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当事人以及咨询师似乎并不明白咨询或者说咨询师究竟是如何如何开展工作的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原创,发在这算是给那些准备进入咨询的当事人一点提醒和告知
注:对于那些心理发展水平良好的当事人,对于那些只是因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即每个人人生当中普遍会遇见的诸如失恋,丧亲,学业困难,环境适应不良,这些人生发展中的问题)而准备进入咨询的当事人不需要细读以下文字,本文只针对那些有长期的情绪困扰和自我功能不足的当事人
要谈清这个事情,首先得讲一点心理学史
大约七十来年前,心理学家勒内 斯皮茨通过对育婴堂弃婴的观察。他发现,遭到遗弃的婴儿在育婴堂中,如果给予他们生理需求所需要的全部,比如说足够的水,食物等等。但如果没有养育者给予这些婴儿足够的情感互动和抚慰。无一例外的,这些婴儿变得孤僻,忧郁,体弱多病。这种“情感的饥饿”连续超过三个月,婴儿眼睛协调能力都会衰退,出现发现迟滞,他们终日无精打采的躺在婴儿床里,安安静静,把小床垫压出凹槽。不到一周岁,这些婴儿便会死亡三分之一。而为数不多幸存到三四岁的小孩,居然几乎都不能坐、立、言、行。
通过见证育婴堂的悲剧,斯皮茨得出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结论:如果缺乏和他人的情绪联结,如果长期让婴儿在这种“情感的饥饿”中,那么人类原本应该随着年龄长大而发展出来的基本功能都会被延缓甚至停滞。
在心理学中,这些基本功能也称之为“自我功能”,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情绪准确的表达能力,行为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智力,预测能力,判断力,对事件的认知能力等等
在来咨询室的当事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方面的能力有着某种缺乏,于是就产生或遇到以下一些事情。比如
A: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当事人却无比焦虑—-这是对事件的准确判断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
B: 在大体相同的已有条件下,其他人可以很轻松完成的任务,对当事人来说却显得无比艰难—这是行为(动)执行能力的缺乏
C:在同一个环境里,大家都可以表达一种与环境相适切的情绪,而当事人的情感表达总是与环境不大匹配,会显得或者激越或者局促—这是情感准确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实终归说来都是某种自我功能的缺乏所导致的现象
这也是俗语中那句话的意思—-这个人看起来三十岁了,怎么有些想法和行为还有十三岁的味道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当然不是弃婴,当然会有养育者和我们互动的过程
但是,如果养育者和我们的互动是
A:忽视–作为婴儿时候的我们无论有什么需要和情绪(感),养育者无视我们的情绪与需要
B:部分否认—当我们有负面的情感表达的时候,(比如说害怕,恐惧,不舒服时候的哭闹)养育者严禁我们有这些表达,TA们只欢迎正面情感
C:自以为是—当我们在冷了,或者被某个外来声音事件吓着的时候,养育者却以为我们是饿了,困了,于是拼命的要喂我们吃奶,或者让我们去睡觉
而这些互动,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滋养的情感联结的,对于婴儿来说这是另一种情感饥饿
另外,婴儿随着年龄的长大,每一个时期都有TA原本该在这个年龄期需要发展出来的自我功能,而每一个自我功能的发展都需要养育者提供这个时期相匹配的情感联结,比如说一个3,4岁的孩子已经发展出对妈妈以外世界的好奇,TA总是这碰碰,那弄弄。
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是温柔的鼓励并关注着,而不是害怕孩子有危险,或者害怕孩子弄出危险给妈妈自己搞出麻烦就总是严厉的禁止,这依旧是情感联结不对
—对于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就造成长大以后的开创性工作能力不足
其实,在咨询室当中,有许多当事人对于自己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多多少少若有若无的都会和自己的成长史联系起来,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TA们隐约的感觉这里有不对劲的地方,却对这样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对劲无可奈何,因为过去的一切看起来无法挽回
而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恰恰就是咨询师该起作用的地方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把当事人重新养一遍”,在咨询室这个不被外界干扰的场中,让当事人在习惯的力量下,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下,咨询师去和TA发生情感联结,让TA未曾发展好的自我功能在这个情感互动中获得该有的发展
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A:如何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设想一下,当事人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自我功能缺乏的人,TA不可能一开始进入了咨询室TA的自我功能就神奇的出现高功能状态,TA会因为TA本来的习惯,自然呈现出原本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并且因为咨询师和TA之间原先是不认识的,没有现实关系的,没有恩怨纠葛的,所以当事人当下本质的状态会被更清晰的呈现
B:咨询师和TA的情感互动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当事人目前出现这样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原因在于养育人情感互动的不足,导致当事人出现情感饥渴于是自我功能发展停滞。
那么是不是咨询师要满足当事人的这种情感饥渴呢?!不是的!!!
在心理学中,情感的饥渴对应方式不是简单的一种“没有就给”的方式,而更多是一种“你(当事人)的情感饥渴我(咨询师)看见”的方式
这是因为,原本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的种种需求就不能被完全满足
一个婴儿,在刚开始需要于一种完全被满足的状态,而如果一直保持完全被满足的状态,那又会出现,因为TA已经被满足,所以TA将有一个不愿也不需要长大的心理状态—类似于,我已经很好了,我那也不需要去了,还发展自我功能干什么的味道
这个就又要回到上文所说的咨询师(养育者)要提供一个适切的,和年龄发展相匹配的情感联结上了
C:也许有当事人的父母看到这里会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原来主要是给我一个孩子适切的情感互动啊,那我自己来也可以啊!
问题是,恰恰这个适切是最难的。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当事人的朋友都和当事人有太多的纠葛,这个纠葛包括情感的包括现实利益的,而这个纠葛会让一场心灵的平等,自然的互动变成一种力量的拉扯。。
于是“适切”再次失去,,,
C: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在和当事人的互动中,什么时候给予支持满足,什么时候仅仅是给予“看见却不满足”,这都需要咨询师随时的根据当时的情况精细的考察和把握
而咨询工作,而当事人的自我功能的发展,而心理咨询的真正作用,也就这么这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在咨询师与当事人情感适切的互动中,慢慢的发展出来了,,,,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原创,发在这算是给那些准备进入咨询的当事人一点提醒和告知
注:对于那些心理发展水平良好的当事人,对于那些只是因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即每个人人生当中普遍会遇见的诸如失恋,丧亲,学业困难,环境适应不良,这些人生发展中的问题)而准备进入咨询的当事人不需要细读以下文字,本文只针对那些有长期的情绪困扰和自我功能不足的当事人
要谈清这个事情,首先得讲一点心理学史
大约七十来年前,心理学家勒内 斯皮茨通过对育婴堂弃婴的观察。他发现,遭到遗弃的婴儿在育婴堂中,如果给予他们生理需求所需要的全部,比如说足够的水,食物等等。但如果没有养育者给予这些婴儿足够的情感互动和抚慰。无一例外的,这些婴儿变得孤僻,忧郁,体弱多病。这种“情感的饥饿”连续超过三个月,婴儿眼睛协调能力都会衰退,出现发现迟滞,他们终日无精打采的躺在婴儿床里,安安静静,把小床垫压出凹槽。不到一周岁,这些婴儿便会死亡三分之一。而为数不多幸存到三四岁的小孩,居然几乎都不能坐、立、言、行。
通过见证育婴堂的悲剧,斯皮茨得出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结论:如果缺乏和他人的情绪联结,如果长期让婴儿在这种“情感的饥饿”中,那么人类原本应该随着年龄长大而发展出来的基本功能都会被延缓甚至停滞。
在心理学中,这些基本功能也称之为“自我功能”,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情绪准确的表达能力,行为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智力,预测能力,判断力,对事件的认知能力等等
在来咨询室的当事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方面的能力有着某种缺乏,于是就产生或遇到以下一些事情。比如
A: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当事人却无比焦虑—-这是对事件的准确判断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
B: 在大体相同的已有条件下,其他人可以很轻松完成的任务,对当事人来说却显得无比艰难—这是行为(动)执行能力的缺乏
C:在同一个环境里,大家都可以表达一种与环境相适切的情绪,而当事人的情感表达总是与环境不大匹配,会显得或者激越或者局促—这是情感准确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实终归说来都是某种自我功能的缺乏所导致的现象
这也是俗语中那句话的意思—-这个人看起来三十岁了,怎么有些想法和行为还有十三岁的味道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当然不是弃婴,当然会有养育者和我们互动的过程
但是,如果养育者和我们的互动是
A:忽视–作为婴儿时候的我们无论有什么需要和情绪(感),养育者无视我们的情绪与需要
B:部分否认—当我们有负面的情感表达的时候,(比如说害怕,恐惧,不舒服时候的哭闹)养育者严禁我们有这些表达,TA们只欢迎正面情感
C:自以为是—当我们在冷了,或者被某个外来声音事件吓着的时候,养育者却以为我们是饿了,困了,于是拼命的要喂我们吃奶,或者让我们去睡觉
而这些互动,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滋养的情感联结的,对于婴儿来说这是另一种情感饥饿
另外,婴儿随着年龄的长大,每一个时期都有TA原本该在这个年龄期需要发展出来的自我功能,而每一个自我功能的发展都需要养育者提供这个时期相匹配的情感联结,比如说一个3,4岁的孩子已经发展出对妈妈以外世界的好奇,TA总是这碰碰,那弄弄。
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是温柔的鼓励并关注着,而不是害怕孩子有危险,或者害怕孩子弄出危险给妈妈自己搞出麻烦就总是严厉的禁止,这依旧是情感联结不对
—对于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就造成长大以后的开创性工作能力不足
其实,在咨询室当中,有许多当事人对于自己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多多少少若有若无的都会和自己的成长史联系起来,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TA们隐约的感觉这里有不对劲的地方,却对这样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对劲无可奈何,因为过去的一切看起来无法挽回
而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恰恰就是咨询师该起作用的地方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把当事人重新养一遍”,在咨询室这个不被外界干扰的场中,让当事人在习惯的力量下,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下,咨询师去和TA发生情感联结,让TA未曾发展好的自我功能在这个情感互动中获得该有的发展
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A:如何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设想一下,当事人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自我功能缺乏的人,TA不可能一开始进入了咨询室TA的自我功能就神奇的出现高功能状态,TA会因为TA本来的习惯,自然呈现出原本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并且因为咨询师和TA之间原先是不认识的,没有现实关系的,没有恩怨纠葛的,所以当事人当下本质的状态会被更清晰的呈现
B:咨询师和TA的情感互动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当事人目前出现这样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原因在于养育人情感互动的不足,导致当事人出现情感饥渴于是自我功能发展停滞。
那么是不是咨询师要满足当事人的这种情感饥渴呢?!不是的!!!
在心理学中,情感的饥渴对应方式不是简单的一种“没有就给”的方式,而更多是一种“你(当事人)的情感饥渴我(咨询师)看见”的方式
这是因为,原本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的种种需求就不能被完全满足
一个婴儿,在刚开始需要于一种完全被满足的状态,而如果一直保持完全被满足的状态,那又会出现,因为TA已经被满足,所以TA将有一个不愿也不需要长大的心理状态—类似于,我已经很好了,我那也不需要去了,还发展自我功能干什么的味道
这个就又要回到上文所说的咨询师(养育者)要提供一个适切的,和年龄发展相匹配的情感联结上了
C:也许有当事人的父母看到这里会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原来主要是给我一个孩子适切的情感互动啊,那我自己来也可以啊!
问题是,恰恰这个适切是最难的。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当事人的朋友都和当事人有太多的纠葛,这个纠葛包括情感的包括现实利益的,而这个纠葛会让一场心灵的平等,自然的互动变成一种力量的拉扯。。
于是“适切”再次失去,,,
C: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在和当事人的互动中,什么时候给予支持满足,什么时候仅仅是给予“看见却不满足”,这都需要咨询师随时的根据当时的情况精细的考察和把握
而咨询工作,而当事人的自我功能的发展,而心理咨询的真正作用,也就这么这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在咨询师与当事人情感适切的互动中,慢慢的发展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