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居民健康档案》让患者就医回归自然
《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先是竖着装进档案袋,后来又改良为横着装进档案袋,先是以家庭为单位建档,后来又是按个人建档,接着就是档案上粘贴红、黄、绿、白的不干胶的标记来区别患病的群体,再后来又改成了不装档案袋直接粘贴彩色不干胶的标记,忙了几年才发现是活档变成了死档。接着又开始将纸制《健康档案》录入微机,发现还是死档。现在有开发出死档变活档的救援工作,估计2020年可能会有头绪。
按照国人办事的习惯每到年底都会表彰“先进”,可是映入眼帘的报纸对《居民健康档案》类的工作从就没有市级、省级、国家级先进集体的报道,通报《档案》造假的信息倒是几年前就有了,现在是越

演越烈,而且各个方面都是理解万岁。现在没有人能说清楚这《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健康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除了增加一批建《档案》的人和查《档案》的队伍外,最大的好处莫过于给基层单位发放补贴和扣钱都有了好借口。照此下去,各个医学院校都应成立《居民健康档案》系,毕业后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分配,业务由各地疾控中心直接领导。
过去没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全国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现在建立了十几年《居民健康档案》,每年国家还拨出几千亿(有消息称今年国家要拨上万亿),心脑血管病发病趋势仍然是“井喷”态势,那就应该按照流行病学的观点,先解决应急的问题。所以,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事情应该往后放一放,让医务人员集中精力多干点有益于社会的医疗工作。让患者的就诊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医务人员应急病人所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先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降下来。
“大家要认识到,医疗卫生战线的问题,板子打不到别人身上,最终还要我们自己努力去解决。”7月24日~25日,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委主任专题研讨班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关键是要敢于担当,勇于攻坚,抓好落实。要发挥主动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发现问题上,关键要解决问题;要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年终盘点时,各地要拿出过硬的、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搞了几十年,如今已经有了中国自己的高血压防治适宜卫生技术和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平台,只要有人帮助组织一下,医生们动动手指尖,今年就可以将全国的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降下来,年终盘点时,各地就能拿出过硬的、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一方。不能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不能算是成功的改革,拉出去打上40大板,再加40大板,就是皮开肉绽免去乌纱帽也不能让逝去的人起死回生。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官有人当,会有人开,活没人干,中国的卫生界、学术界几乎找不到这样的组织者,我们还能用什么面对每年几百万心脑血管病事件,面对每年55万心脏猝死的上帝。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