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没有阶级道德感,几年前某天突然发现从小到大认认真真奉作偶像的,全部都是中产阶级出身,便异常高兴,像窥到了什么秘密一样高兴,到处和人宣称这洋洋自得的优越感。到底是偶然中的必然,还是必然中的偶然则不知道,只是几年后重新开始做追星族,又百发百中的挑上了中产阶级或以上的苏醒。在渴望努力挣钱买大房子的张杰或是修摩托车送盒饭仍坚持音乐理想的陈楚生中,做起了醒目。
我小心翼翼的害怕这种喜欢只是偶然,不够宿命,不够动人。于是又倒着推算了一遍,果然我有一颗好高骛远的心,再算一遍也必然如此结局,只要我看快乐男声,那么我必然不可能成为其他的族群。怎么会有谁比他更复杂多疑,更焦灼不安,更处处矛盾,时时生活在自我的交战和沟通之中。
这必然和阶级有关。把自己摊开一遍一遍的打量,好的坏的都照盘全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过度的自我关怀——上升到如此精神层面背后则一定有不愁生计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所承受最大的折磨不是国破家亡,不是衣食住行,不是小心翼翼的渴望某件物品而不得,而是,我是一个怎样的我,该以哪个角度拥抱自己,该爱自己多少,哪些自我是很好值得自己嘉赏,哪些自我是很不好但却令自己疼惜。我爱过的人,都足够自恋,心中供着一朵不死水仙,不肯缴还的敏感,不肯痊愈的高贵病。自尊得过分。
看他或温柔或固执的向世界宣战。比如在明明知道正常社会价值观里,期待明星对于另一半畅想时说不追求外表,只追求品德或者性情,但是他固执的一遍一遍重复:“一定要是美女”,并且补充“我很肤浅的”。多么努力的刻意肤浅着,并炫耀着,一方面是终究不肯完全符合想象的清高,一方面是死皮赖脸把自己往泥土里蹭一蹭的自贬、自贱、自伤。或许在这小小的异位里,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格外清晰,体验到坚持自己和镇压自己的两方面乐趣。
无所谓辩解,无所谓解释。留给自己,最清白的时刻。
就像他从来不追求绝对的真诚,但虚伪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十二分的热情好被人一眼看穿。
做这样人的粉丝却不求甚解,简直是暴殄天物。
爱一个人,甚至想退回到他的童年里静静观望。爱所有来自本源的好与不好,爱他的不完美,悲哀,甚至是小小的,脏。
这是我,最清白的时刻。
我小心翼翼的害怕这种喜欢只是偶然,不够宿命,不够动人。于是又倒着推算了一遍,果然我有一颗好高骛远的心,再算一遍也必然如此结局,只要我看快乐男声,那么我必然不可能成为其他的族群。怎么会有谁比他更复杂多疑,更焦灼不安,更处处矛盾,时时生活在自我的交战和沟通之中。
这必然和阶级有关。把自己摊开一遍一遍的打量,好的坏的都照盘全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过度的自我关怀——上升到如此精神层面背后则一定有不愁生计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所承受最大的折磨不是国破家亡,不是衣食住行,不是小心翼翼的渴望某件物品而不得,而是,我是一个怎样的我,该以哪个角度拥抱自己,该爱自己多少,哪些自我是很好值得自己嘉赏,哪些自我是很不好但却令自己疼惜。我爱过的人,都足够自恋,心中供着一朵不死水仙,不肯缴还的敏感,不肯痊愈的高贵病。自尊得过分。
看他或温柔或固执的向世界宣战。比如在明明知道正常社会价值观里,期待明星对于另一半畅想时说不追求外表,只追求品德或者性情,但是他固执的一遍一遍重复:“一定要是美女”,并且补充“我很肤浅的”。多么努力的刻意肤浅着,并炫耀着,一方面是终究不肯完全符合想象的清高,一方面是死皮赖脸把自己往泥土里蹭一蹭的自贬、自贱、自伤。或许在这小小的异位里,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格外清晰,体验到坚持自己和镇压自己的两方面乐趣。
无所谓辩解,无所谓解释。留给自己,最清白的时刻。
就像他从来不追求绝对的真诚,但虚伪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十二分的热情好被人一眼看穿。
做这样人的粉丝却不求甚解,简直是暴殄天物。
爱一个人,甚至想退回到他的童年里静静观望。爱所有来自本源的好与不好,爱他的不完美,悲哀,甚至是小小的,脏。
这是我,最清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