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设上是这么写的:内向但不胆小
叶舒童作为一个14岁的孩子,似乎缺少了点这个年龄段的朝气。也许见过的大事太多她总是强迫自己冷静,把自己压抑得太狠,久而久之就表现不出什么情绪了。她很沉默,让人觉得难以接近。但她其实很热心,准确的说如果你要求或者请求她的帮助她会竭尽全力。她最引以为傲的是她的洞察力,她看人看得比较准,很喜欢在心里琢磨事情——这也是她不爱说话的原因之一。所以她能观察到很多未言明的东西。我认为她知道很多事情,但她不会说,就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她的承诺很有用,也绝不把别人的秘密告诉别人——当然要分情况,涉及到自己的安危总是会说的。所以她是一个很好的倾听对象,大家也都喜欢把秘密和她分享,她就知道的更多了。应该是想得多做得少,叶舒童知道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很可惜她很喜欢观察别人的动作来判断男女之间的爱情并以此为乐,这也算这年龄的孩子会做的事吧。
叶舒童喜欢毛茸茸很可爱的东西,因为上战场总不可能时时刻刻抱着宠物,所以她一般都抱着毛绒娃娃,这样会给她带来莫名的安心。她比较缺乏安全感,也许是因为太早成为孤儿,太早见识到战场的血腥和生命的脆弱。但她没有留下什么心理疾病真是万幸,这也说明她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不知道李余能否给她带来安全感。因此她怕死,但基于她“表现出不积极的表情都是懦弱可耻”的想法,她不会表现出来。她选择去战场哪怕是后方也不想留在营地里与同龄的孩子一样,是因为他想为自己的父母报仇,更是因为她觉得留在营地里做不了什么贡献。
那她看上去总是这么的安静和不被人重视,她会愤怒吗?必须的,惹到本人也许还没什么,使他的朋友生气愤怒也不会怎么样,如果威胁到了自己和朋友的生命,她一定会用各种方式杀掉对方的。她不会害怕杀人,在后勤工作看过的伤人死人血液一点也不少,或许她自己也开枪打死过几个人?我不知道。不过以她的胆量、冷静和年龄这个天然屏障,我觉得派去暗杀可真是极好的。
她学习每一件事都很认真,也会很自觉的加强训练。不能说什么事都能做的很好,但不至于出太大差错。本来是想让她特别厉害好像知道很多,后来想了想年龄摆在这。年龄差距的不明显是在成人之后才会体现的,这个时候年龄就是财富。一直想不明白叶舒童是不是一个热血的人,她看到不认识的人身处危险而如果救了自己会处于危险会不会去救。我觉得要看那个人是谁,如果是个重要人物会去救,因为叶舒童还小,也是一个被英雄主义教育大的孩子,而且理智的分析也是去救划得来。因为她的内向她的朋友比较少,所以朋友遇到危险的时候肯定会不顾一切去救的。但是遇到普通人呢?
我曾经想到过这样一个画面,这里借用一下李余这个人。虽然作为一个内心仍旧是玛丽苏的人这个场景下的叶舒童显得太过完美,我改了很久也没办法褪去完美这两个字,只能尽量不完美,凑合着看。[而且写得很乱逻辑不太通]
李余被人用枪指着,整个场地里就两个人。指着李余的那个人暂且叫D。两个人已经对峙很久了,D迟迟没有开枪。场内沉默了很久,D突然说道:“草丛里的那把枪可以收起来了。”躲在草丛里的叶舒童吓了一跳,强行控制住身体不颤抖,安慰自己是对方使诈。但她悄悄的偏转了枪口对准了D身旁的一棵树,想以此证明对方并不知道她在这里。D见草丛里没动静想着心理素质还不错,但他确实看到了那把枪。“我知道你在我左边的草丛里,现在正瞄准着我身后的树。”D知道草丛里的人不敢开枪,因为这不符合他与李余之间定下的公平一战。只要被发现了草丛里的人就不能开枪了。
叶舒童放在扳机上的手指止不住的颤抖,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发现。她听到了李余和D定下的战约,可是她不能看着李余死去,有一点可能死去的可能性都不行,所以背着他躲在草丛里决定杀死D。她脸色苍白的离开瞄准镜,移动身子触碰叶子发出哗哗的声音。但她并没有起身,而是在枝叶的掩护下走到了远处。D听见声音渐渐小声,在心理嘲笑对方不敢现身。但声音又渐渐大声了。叶舒童去远处拎起丢在草丛中的毛绒兔子,放在远处是怕兔子颜色醒目暴露。她提起兔子的耳朵稍稍往上扔然后双臂搂住毛绒兔子的脖子,又走了回来。她没有理会李余的担心惊讶愤怒等等情绪,走到李余的身前挡住枪口。她的双臂将毛绒兔子的脖子搂的更紧了,将自己的下颚接触着兔子的头部。带着恐惧和坚定正视着D的眼睛。
想到这里我就没有继续想了,因为这涉及到李余会怎么做,而且我也不想让叶舒童挂掉。
大概能从这个场景里找到一些东西。
[还是写得太乱了,每一段的内容写着写着就偏了,凑合着看。我总结能力差就不总结了,毕竟很多东西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