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缨吧 关注:215贴子:1,269
  • 5回复贴,共1

我要和你做春天和樱桃所做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 者:苏 缨 毛晓雯
责任编辑:黄孝阳 汪 旭
特约编辑:聂 斌
文字编辑:邹晓燕
出版发行: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印 刷:南京新洲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880x1230毫米 1/32
印 张:8.5
字 数:200千字
版 次:2014年8月第1版 2014年8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5399-7516-0


1楼2014-10-03 19:21回复
    哦,上帝啊,倘不是因为我有了噩梦,
    那么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
    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这无限空间的君王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自序:诸神的城堡
    诗歌是自存并自足的一个世界,在人间以外,在人生以外。如果有一幅画面可以近乎完美地呈现这个世界,那么我想,它一定就是英国画家斯特拉德威克的《诸神的城堡》。
    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不知我为何就相信,它一定是为了亘古以来、亘古以往的诗人们而诞生的。那座罗马式的建筑本应属于古代,却在下方的拱门里露出了金色的月亮和星星;俊美的诸神们背着翅膀,或读书,或编织花环,或关切地打量着刚刚从下界被引领上来的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向神一样的美,只是裸着身子,尚有几分羞怯,而羞怯里又藏着些按耐不住的狂喜。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也将登上诸神的城堡,那么这必定是我们自然而然应有的样子,应有的神情。
    斯特拉德威克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是爱德华·伯恩-琼斯的追随者。他擅长的是历史和神话题材,在这幅《诸神的城堡》之前还从不曾画过任何纯属虚构的世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有人讥讽它只会简单地复制历史,不懂得何谓“真正的”创作,斯特拉德威克便以这幅作品愤而回击——这虽然只是艺术史上的一件小事,却相当的耐人寻味,因为它意味着当时的审美趣味完全和过去不同了,艺术不再以摹写真实为目标,而是要用比现实更真实的笔触,比肉眼的极限更精微的细节与色彩,去驰骋想象,去临摹那些远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的世界。那时候的人们发现,无论画笔还是诗笺,却原来都是我们的造梦工具,我们非但不想经由诗歌和绘画来认清现实,反而要借助它们的羽翼,让自己远遁于琐屑与芜杂的现实之外。
    所以,若你评价某一部作品多么深刻地反映了现实,艺术家们一定避之唯恐不及。那是一个科学与工业渐兴,信仰则日渐凋零的时代,到处都是肮脏的街道、市侩气的招牌和没有着落的灵魂。那些双脚已在地面上就感觉不到引力的人们,只好将云朵想象成岛,将风筝想象成锚,让生命的船就此固定下来,再不漂泊。
    这一看似荒唐的想象倒很契合伊拉斯谟《愚人颂》的调子——在这部文艺复兴时代的滑稽作品里,作者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至高的幸福是建立在幻想之上的幸福,因为它的代价最低。好吧,作者的取譬是如此之贴切:想象自己是一位国王远比真的去做国王幸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诗歌和绘画,用一切让我们可以放肆灵魂的记忆,来幻想一座诸神的城堡,并进而幻想我们自己就是住在城堡里的俊美而快乐的神祇呢?
    真相仅此而已。于是,当我们再看到帕尔索纳斯山上阿波罗与缪斯女神的庄严宝相,我们其实比那些从不读诗的人更加明白:凡此种种,终归只是虚妄。


    2楼2014-10-03 20:01
    回复
      【在时光深处遇见】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
      美国女诗人,在美国诗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惠特曼。狄金森一生创作了一千八百首诗歌,但在她生前,仅有七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誊抄出来投稿发表,其他诗歌都沉睡在卧室的大箱子里。直到她去世四年之后才公开出版。诗集的出版为狄金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只是这样或那样的赞美狄金森再也听不到。为此常有人遗憾,遗憾桂冠来得太迟,遗憾狄金森生前没能享受荣耀。我也遗憾,为十九世纪遗憾,彼此明明已有狄金森道出关于永恒与爱的真理,他们却错过了那一声声嘹亮的号角


      3楼2014-10-03 20:26
      回复
        这是哪本⊙▽⊙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10-13 00:06
        收起回复
          已购得此书,黑白插图不堪看。


          IP属地:广东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6楼2014-11-24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