也只能写成一篇记叙文了,并指定用书面语写作,老师也必定如此要求,然后便是千篇一律的“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之砸了邻居玻璃”之类的脑残文了。
孩子才三年级而已,又能有多少难忘的事呢?说话方式表达方式尚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们,就必须要用书面语写作,他们的大多数时间中,又能接触到多少书面语呢?恐怕都是方言居多吧。
孰知第一次写作的重要性呢?老师指导下,也无外乎教孩子们一个写作的“S4定律”。
何谓“S4”:
S1:审题准,立意深。
1、审准标题的关键词,提示中的短语对写作有何限制和深意。
2、哪些立意符合这个作文题的要求。
3、在符合的立意中哪一个是最好的,从新颖及深刻两方面判断。
S2:筛好材,定结构。
1、筛选材料,立意过后,心中有一系列材料,此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思考在最好的立意里,能选择的材料有哪些,其中最好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2、筛好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3、用什么结构来组织材料对表现材料的效果最好,从曲折或吸引人的角度考虑。
S3:实细节,展文采。
1、具体表现材料时,根据文章主题,应用重点充实描绘什么细节,在应描绘的细节中,最打动人的细节什么。
2、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重点段落中,是否能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S4:设亮点
1、开头和结尾是否可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
2、是否可在文章适当位置用过渡和照应。
以上,便是如今传授写作的名为“S4”的技能描述。但这些秘籍似得的文字,小学孩子有多少能懂,老师又有几个能拍着胸脯说保证教懂。甚而很多语文老师传授作文时还未必如此细致。
那么站在三年级初涉作文的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又如何呢?
咱们尚且再借用“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来论一论。
S1:审题准,立意深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够深意了吧,一目了然。除非语文老师实在太烂,连教孩子们认字都不会。
S2:筛好材,定结构
这下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孩子们一看“最难忘”,我每件事都难忘,昨天同桌借我的五块钱去买冰棍,到今天都还没还呢;不行不行还是前排同学的鞋子比较难忘,太漂亮了……我到底该写什么呢。
然后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会告诉孩子们,这两件事都不行。必须写捡到某同学的钱交到校长手里,或者写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题材,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S3中崭露头角嘛。
S3:实细节,展文采
最为打动人的细节,当然就是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了,咱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嘛,然后一个班也就全是这一类文章了。
S4:设亮点
首位照应再加高潮过渡,比如老师就会嘱咐了。写扶老奶奶过马路那位同学,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辆闯红灯的小车;拾金不昧那个,一定要注明拣到的是一个钱包,并且到最后才知道数额相当巨大。
最后,我想说,人生中的第一次作文,至于么?
少得可怜的孩子或许真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了,或许真的茅塞顿开懂了老师对于作文的“开导”。痛苦的盲从着写出了生涩的“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但是别忘了,这才小学三年级,从拼音到汉字到生词接着造句,然后才第一次作文的小学生,作个文,有如此艰难么?教好作文,更难如登天么?
写作“S4”并没有错,但对于提倡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的小学启蒙阶段来说,就是错上加错了。孩子中或许有很多根本连普通话,何谓普通话,为何要说普通话都还没弄懂。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书面语规范写作。
别忘了,我们这是贵州,能有多少孩子从生下来就是接触普通话的呢?为何写作就必须书面语,不能方言呢?贵州方言就不能登上作文了么?这简直是在糟践生长在贵州官方方言区孩子们的天赋。
何谓官方方言区,官方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部分语言统称,其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区是最为辽阔的,囊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湖南、广西两省的北缘地带。
其中贵州官话却是最为纯粹的,历朝历代,被贬古夜郎的朝廷重臣比比皆是,最为出名的便是一代诗仙李太白。
当然,在这并不是为了畅谈遗留的文墨古风,而是至今流传的方言词汇。其中许多精妙的词句,却是被语文老师们扼杀在名为小学的摇篮中。
人类,能说会道,表达能力丰富,是造物主给予的最高恩赐,这是毋庸置疑的,作文而已,只是把想说的,想表达的写出来,就是这么简单。但在我们贵州,却鲜有作文中出现方言词汇。我不得不感到悲哀,孰不知这些词汇早在老一代的先驱文人中,早已出现了。只是这些文章出现在课本中,孩子们被要求“有感情地普通话朗读”了。
举几个例子: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收录下的《明天》一文中,第二段落写过这样一句话,“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想间壁努一努嘴。”
这一句若放在教科书中,恐怕直接被普通话读过去,而失去了原本作者写作的韵味了。
“间壁”,普通话读做“jian壁”,若是用贵州话读过去,自然就是“gan壁”了。贵州人在谈论谁家屋子有多大时,不都说的是“某家有好多间(gan)屋喔!”
“老拱”,人名,贵州被叫做这样人名的,也不在少数吧!普通话有这样起名的么?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一章开头时也有这样一段话:“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这一段话,囊括了多少贵州方言都读出来了吧,但前提是得用方言朗读,而不是普通话了。
这“拢岸”一词,不知道说了几千百遍。诸如“拢屋”、“拢学校”、“拢馆子”之类的口头语,多如牛毛。
还有那“霍的跃上了岸”,这些字眼要是出现在小学作文中,又该被语文老师红字画圈了吧。
像这样带有明显贵州方言的文章比比皆是,一代文豪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也有许多,这里也就不多提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授作文时,不要嫌弃咱们的贵州方言土,这土有土的妙处,比如“拢”这一字,就这么一个字眼,几乎妙到毫颠。但有许多却被扼杀了。以后再作文,也不敢再用了。
当下学生,不仅小学生作文,贵州区域不仅文材限死了,更是在语言上一味的只求书面语作文,那么我代孩子们反问一句,何谓书面语?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了,我们的命题作文不就是开放性的?
你错了!
若谈开放性,归根结底的写作,前面也说了,只是把口中想讲的,心中所想的,写下来而已。何来那么多条条款款。
文体不都是先人制定的?在这之前呢?有谁真正定义什么是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散文?先人制定的就一定是对的?孔子还曾曰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想,再到孩子们第一次作文时, 不如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你在想什么”。
也不要再为他们作文中出现的“贵普”而给低分,方言写作,其实是最值得鼓励的,这是我们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
在这样一个网络文化泛滥的年代,我们的方言文化正在急剧流失,也许到下一代孩子长大成人,爷爷辈递上某物件再说上一声“挟(jia)”时,他们会毫无感觉,甚至会手足无措,爷爷你到底说什么?
真正的语文素质作文,开放作文,应该是不分语言,不分题材的,譬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能说是纯粹的散文么?抑或是纯粹的回忆录,再或是记叙文?
看完这篇杂谈,不如即刻让孩子写一篇“此时心中所想”,语言不限,想说什么就写什么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