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zaiqi中吧 关注:6贴子:1,265
  • 50回复贴,共1

【国学经典】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先从这本开始吧


1楼2014-10-16 09:33回复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8楼2014-10-24 22:55
    收起回复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 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 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9楼2014-10-24 23:01
      收起回复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王弼-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11楼2014-10-25 11:21
        收起回复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注】
          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名〕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知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12楼2014-10-25 13:14
          收起回复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王弼-注】
            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守其真也.智者谓知为也.


            14楼2014-10-25 17:32
            收起回复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王弼-注】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16楼2015-06-09 15:46
              收起回复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王弼-注】
                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18楼2015-06-09 16:59
                收起回复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王弼-注】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19楼2015-06-09 17:0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4-18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