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鸟买了2年多了,骑着也不错。
关于改装等,很多帖子。我的鸟车,基本上什么也木有改,只是购买了些修补的东西,这些东西,偶觉得只要对重量不太在意的人,都有用。
1.泥除,这个有用,平时骑车,无论通勤还是外出,过个泥水路常有,这个是很实用的,
2.座管,原来的反装座管,头部顶到鞍座的底部,骑行时感觉PP坐在座管上差不多,坑爹的很。偶很长时间没发现这个问题,就是感觉骑行一个小时就PP不舒服,但是骑其它车车,木有这个问题,后来把座管仔细研究下,座管头把鞍座底部的塑料都顶出坑来了。果断购买了一个litepro的座管,舒服了。
3.货架,这个东西,有的人觉得重,但是偶觉得,这个东西必要,尤其是出去超过一天时,货架可以放个货架包,吃的,喝的,薄些的衣服,都可以放里,比背着强很多。偶有个麦格霍斯的包包,骑行时背几次,无论春天还是夏天,都觉得热,有幅担感,非常不舒服。买货架后,什么也不背,感觉骑行,轻松多了。说实话,骑行,主要是乐趣锻炼,弄个累赘背着,反倒是没啥尽头了。
4.水壶架,这个必须的,topeak的水壶架,可以装在把横上,就是粗了,垫了一块牛皮。这个架,不影响折叠,主要是骑行时可以喝水,保持体力。
5.尾部减震弹簧,这个东西,比起胶块来,压缩的速度和回弹的速度快些,对付小振动好,马路和普通沙土路,足够了。另外北方冷,0度或以下时,感觉那个胶块,真的和铁块差不是很多,所以还是换个弹簧的。至于疏密弹簧前避震,后油气弹簧等高级减震,偶觉得没啥必要。鸟车的减震,更多是保护车架,降低转接轴处的冲击和磨损,没有啥舒适功能的减震效果,那个油气疏密弹簧啥的,偶虽然没用过,但是更多的,给人是心理的安慰吧,那么小的减震行程,技术多高级的弹簧,效果都不会多大。至于增加了前叉的一体性感觉,偶认为也是心理上的,本来前叉的框量,很小到你很难感觉到,而那个弹簧,即使整体,也不是刚性连接,依然是铰接,它自身也有框量,所以那个东西,不大可能实际上增加多少整体感,重要的是,保养麻烦,和俺的简单就是快乐的骑行理念相悖。
6.双盘,很多人改,偶也想过,放弃了,中轴过长,受力的力矩越大,对车车是个考验,所以认为没太多用。爬坡时,只要是省级以上公路,都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坡道都不是多大问题。骑这个车,没人在山道或者陡坡路走,或者走太多这个路,所以双盘的用处,有限,遇到鸟车爬不动的坡道,都推行,说实话,这个坡道,很少。偶和骑友出去,很多时候,爬坡,山地都爬不上的,偶很轻松就爬上了,虽然四十多岁人了,感觉体力可以,所以这个东西,和发动机的关系还是蛮大的。
7.关于油刹,偶觉得这个东西,保养起来就麻烦,让你刹车上得到的这点手感远比不上带来的麻烦,尤其是长途时,维修是个大事,不管多可靠,都不如线碟方便可靠。偶买碟鸟,就是嫌V刹保养使用麻烦。另外来令块比胶块容易携带更换,不许多大调整,也没有磨损车圈带来的危险问题,偶都是货包里常备来令块。
8.关于其它轻量化东西,偶认为,凡是轻量,要么降低强度,要么降低可靠性,偶喜欢结实的东西,最不喜欢脆弱的用品,所以偶从来没有轻量化的想法。另外骑车,本身就是锻炼身体,又不竞赛,轻量化没有啥意义。
9.关于纵向刚性问题,偶的确有些感觉,主要是上大坡时,和山地不一样。但是偶都不在意,这个东西,骑行后检查,胶块还是在中间,说明是弹性变化,这个我认为设计上没啥不可以的,对安全,也木有啥影响,重要的是,每次长途前,把车车的所有部位,仔细检查一遍,出去时带工具,随时保养,安全是人主观为主导的东西,。
10.工具,PT16足够,便宜,气筒,最短那个呀瑞德就行,可以钻孔拧在水壶架螺栓上,补胎,topeak那个特别小的盒就行,偶做了个小塑料夹,拧在水壶架螺栓上,另一个备用放在货包里,防止雨天淋湿。
11.骑行服,偶木有,偶不喜欢衣服裹住身体的感觉,不放松。但是其他安全装备,尤其头盔是必须好的。
12.灯,晚上骑车安全,要买。但是,除非迫不得已,偶从来不晚上黑天骑车,那样太不安全了。说实话,骑车n多年了,从来木有晚上城市以外木有照明的地方骑车过。
13.牛角或者TT把,牛角必须,TT买个,长途时,装上,其它时间,不用。
14.交通规则问题,偶骑车时,绝大多数骑友对闯红灯木有啥感觉,俺从来,无论骑车,步行,都不闯红灯,即使这个地方鸟远没有一个车,偶也从来不闯红灯,这个很多,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另外给自己,家人,别人,别人家人,都带来麻烦。就是绿灯,也也从来都仔细观察,确认安全通过,葫芦岛时和一个车队骑一小段,他们总闯红灯,偶跟在后面,没再加入。骑车,不是有特权的行为,你平常反对很多特权,但是轮到自己,反倒是要求特权,他虚伪。另外,其它道路,只要可能,偶都靠边骑车,从来不和机动车抢道,也从来不并排骑车,道理同上。
15.健康问题,口罩,偶城里P95,野外海边公路不用,灰土大的公路,用,N95。
16.车速,基本上,从来控制在30km每小时以内,原因,这样安全,不论平路还是下坡。即使被车队落下,偶也这样,不着急。反正他们看偶落下多了,会等我。实践证明,偶基本上,从来木有被落下。
转自77bike,作者:bluelifeddt
关于改装等,很多帖子。我的鸟车,基本上什么也木有改,只是购买了些修补的东西,这些东西,偶觉得只要对重量不太在意的人,都有用。
1.泥除,这个有用,平时骑车,无论通勤还是外出,过个泥水路常有,这个是很实用的,
2.座管,原来的反装座管,头部顶到鞍座的底部,骑行时感觉PP坐在座管上差不多,坑爹的很。偶很长时间没发现这个问题,就是感觉骑行一个小时就PP不舒服,但是骑其它车车,木有这个问题,后来把座管仔细研究下,座管头把鞍座底部的塑料都顶出坑来了。果断购买了一个litepro的座管,舒服了。
3.货架,这个东西,有的人觉得重,但是偶觉得,这个东西必要,尤其是出去超过一天时,货架可以放个货架包,吃的,喝的,薄些的衣服,都可以放里,比背着强很多。偶有个麦格霍斯的包包,骑行时背几次,无论春天还是夏天,都觉得热,有幅担感,非常不舒服。买货架后,什么也不背,感觉骑行,轻松多了。说实话,骑行,主要是乐趣锻炼,弄个累赘背着,反倒是没啥尽头了。
4.水壶架,这个必须的,topeak的水壶架,可以装在把横上,就是粗了,垫了一块牛皮。这个架,不影响折叠,主要是骑行时可以喝水,保持体力。
5.尾部减震弹簧,这个东西,比起胶块来,压缩的速度和回弹的速度快些,对付小振动好,马路和普通沙土路,足够了。另外北方冷,0度或以下时,感觉那个胶块,真的和铁块差不是很多,所以还是换个弹簧的。至于疏密弹簧前避震,后油气弹簧等高级减震,偶觉得没啥必要。鸟车的减震,更多是保护车架,降低转接轴处的冲击和磨损,没有啥舒适功能的减震效果,那个油气疏密弹簧啥的,偶虽然没用过,但是更多的,给人是心理的安慰吧,那么小的减震行程,技术多高级的弹簧,效果都不会多大。至于增加了前叉的一体性感觉,偶认为也是心理上的,本来前叉的框量,很小到你很难感觉到,而那个弹簧,即使整体,也不是刚性连接,依然是铰接,它自身也有框量,所以那个东西,不大可能实际上增加多少整体感,重要的是,保养麻烦,和俺的简单就是快乐的骑行理念相悖。
6.双盘,很多人改,偶也想过,放弃了,中轴过长,受力的力矩越大,对车车是个考验,所以认为没太多用。爬坡时,只要是省级以上公路,都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坡道都不是多大问题。骑这个车,没人在山道或者陡坡路走,或者走太多这个路,所以双盘的用处,有限,遇到鸟车爬不动的坡道,都推行,说实话,这个坡道,很少。偶和骑友出去,很多时候,爬坡,山地都爬不上的,偶很轻松就爬上了,虽然四十多岁人了,感觉体力可以,所以这个东西,和发动机的关系还是蛮大的。
7.关于油刹,偶觉得这个东西,保养起来就麻烦,让你刹车上得到的这点手感远比不上带来的麻烦,尤其是长途时,维修是个大事,不管多可靠,都不如线碟方便可靠。偶买碟鸟,就是嫌V刹保养使用麻烦。另外来令块比胶块容易携带更换,不许多大调整,也没有磨损车圈带来的危险问题,偶都是货包里常备来令块。
8.关于其它轻量化东西,偶认为,凡是轻量,要么降低强度,要么降低可靠性,偶喜欢结实的东西,最不喜欢脆弱的用品,所以偶从来没有轻量化的想法。另外骑车,本身就是锻炼身体,又不竞赛,轻量化没有啥意义。
9.关于纵向刚性问题,偶的确有些感觉,主要是上大坡时,和山地不一样。但是偶都不在意,这个东西,骑行后检查,胶块还是在中间,说明是弹性变化,这个我认为设计上没啥不可以的,对安全,也木有啥影响,重要的是,每次长途前,把车车的所有部位,仔细检查一遍,出去时带工具,随时保养,安全是人主观为主导的东西,。
10.工具,PT16足够,便宜,气筒,最短那个呀瑞德就行,可以钻孔拧在水壶架螺栓上,补胎,topeak那个特别小的盒就行,偶做了个小塑料夹,拧在水壶架螺栓上,另一个备用放在货包里,防止雨天淋湿。
11.骑行服,偶木有,偶不喜欢衣服裹住身体的感觉,不放松。但是其他安全装备,尤其头盔是必须好的。
12.灯,晚上骑车安全,要买。但是,除非迫不得已,偶从来不晚上黑天骑车,那样太不安全了。说实话,骑车n多年了,从来木有晚上城市以外木有照明的地方骑车过。
13.牛角或者TT把,牛角必须,TT买个,长途时,装上,其它时间,不用。
14.交通规则问题,偶骑车时,绝大多数骑友对闯红灯木有啥感觉,俺从来,无论骑车,步行,都不闯红灯,即使这个地方鸟远没有一个车,偶也从来不闯红灯,这个很多,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另外给自己,家人,别人,别人家人,都带来麻烦。就是绿灯,也也从来都仔细观察,确认安全通过,葫芦岛时和一个车队骑一小段,他们总闯红灯,偶跟在后面,没再加入。骑车,不是有特权的行为,你平常反对很多特权,但是轮到自己,反倒是要求特权,他虚伪。另外,其它道路,只要可能,偶都靠边骑车,从来不和机动车抢道,也从来不并排骑车,道理同上。
15.健康问题,口罩,偶城里P95,野外海边公路不用,灰土大的公路,用,N95。
16.车速,基本上,从来控制在30km每小时以内,原因,这样安全,不论平路还是下坡。即使被车队落下,偶也这样,不着急。反正他们看偶落下多了,会等我。实践证明,偶基本上,从来木有被落下。
转自77bike,作者:bluelifed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