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历史成交密集区和近期的套牢盘成交密集区的个股。
2,选择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深幅下调后,价格远离30日平均线、乖离率偏差较大的个股。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参考移动成本分布,当移动成本分布中的获利盘小于3时,要将该股定为重点关注对象。
4,“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在熊市末期或刚刚向牛市转化期间,选股时要关注个股业绩是否优良,是否具有成长性等基本面因素。
5,选择具有丰富题材的个股,例如:拥有实施高比例送转题材的次新小盘股。
6,通过技术指标选股时,不能仅选择日线指标探底成功的股票,而要重点选择日线、周线、月线指标同步探底成功的股票,这类个股构筑的底部往往是历史性底部。
7,从成交量分析,股价见底前夕,成交量往往持续低迷,当大势走稳之际则要根据盘面的变化,选择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活跃品种。
8,从形态上分析,在底部区域要选择长期低迷、底部形态构筑时间长,形态明朗的个股。
9,从个股动向分析,大盘处于底部区域时,要特别关注个股中的先行指标,对先于大盘企稳、先于大盘启动、先于大盘放量的个股要密切跟踪观察,未来行情中的主流热点往往在这类股票中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底部区域选股买入时还要巧妙应用相反理论,股评反复强调的底部和大多数投资者都认可的底部往往仅仅只是一处阶段性底部,这时不要满仓或重仓介入,而且,还要注意及时获利了结
2,选择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深幅下调后,价格远离30日平均线、乖离率偏差较大的个股。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参考移动成本分布,当移动成本分布中的获利盘小于3时,要将该股定为重点关注对象。
4,“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在熊市末期或刚刚向牛市转化期间,选股时要关注个股业绩是否优良,是否具有成长性等基本面因素。
5,选择具有丰富题材的个股,例如:拥有实施高比例送转题材的次新小盘股。
6,通过技术指标选股时,不能仅选择日线指标探底成功的股票,而要重点选择日线、周线、月线指标同步探底成功的股票,这类个股构筑的底部往往是历史性底部。
7,从成交量分析,股价见底前夕,成交量往往持续低迷,当大势走稳之际则要根据盘面的变化,选择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活跃品种。
8,从形态上分析,在底部区域要选择长期低迷、底部形态构筑时间长,形态明朗的个股。
9,从个股动向分析,大盘处于底部区域时,要特别关注个股中的先行指标,对先于大盘企稳、先于大盘启动、先于大盘放量的个股要密切跟踪观察,未来行情中的主流热点往往在这类股票中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底部区域选股买入时还要巧妙应用相反理论,股评反复强调的底部和大多数投资者都认可的底部往往仅仅只是一处阶段性底部,这时不要满仓或重仓介入,而且,还要注意及时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