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古代经典浩繁艰深,对于国学基础不厚的当代青年来说,虽或有饱览的热情,却缺乏选择判断的能力,茫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才好。《读书指南》是一代宗师梁启超先生为指导青年学习国学的主要作品合集。
晚清民国是东西文化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搭建了沟通古今中外的桥梁,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先生的一生横跨政治与学术两个领域,并且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成就。他早年以一支健笔写下许多颇具鼓动性和感染力的政论文章,成为“最具号召力的政论家”以致“兴国趋之,如饮狂泉”;晚年从事教育学术事业,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先生并列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著述宏富。
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四月下旬,梁启超先生花了三天时间,写出《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并发表在该刊“书报介绍副刊”上。该文将中国古代典籍做了介绍,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各书特点及其读法。
同年秋天,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课程,其讲演稿结集为《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该讲稿最初也是分期刊载于《清华周刊》的“书报介绍副刊”上,后由清华周刊丛书社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二月出版单行本。
晚清民国是东西文化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搭建了沟通古今中外的桥梁,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先生的一生横跨政治与学术两个领域,并且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成就。他早年以一支健笔写下许多颇具鼓动性和感染力的政论文章,成为“最具号召力的政论家”以致“兴国趋之,如饮狂泉”;晚年从事教育学术事业,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先生并列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著述宏富。
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四月下旬,梁启超先生花了三天时间,写出《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并发表在该刊“书报介绍副刊”上。该文将中国古代典籍做了介绍,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各书特点及其读法。
同年秋天,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课程,其讲演稿结集为《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该讲稿最初也是分期刊载于《清华周刊》的“书报介绍副刊”上,后由清华周刊丛书社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二月出版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