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师范学生群吧 关注:1贴子:19
  • 0回复贴,共1

教案(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生字词卡片
2
.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3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①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
都喜欢阅读,从童年
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
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
3
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②请
8
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
“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②齐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出示关键句子:
a
.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

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
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
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抓住
“朋友”
“家”
“一百次”
“多少年”
,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齐读第
6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⑤有表情地朗读
4

6
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
1

6
自然段。
②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
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
)从这
“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
7
自然段。
⑤默读最后一段,
想一想:
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
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
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
谈自己的感受。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
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抄写生字词。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二
江西南昌西湖区羊子巷小学
黄俐文
课前准备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
你会选择带
哪一样呢?
(指生说)
是呀,
钱?不行,
这东西一用就用完;
照相机?不好,
这么多的景点,
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
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

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
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
“侣”的意思。
③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③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④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⑤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指导朗读
感悟课文
①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②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
“不管”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
(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
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
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
当作了人似的,
读书
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
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
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
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

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
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
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
如果是一本介绍
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④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
是因为
(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
子)
②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生可能会问:
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
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
己的船里,
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
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探究答案,品味语言
①自由读课文,用”
“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
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
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b
.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a

“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
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b
.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a
.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
b
.给他换一个说法。
(指名说)
c
.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
读书也是这样,
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
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交流。
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③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
划出
表示先后顺序
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③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诵读语言,积累语言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链接
①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
②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1楼2014-10-15 09: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