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父亲母亲骑车摔伤的消息后,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连夜回到家,接下来的几天便是病房陪护等待手术。
病房里隔壁的床上入院一个胳膊摔伤的小男孩,一看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奶奶跟着照顾,小男孩虎头虎脑,骨折的胳膊绑着绷带,输液时候泪眼婆娑的给电话那边的爸爸打电话,想要一个遥控直升机。奶奶一边怜爱的看着他,一边心疼的给他盖被子。扎针时候小家伙哭了,我把给父亲买的枣片送给他,然后给他讲了一段敏豪森奇游历险记,又把平板拿给他看里面我录的家里小狗和小猫打架的视频,小家伙破涕为笑,很快和我熟起来,一会戴我的眼镜让我给他照相,一会跟我玩大炮轰日本鬼子,一个病房里的大人纷纷夸我会哄孩子,有学问就是懂得多之类~其实,是这个孩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想起来那段二十年前发生的、但足以温暖我一生的一段故事~
那时候的我,大概比他大一点吧,小学五年级的样子,在县医院误诊一段时间后,父母带着最后一点希望把我送到159医院,然后因出院过早病情反复,又重新入院,进入同一个病房,但是曾经住过的病床上已经住了一个病人,从汝南来的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娘,以及陪护她的风趣的伯伯,还有他们的两个儿子,我叫他大儿子大哥,叫他三儿子小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度过了一段令一个孩子难忘的、幸福的时光。每天,我除了上午输液俩小时基本没事干,和蔼的大娘就和我妈聊天,幽默的大伯带我捉溜进病房的苍蝇,展示他的‘捉苍蝇神功’,小哥则是把我举在头顶,让我看墙外轰隆隆开过的火车,晚饭过后我们则站在门口看大摇大摆到花坛里偷吃剩饭菜的老鼠,偶尔还有住院的当兵的逮住一只倒霉的老鼠,用旧输液器给老鼠打针。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们还会结伴去住院部大楼前的草坪晒太阳,去军人俱乐部附近看人打篮球,晚上我凑数给母亲起牌,看他们打升级~
就这样,在很多人眼里住院这么枯燥、痛苦单调的经历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那时候的我已经慢慢懂事,为了给我看病,家里已经举债累累,在医院母亲花钱也很谨慎,慈爱善良的大伯大娘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我深深的记得大娘有一次让母亲帮忙稍东西,母亲不愿收钱,都走了很远了,大娘说农村人不容易,非让大伯追出老远,把钱送过去。那时候的我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感动,但是这些事一直模糊而又清晰的记得。
再后来,我们都出院了,出院后他们给我留下了电话,8027405,二十年过去了,我还能背出这个熟悉的电话,还记得我曾经用歪歪扭扭的字体给大伯写过一封信,高三的小哥也给我回了一封信,我认认真真的念给妈妈听,还用村里唯一的电话打过一次电话给大娘,只有一说是上蔡的,她就能猜到是我,她说我们家在上蔡就你们一个‘亲戚’。后来过年时候,我和妈妈专门去了一次大娘家,大伯大娘把大哥小哥叫回家热情款待了我。再后来,虽然经常想起他们,但是慢慢的没了联系~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大伯大娘在病房里为不同意大哥和嫂子结婚、小哥可能在高中搞对象等琐事讨论,仍记得我在小哥带着个女孩去看大娘,那个女孩还为大娘削苹果,而我则趴在小哥耳朵边告诉他大伯大娘说他‘搞对象’,小哥问我知道啥叫‘搞对象’~
现在,大哥嫂子早已结婚,小哥当兵回来也早已结婚生子,看着旁边拿着我的平板玩游戏的小男孩,好像又置身于当年的病房,真的想向大伯大娘,大哥小哥他们问个好~
大伯大娘都姓彭,小哥叫彭卫兵,大伯叫彭学礼,如果有认识他们的网友,请告诉他们,曾经在159医院内三科病房里那个上蔡的小男孩,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很想他们,也很感激他们,希望他们一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病房里隔壁的床上入院一个胳膊摔伤的小男孩,一看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奶奶跟着照顾,小男孩虎头虎脑,骨折的胳膊绑着绷带,输液时候泪眼婆娑的给电话那边的爸爸打电话,想要一个遥控直升机。奶奶一边怜爱的看着他,一边心疼的给他盖被子。扎针时候小家伙哭了,我把给父亲买的枣片送给他,然后给他讲了一段敏豪森奇游历险记,又把平板拿给他看里面我录的家里小狗和小猫打架的视频,小家伙破涕为笑,很快和我熟起来,一会戴我的眼镜让我给他照相,一会跟我玩大炮轰日本鬼子,一个病房里的大人纷纷夸我会哄孩子,有学问就是懂得多之类~其实,是这个孩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想起来那段二十年前发生的、但足以温暖我一生的一段故事~
那时候的我,大概比他大一点吧,小学五年级的样子,在县医院误诊一段时间后,父母带着最后一点希望把我送到159医院,然后因出院过早病情反复,又重新入院,进入同一个病房,但是曾经住过的病床上已经住了一个病人,从汝南来的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娘,以及陪护她的风趣的伯伯,还有他们的两个儿子,我叫他大儿子大哥,叫他三儿子小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度过了一段令一个孩子难忘的、幸福的时光。每天,我除了上午输液俩小时基本没事干,和蔼的大娘就和我妈聊天,幽默的大伯带我捉溜进病房的苍蝇,展示他的‘捉苍蝇神功’,小哥则是把我举在头顶,让我看墙外轰隆隆开过的火车,晚饭过后我们则站在门口看大摇大摆到花坛里偷吃剩饭菜的老鼠,偶尔还有住院的当兵的逮住一只倒霉的老鼠,用旧输液器给老鼠打针。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们还会结伴去住院部大楼前的草坪晒太阳,去军人俱乐部附近看人打篮球,晚上我凑数给母亲起牌,看他们打升级~
就这样,在很多人眼里住院这么枯燥、痛苦单调的经历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那时候的我已经慢慢懂事,为了给我看病,家里已经举债累累,在医院母亲花钱也很谨慎,慈爱善良的大伯大娘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我深深的记得大娘有一次让母亲帮忙稍东西,母亲不愿收钱,都走了很远了,大娘说农村人不容易,非让大伯追出老远,把钱送过去。那时候的我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感动,但是这些事一直模糊而又清晰的记得。
再后来,我们都出院了,出院后他们给我留下了电话,8027405,二十年过去了,我还能背出这个熟悉的电话,还记得我曾经用歪歪扭扭的字体给大伯写过一封信,高三的小哥也给我回了一封信,我认认真真的念给妈妈听,还用村里唯一的电话打过一次电话给大娘,只有一说是上蔡的,她就能猜到是我,她说我们家在上蔡就你们一个‘亲戚’。后来过年时候,我和妈妈专门去了一次大娘家,大伯大娘把大哥小哥叫回家热情款待了我。再后来,虽然经常想起他们,但是慢慢的没了联系~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大伯大娘在病房里为不同意大哥和嫂子结婚、小哥可能在高中搞对象等琐事讨论,仍记得我在小哥带着个女孩去看大娘,那个女孩还为大娘削苹果,而我则趴在小哥耳朵边告诉他大伯大娘说他‘搞对象’,小哥问我知道啥叫‘搞对象’~
现在,大哥嫂子早已结婚,小哥当兵回来也早已结婚生子,看着旁边拿着我的平板玩游戏的小男孩,好像又置身于当年的病房,真的想向大伯大娘,大哥小哥他们问个好~
大伯大娘都姓彭,小哥叫彭卫兵,大伯叫彭学礼,如果有认识他们的网友,请告诉他们,曾经在159医院内三科病房里那个上蔡的小男孩,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很想他们,也很感激他们,希望他们一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