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前留ip吧 关注:240贴子:18,563
  • 4回复贴,共1
最开始知道这部电影是在韩寒的微博或博客里,当时好像推荐了两部电影,我看了另一部,李献计历险记,也还不错。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07 22:31回复
    之所以到现在才看,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是部文艺片。文艺片的概念就是你不用看它也会附和着说它是部好电影,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逼格,但你真的去看了它,也无法说出它到底好在哪,因为你不具备这样的逼格。所以对于文艺片我的态度一向是有缘再见,不会特意去看的。
    我一直以为钢的琴是部通过主角为女儿造琴来表达亲情的故事,直到昨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它的一点片段。说来很奇怪,有很多奇怪的电影总能在各大电视台循环的播放,而真正的好电影却不见踪影。
    电视上的片段是王千源在说服他杀猪的朋友入伙,顺便要他去劝说他二姐夫。王说:你二姐夫是个有修养的人,和他说话的时候注意品味!知道啥叫品味不?猪说:不知道。王说:就是忽悠!猪说:哦,那我知道!
    没错,就是这种文字上的小聪明。我喜欢看韩寒的小说,很大原因就是在于他特别善于运用这种文字游戏,当然,很多人批判他只会玩点文字游戏,这个咱就不深究了。
    因为这个片段,再加上播出的几段镜头,我认定这是部喜剧片,至少不是沉闷的文艺片,于是决定看一看了。当然,这部电影已经出来很久了,所以在此我就不用展现我高超的搜种技术了。
    镜头的开始是王千源和他前妻(实际还没离)傻站在一破房子前扯淡,背景除了那间破房,很空。人物是静止的,背景也是静止的,全片很多镜头就在这种静止中度过,然后再加上各种适时又有点搞笑的背景乐,镜头退后。这也是我喜欢的类型,一座城池也是这样拍的,虽然它不怎么样,但还凑活。
    然后电影开始讲故事,我就不讲了。
    我想说个故事其实更像老男孩,一个工厂出来的兄弟为了钢琴再聚首,各自尽着自己的力,正是因为这份感情,他们才能如此不计成本的帮他。
    我是很喜欢这个类型的故事的(好像说了好多个我喜欢,看来这的确是我喜欢的电影),一群共过患难的兄弟,每个人都有一手且能整合成一个整体,多年后再相逢时还是能熟练的配合别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就像游戏里的下副本,我希望有这样一群兄弟。可惜这并不现实,不是没有兄弟,而是没有配合,因为现实中我很少玩游戏(体育或牌类),而工作上一般是不需要配合的。
    电影里有两段印象很深,一是其中一个兄弟的女儿被人搞大肚子,大家风风火火的去找那小年轻算账,逮着他后却只是叫他混蛋了。二是电瓶车忽然爆炸,不知发生了什么,然后镜头一切,大伙又蹲在街边抽烟扯淡,忽然王千源就抱着他爸的遗像出来了,大伙赶紧严肃起来跟了上去。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07 22:32
    回复
      2025-05-23 12:00:27
      广告
      生活中很多事都很杂,不一定是复杂,只是单纯的杂,包括季哥被捉,隔壁老王,但是导演只是简单的处理了。说多了是肥皂剧,不说就脱离生活了,只需要这种欲说又止,杂的东西留给复杂的人去想,简单的人过着简单的生活。
      最后,烟囱(居然拼cong,还以为是chong,打了半天)还是被炸了,女儿大概也没留住。留得住的不去想,留不住的莫牵挂,大概大家最后还是想通了,所以还是把钢琴做完了。
      故事最后,女儿问弹一首什么曲子,王千源说:弹一首简单的吧。人生已是如此不易,还是让电影里的故事简单些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07 22:33
      回复
        所幸还是先看了绣春刀,不然王千源如此形象,还是很难让人觉得是个威猛的锦衣卫。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07 22:33
        回复
          嗯。不过我不会去看的。我已经很久没看电影了。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5楼2014-10-12 0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