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吧 关注:4,084贴子:1,194,535
  • 20回复贴,共1
《旧五代史》:彦超,存审之长子也。少事武皇,累历牙职。存审卒,庄宗以彦超为汾州刺史。同光末,魏州军乱,诏彦超赴北京巡检。先是,朝廷令内官吕、郑二人在太原,一监兵,一监仓库。及明宗入洛,皇弟存霸单骑奔河东,与吕、郑谋杀彦超与留守张宪。彦超觉之,密与宪谋,未决,部下大噪,州兵毕集,张宪出奔。是夕,军士杀吕、郑、存霸于衙城。诘旦,闻洛城祸变,彦超告谕三军。(《宋史·张昭传》云:昭为张宪推官,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宪死,有害昭者,执之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又逼昭为榜,安抚军民。)明宗又令其弟龙武都虞候彦卿驰骑安抚。六月,彦超入觐,明宗召见抚谕,寻授晋州留后。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10-16 21:53回复
    《新五代史》:彦超为汾州刺史。郭从谦弑庄宗,明宗入洛阳,是时,彦超为北京巡检,永王存霸奔于太原,彦超见留守张宪谋之。宪,儒者,事庄宗最久,不忍背恩,欲纳之,彦超不从,存霸遂见杀。明宗即位,彦超来朝,明宗德之,劳曰:“河东无事,赖尔之力也。”以为建雄军留后。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0-16 21:56
    收起回复
      《资治通鉴》:初,庄宗命吕、郑二内养在晋阳,一监兵,一监仓库,自留守张宪以以下皆承应不暇。及邺都有变,又命汾州刺史李彦超为北都巡检。彦超,彦卿之兄也。庄宗既殂,推官河间张昭远劝张宪奉表劝进,宪曰:"吾一书生,自布衣至服金紫,皆出先帝之恩,岂可偷生而不自愧乎!"昭远泣曰:"此古人所行,公能行之,忠义不朽矣。"有李存沼者,庄宗之近属,自洛阳奔晋阳,矫传庄宗之命,阴与二内养谋杀宪及彦超,据晋阳拒守。彦超知之,密告宪,欲先图之。宪曰:"仆受先帝厚恩,不忍为此。徇义而不免于祸,乃天也。"彦超谋未决,壬辰夜,军士共杀二内养及存沼于牙城,因大掠达旦。宪闻变,出奔忻州。会嗣源移书至,彦超号令士卒,城中始安,遂权知太原军府。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10-16 22:00
      收起回复
        《资治通鉴》:刘皇后与申王存渥奔晋阳,在道与存渥私通。存渥至晋阳,李彦超不纳,走至凤谷,为其下所杀。明日,永王存霸亦至晋阳,从兵逃散俱尽,存霸削发、僧服谒李彦超,"愿为山僧,幸垂庇护。"军士争欲杀之,彦超曰:"六相公来,当奏取进止。"军士不听,杀之于府门碑下。刘皇后为尼于晋阳,监国使人就杀之。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0-16 22:11
        回复
          《旧五代史 张宪传》:四年二月,赵在礼入魏州。时宪家属在魏,关东俶扰,在礼善待其家,遣人赍书至太原诱宪。宪斩其使,书不发函而奏。既而明宗为兵众所劫,诸军离散,地远不知事实,或谓宪曰:“蜀军未至,洛阳窘急,总管又失兵权,制在诸军之手,又闻河朔推戴,事若实然,或可济否?”宪曰:“治乱之机,间不容发,以愚所断,事未可知。愚闻药纵之言,总管德量仁厚,素得士心,余勿多言,志此而已。”四月五日,李存渥自洛阳至,口传庄宗命,并无书诏,惟云天子授以只箭,传之为信。众心惑之,时事莫测。左右献画曰:“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宪良久曰:“吾本书生,无军功而致身及此,一旦自布衣而纡金紫,向来仕宦非出他门,此画非吾心也。事苟不济,以身徇义。”(《东都事略·张昭传》:昭劝宪奉表明宗以劝进,宪曰:“吾书生也,天子委以保厘之任,吾岂苟生者乎!”昭曰:“此古之大节,公能行之,忠臣也。”宪既死,论者以昭能成宪之节。)翌日,符彦超诛吕、郑,军城大乱,燔剽达曙。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既而有司纠其委城之罪,四月二十四日,赐死于晋阳之千佛院。幼子凝随父走,亦为收者加害。又成李存渥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10-16 22:23
          回复
            《新五代史 张宪传》:赵在礼作乱,宪家在魏州,在礼善待其家,遣人以书招宪,宪斩其使,不发其书而上之。庄宗遇弑,明宗入京师,太原犹未知,而永王存霸奔于太原。左右告宪曰:“今魏兵南向,主上存亡未可知,存霸之来无诏书,而所乘马断其秋,岂非战败者乎!宜拘之以俟命。”宪曰:“吾本书生,无尺寸之功,而人主遇我甚厚,岂有怀二心以幸变,第可与之俱死尔!”宪从事张昭远教宪奉表明宗以劝进,宪涕泣拒之。已而存霸削发,见北京巡检符彦超,愿为僧以求生,彦超麾下兵大噪,杀存霸。宪出奔沂州,亦见杀。 同一本书都不能对应。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10-16 22:27
            回复
              《新五代史 唐家人传》:庄宗中流矢崩,存渥与刘皇后同奔于太原,行至风谷,为部下所杀。存霸闻京师乱,亦自河中奔太原,比至,麾下皆散走,惟使下康从弁不去。存霸乃剪发、衣僧衣,谒符彦超曰:“愿为山僧,冀公庇护。”彦超欲留之,为军众所杀。……前面张宪欲纳之,彦超不从。这里彦超又欲留之了。欧阳修什么逻辑?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10-16 22:37
              回复
                不知道司马光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17 00:49
                收起回复
                  无论是自保还是向明宗表忠心,个人倾向于符彦超是主动有意杀李存霸的。
                  主观动机上,庄宗灭梁后对符存审不好,放任郭崇韬排挤不得内调导致符存审提前死亡,庄宗在此事上是有很大责任的。符存审的儿子们不可能对庄宗有太好感观,唯一例外的符彦卿是因为其自幼跟随庄宗,最后尽了本分。但这个行为给符家积累了福报。
                  客观上明宗没几年就把符彦超调到不重要的东南方向去了,可见明宗对于符彦超这种杀伐果断的将二代心里防备是很深的。
                  再多说几句,个人认为符存审八子中,继承其果断性格的是还真就是老大和老二(老二后期被下属裹挟了),但这两个人没继承符存审的低调谨慎所以结局都不好。从性格看老四符彦卿军事能力未必一定超过彦超和彦饶,因为大环境来讲严格治军有风险,所以反倒是宽厚甚至有点纵容下属的符彦卿能善终,加上早年打下的好口碑,最后振兴符家的就是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08 18:08
                  回复
                    這和魏延有聯繫?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9-08 2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