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知识:
1.为什么月食总发生在满月之时?
答:发生月食的条件是,月球必须位于地球的背日方向(地影所在方向),即位于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在一个朔望月(29.53059天)内,只有逢“望”的日期,月球才有可能位于地影所在的方向。因此,满月是发生月食的必要条件。
2.全食时月亮为何会呈古铜色?
答: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成的。当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时候,它们都受到大气层中极其微小的大 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黄、绿、蓝、靛、紫等色的光波较短,在大气中受到的散射影响较大,它们大部分都向四面八方散射掉了;红色光线波长较长,受到散射的影 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公众看到的月亮是暗红色的,即“红月亮”。
3.望代表什么时间?
答:月亮与太阳的黄经差为180度时的瞬间称为“望”(也称“望月”“满月”),此时地球在日月之间(即月亮、地球、太阳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农历每月十五日或十六日称为“望日”。 天文观测显示,由于月亮转动的快慢不同,因此每个月的“望”时间有差异,农历十五的白天、上半夜、后半夜或农历十六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