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吧 关注:23贴子:96
  • 0回复贴,共1

探访太原最后的阎锡山兵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军营的入口,解放后已经成为职工宿舍。

里面的小巷没有硬化,和旁边的新小区形成强烈反差。2005年这里旧城改造时,拆除了大部分军营窑洞,但保留了这八排,证明市府还是想保护这些遗存的。

走近洞口了,居民告诉我这里曾经驻扎着一支番号叫“晋水源”的晋绥军。

回复
洞内深邃宁静,仿佛悄悄在耳边向你讲诉着那一段金戈铁马的历史。

我想过的还行居民应该已经迁走了,相当一部分窑洞处于废弃状态。
两排窑洞间都加盖了一排平房,应该是建国后为了安置职工而弄的。
住在这里的居民到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因为旁边就是喧闹的西中环高架。站在这个院中
要离开了,回一下眸吧。。。

一转身就无缝连接到了新住宅小区。。。
虽然居民们在屋子前面搭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小厨房,使这里显得有些杂乱,但是依然能够看出曾经的整齐。根据万柏林区文体局的资料显示,这里的排房始建于1940年,先是侵华日军守卫附近兵工厂和军用飞机场驻军的兵营,抗战胜利后被阎锡山扩建,作为太原卫戍部队的军营,最多时有50排平房,可容纳数千人,现在因拆迁改造,仅留下8排206间平房。
由于没有熟悉的居民,所以无法深入到一些小院里去调查。资料显示这里有营房、枪械库、指挥所等遗址,对研究当时的军事设施和部队制度有很高的价值。
兵营旁边已经开始大兴土木。。。希望手下留情,把她留下吧。。。现代化的含义不是截断历史的一味摧毁。。。


这是西中环与北中环的交汇处,兵营就坐落在这个夹角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参观参观。


回复
最后顺便发两张路过西中环时拍的绿化照片。。。加油,太原!

以前有亲戚住在那些窑洞里(好像叫“中十六”还是“北十六”),后来拆迁在外租住几年,等房子盖好后回迁了。
如果加上“南十六”就是48排,与你说的50排比较接近了。


1楼2014-10-09 10: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