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闲情吧 关注:35贴子:250
  • 5回复贴,共1

【文物展示】四张汉代以汉以前的单体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节选自中华弓会的一刀(leehongyi)的帖:单体弓,你所不了解的精彩世界
有兴趣的可以搜索。
感谢一刀兄的精彩内容,本转帖未征询您意见,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IP属地:上海1楼2014-10-16 09:40回复
    该帖对我制作 汉匈全面战争 战团版 里的汉单体弓亦有莫大帮助,再次万分感谢!
    以下皆为一刀兄原内容:
    哈哈,很久没有发这个系列的帖子了,这期就介绍一下咱们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吧。这四把单体弓其实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并无太大的区别,人类的文化总是互通的。就好比意大利的奥兹冰人有纹身,有针灸用的骨针。

    湖桥遗址发现的“漆弓”,与跨湖桥文化遗址属于同一地层,编号为T0512⑨A:17。这件弓(残)长121厘米。截面扁圆,宽约3.3厘米,厚2.2厘米;两端(残)略细,宽3厘米,厚2厘米。中段(长17厘米)截面亦为扁圆,扁侧方向与弓身其余部位相左,拟为柎(抓手)的位置,柎宽3.2厘米,厚2.2厘米。除了柎手位置,均见有漆皮,漆皮带皱痕,局部脱落。弓材为桑木之心材。由于两端已残,弦未存。可能是长期淹埋,弓体出土时并未弓曲,而是呈挺直状态(见图)。据日本考古专家中村教授对漆皮的理化分析,确认为天然漆。


    IP属地:上海3楼2014-10-16 09:46
    收起回复
      2.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木弓(战国早期,距今2400年,一说是汉代?存疑~)

      毫无疑问上个世纪发现的曾侯乙墓,是一个漆器的宝库,而且这个墓葬出土木弓55把,上图只是其中一把,弓形匀称,弓梢末端两侧膨大凸起以防止弦滑下。这把弓的详细数据我没有,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出土的弓都是价值最低的文物,少有人研究。据称有部分弓是漆弓。


      IP属地:上海4楼2014-10-16 09:47
      回复
        3.汉代木弓(西汉,公元前202-9年)
        出土地点:?? 具体年代:??

        如果有知道的朋友请替我补充完信息。右边是复原效果图。这把弓的具体出土地址我不甚了解,是在atarn上面翻到的,只说了是西汉墓葬。话说西汉齐王墓,出土了71张木弓,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之一。


        IP属地:上海5楼2014-10-16 09:48
        回复
          4.杭州余杭汉代木弓(汉,东汉西汉不详)

          我个人其实非常喜欢这种形状,这把弓在前两期的专题中提过,发展很成熟,丹麦,中国,北美土著都有几乎一样的弓形。忍不住再赞一下。这把弓目前在杭州余杭区江南水乡博物馆,就是XX格斗大赛的举办地。我托一位当地的朋友去拍一下这把弓的照片,只可惜他们馆评“十大精品文物”,这把弓没评上,收入库中了。做了几期关于单体弓的专题,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人类总是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发展出相近的器物,比如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等等,而弓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几乎遍布全球。这说明即使在我们所不了解的年代,人们也在相互传递和交流文化,然后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物产、劳动相关等具体情况,发展出相近但又具备地方特色的器物(比如欧洲多用紫杉,而亚洲用桑或柘,赤道岛国甚至用椰子树)。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在真空中独立发展出来的,闭塞永远只会导致落后。
          -----------------------一刀


          IP属地:上海6楼2014-10-16 09:49
          收起回复
            一刀兄的内容转完了
            这层我再跟一点我这里的马王堆出土单体弓的图:



            中国商周秦汉的弓种类一直很丰富,比如尼雅出土的弓、斯基泰弓形、以及这里的木竹单体弓。按说有丰富的复合弓之后,为何汉代高级别墓葬里依然会出土单体弓陪葬呢?
            个人觉得,其实世界范围内单体长弓一直广泛存在且充满生命力,其效能威力也一点不差,不能绝对的就认为单体弓low。对于当时的汉帝国来说,单体弓复合弓混用应该很常见,何况单体弓更容易制造,且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也能相对复合弓更利于保存,所以高级别墓葬出现单体弓应该也就不奇怪了。
            本层内容来自我本人的幼稚总结,纯属给一刀兄画蛇添足,见笑。。。


            IP属地:上海7楼2014-10-16 1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