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墨交易网10月9号讯:现时经济发展,印刷厂遍布城乡,对于半个世纪前的油印物品,青少年已不知其然。然而,每当我忆起这些油印杂志和小报时,如同闻到了当年的油墨飘香。
“油印”是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其工具是一块约30厘米长的“钢板”,一支笔头为锐利尖钢的“钢笔”,一张透明的蜡纸,把蜡纸放在钢板上,刻字的人用钢笔用力地一字一划刻出来,然后将油墨刷在纸上,用力要均匀。一张刻字蜡纸最多能印600多张。
忆起油印,我便记起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和一位老教师。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各地掀起学大寨热潮,纷纷开山造田,公社决定把北山低坡的一片古树林砍伐,造成“米粮仓”。这事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教师郭启健知道了,这位老人找大队干部,找公社领导,提出保留古树的意义。他们表示同情,但无能为力。于是,郭启健决定用自己的专长,油印刻字为保护古树尽力。山村寒夜,万籁俱寂,只见冷月幽光,未闻鸟唱蝉鸣,而在一旧祠堂学校一间宿舍里,郭启健一字一划在蜡纸上刻字,随着簌簌声响,一行行楷书浮现于蜡纸上,楷书阐述了古树林中有宋代学者潮州知州黄詹手栽的榕树,有明代进士、诗人郭廷序手栽的松柏,有800年高龄的“白茶”树,400多岁的四季杨桃树……这些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有的古树干上弹痕斑斑,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武装以古树林为掩护,和入侵日军战斗,先后消灭日军多人,曾经轰动潮汕各地。砍掉这些古树,犹如砍掉潮汕抗日历史,如此造田,得不偿失……郭老师连夜奋战,把刻好的蜡纸油印完成,已近清晨,上课前,把这些印刷品寄到公社领导、县有关部门和《汕头日报》。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的县领导批示,把这片古树群保留下来。现在,这片古树林仍然郁郁葱葱,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古树苍老中透着威严,它们的历史和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而一个离不开的话题,是“老教师奋笔刻书护古树”。
关于“油印”,笔者也有亲身体会。40多年前,我们几个文学青年自办了一张油印小报《木棉花》,发表当地业余作者的作品,每当小报油印完成,油墨飘香,心里就感到十分愉悦。油印小报免费送到学校、农村和机关,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实,在当年经济困难时期,县文化馆编印的《练江文艺》、《练江歌声》等内部读物,多数也用蜡纸刻字油印。
随着科学的发展,后来有了打字机,现在又有了电脑打字,十分方便,刻字的钢板和油印已极少见了。然而,当年的油墨和油印小报、杂志,仍令人铭刻于怀。
“油印”是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其工具是一块约30厘米长的“钢板”,一支笔头为锐利尖钢的“钢笔”,一张透明的蜡纸,把蜡纸放在钢板上,刻字的人用钢笔用力地一字一划刻出来,然后将油墨刷在纸上,用力要均匀。一张刻字蜡纸最多能印600多张。
忆起油印,我便记起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和一位老教师。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各地掀起学大寨热潮,纷纷开山造田,公社决定把北山低坡的一片古树林砍伐,造成“米粮仓”。这事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教师郭启健知道了,这位老人找大队干部,找公社领导,提出保留古树的意义。他们表示同情,但无能为力。于是,郭启健决定用自己的专长,油印刻字为保护古树尽力。山村寒夜,万籁俱寂,只见冷月幽光,未闻鸟唱蝉鸣,而在一旧祠堂学校一间宿舍里,郭启健一字一划在蜡纸上刻字,随着簌簌声响,一行行楷书浮现于蜡纸上,楷书阐述了古树林中有宋代学者潮州知州黄詹手栽的榕树,有明代进士、诗人郭廷序手栽的松柏,有800年高龄的“白茶”树,400多岁的四季杨桃树……这些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有的古树干上弹痕斑斑,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武装以古树林为掩护,和入侵日军战斗,先后消灭日军多人,曾经轰动潮汕各地。砍掉这些古树,犹如砍掉潮汕抗日历史,如此造田,得不偿失……郭老师连夜奋战,把刻好的蜡纸油印完成,已近清晨,上课前,把这些印刷品寄到公社领导、县有关部门和《汕头日报》。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的县领导批示,把这片古树群保留下来。现在,这片古树林仍然郁郁葱葱,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古树苍老中透着威严,它们的历史和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而一个离不开的话题,是“老教师奋笔刻书护古树”。
关于“油印”,笔者也有亲身体会。40多年前,我们几个文学青年自办了一张油印小报《木棉花》,发表当地业余作者的作品,每当小报油印完成,油墨飘香,心里就感到十分愉悦。油印小报免费送到学校、农村和机关,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实,在当年经济困难时期,县文化馆编印的《练江文艺》、《练江歌声》等内部读物,多数也用蜡纸刻字油印。
随着科学的发展,后来有了打字机,现在又有了电脑打字,十分方便,刻字的钢板和油印已极少见了。然而,当年的油墨和油印小报、杂志,仍令人铭刻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