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爱好者吧 关注:56贴子:189
  • 2回复贴,共1

紫砂陶刻装饰艺术——谭泉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紫砂陶刻是以“刀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紫砂装饰,由于她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属性和“传统刀味”的多样性,在紫砂工艺范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刀刻之韵味曾为多少代前人所追求探索的目标和课题,相继形成了多种流派,一直在延续、在发展,正如音乐中七个基本音符一样,运用节奏、旋律能包罗世界上各种体系的音乐和戏剧,能囊括各个不同国度风格和各个不同民族的音乐,如咏叹调、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等,戏曲涉及的范围更不用说了。紫砂陶刻的“刀味”则通过刀刻的各种不同线来表达各种不同形象的质感、情感和情趣,具体讲是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通过作者采用粗细、刚柔、轻重、顿挫、舒展、虚实相辅的手法来发挥来展现。
紫砂陶刻的传统风格与表现手法
  紫砂泥的质地细而不腻,泽而不耀,含而不露,古朴典雅,表达的艺术语言丰富,是制作各类陶艺品的最佳材质。紫砂陶刻就是利用富于变幻的紫砂泥色,再辅以各种刀法表达多种艺术形象,运用点、线、面的处理,浓与浅的刀法,刚柔相间,虚实互辅,以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和风格:( 1 )表现纤细秀气的用刀,装饰类似装饰画手法效果的各种题材;( 2 )表现粗犷手法犹如剪纸、木刻形式那样对比明快的调子,(象 韩美林 先生所创作的紫砂陶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质朴的形式美);( 3 )可以采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表现;( 4 )可以吸收秦汉瓦当、砖刻、石刻、古钱币等摹古形式;( 5 )亦可采用顿挫、舒展的用刀表现中国书法,使人们更能领略到墨味与刀味的完美统一,布白和章法的恰到好处。在紫砂陶刻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你所构思的内容如何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融合的问题。其次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发挥紫砂材质特有的古朴、庄重、典雅的特色。各种陶瓷都依附着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形成自己所独具的特点,譬如:江西景德镇的青花,湖南的釉下彩,唐山的喷彩,山东淄博的雨点釉等都依附色素、彩绘、釉色来体现表达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在紫砂陶刻装饰中,主要表现手法还是要突出“刀”刻的作用。对于如何发挥刻刀的作用,前人早已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凡到过西安碑林的人,都无不为各个不同时期碑刻的各种不同风格和“刀”刻手法所赞叹所倾倒;浏览一下明清的壶刻,无论是瞿应绍(子冶)、郭麟、江听香、郭频伽、陈鸿寿(曼生)、邵二泉等,他们所以有如此成就,亦是在总结石刻的基础上,利用犀利的刻刀,使文人书画、金石碑刻和壶体真正融为一体,达到了紫砂艺术新的境界。
…………
全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337041237
请关注紫砂壶与建盏吧


1楼2014-10-10 10:49回复
    用刻刀表现丰富多彩的题材,必须根据不同的题材充分发挥多种刀刻的手法来完成,或抑扬顿挫,或逆锋疾施,或轻刮浅刻,或提刀雕琢,或阴刻或阳雕,施展范围很广。在刻底处理上,包罗了古人刻底方法,不外乎有三角底、升罗底、平底、圆底(内圆及外圆底)、琢砂地等。在具体创作运用上,必须把内容、形式、风格、泥色及刀刻手法通盘来考虑。例如我创作的“鹦鹉闹梅”挂盘,在粗干细枝纵横交错的梅花丛中,栖息着数只白葵花鹦鹉,或鸣或宿,相互顾盼,其交错的梅花曲线和跃动着的鹦鹉增加了动感,形成了“喧闹热烈”的氛围。这主要是汲取了竹刻和浅木雕装饰画的处理手法,采用了米黄色的本山绿泥和暗红色的紫泥,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挂盘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利用多种色泥分层雕刻,拓宽了紫砂陶刻创作的领域,既可表现古代题材,又可广泛融合装饰画、剪纸、木刻、竹雕、木雕为一炉,在保持传统基础上,更充实了紫砂陶艺的装饰内容、形式和门类。至于利用紫砂多种色泥表现的另一种手法即是进行摹拟仿古。我从紫砂象真果品受到启发,除抓准形体本身外,更重要的是调配适当的色泥,因此,我在创作扇形挂壁“雪雁”时,就是在这种启发下构想的。我利用灰熟褐色的芝麻泥作底色,用工笔画线描、阳雕,刻出秋雁、芦苇,再用苏州白泥、矿土等再进行细部加工,最后洒上一些微雪,烧成后确能达到古味浓郁的宋人工笔画、绢画效果。
       采取传统陶刻技法来表现的有一九八四年四月“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的“百寿瓶”装饰,由于形制古朴、敦厚,一面采用一百个“珠圆玉润”的古篆寿字,一面采用苍松、对鹤的画面,使其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另外在深紫檀色的瓶体上施以石绿色相映衬,使形体古味浓郁,与装饰相调谐。






    2楼2014-10-10 10:52
    回复
      紫砂陶刻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真正要使紫砂陶刻装饰在传统中国书画基础上开创新的面貌,必须保持紫砂原有的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在创新上应该充分抓住“刀味”和“泥色”这两个重要因素。近代有成就的先辈陶刻名手任淦庭、陈少亭、诸 葛勋等 先生,在用刀上都各有特色。 任 先生刻梅,凝重苍老,真让人有身临梅林的感觉,可以领略到“铁骨支春”的神韵;而少亭先生,寥寥数刀,把飘飘临风的劲竹刻划得淋漓尽致,真有“竹梢微动觉风来”的感受……。传统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我们一辈固然要吸取、继承与借鉴,但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年代,必须有更多形式,更广泛的题材,反映并体现在陶刻作品中,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追求和探索。紫砂陶刻的“创新”在风格上不能只是一种面貌,必须汲取、借鉴其他姐妹艺术,“创”出多种艺术效果。如我近年创作的 ? 48 公分 的特大挂盘“搏击”,就试图以装饰画的形式,熔竹刻、漆刻于一体,利用传统“琢砂地”陶刻手法,采取描金施色处理,籍以表现“长空风起云涌,金鹰展翅欲飞”一刹那的情景;而另一只以秦汉瓦当中“朱雀”形象的挂盘,则采用了阳雕“琢砂地”的刀刻手法,在圆周围设计一圈以抽象简练的彩陶时期鱼的形象,作灰面处理,泥色以黛黑为主调,下以淡灰棕黄琢砂的处理,增加了几分古风、古味。一种是具象的,另一是变形抽象的,同一种技法出现截然 两种不同效果。我认为,任何艺术都必须有时代的面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提高也势在必行,要使其真正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一是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进行提炼,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丰富的养料,同时亦要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消化提升,来不断完善、充实、提高,使之不断有内容新、形式新、手法新、风格多样的作品问世。
         陶瓷是“火”的艺术,紫砂陶刻亦是在红色火苗中诞生出来的艺术品,那形制各异、风格多样、色彩斑斓的紫砂陶刻装饰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情趣!
      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3楼2014-10-10 1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