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孔吧 关注:200贴子:987
  • 11回复贴,共1

华夏民族尚武精神之历史沿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10-18 16:21回复
    一、究竟什么是尚武精神?
    首先要明白“武”这个字的涵义,才能真正理解尚武精神。
    武是由止和戈两个字构成的,止者,趾也,足也,戈则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也就是说。武就是持兵而动,是士兵持着兵器前行的意思,而止戈又是步伐两字各取半部结合而成,只有列阵的时候有步伐,而列阵步伐需要整齐划一,相互配合。
    后来楚庄王又赋予其新的涵义,提出了止戈为武的思想,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由此可见,武力不是暴力,尚武精神更不是好勇斗狠崇尚暴力,武是有纪律的,暴力是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武是团结的,暴力是混乱无序的,武是智慧的,暴力是粗野无知的,武是在创造,暴力是在掠夺破坏,武是不畏强暴的,暴力是欺软怕硬的,武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暴力的目的是战争和杀戮,武是文明的,暴力是野蛮的!
    可见,尚武精神不止是看强弱,还要看对错,不义之师是不配称勇武的。
    中国文化传统对投降是排斥的,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对的为何要向错的投降?我可以打不过你,但我绝不会向你认输!为了我心中的义牺牲,死得其所,没有什么遗憾的。
    真正拥有尚武精神的人,他的内心是没有什么可惧怕的。
    明白了尚武精神的内涵,下面我们就可以逐代研究其历史的沿革了。




    2楼2014-10-18 16:21
    回复
      二、三代到先秦:勇武是贵族的特权
      从三代一直到春秋,是中国典型的封建时代,只有贵族才有获得兵器的条件和权利,兴兵打仗都是贵族的事情,平民只是负责搞搞后勤辎重之类的杂活,所以那时候的尚武精神,颇有贵族气质。
      而贵族本身也将其看得很重,因为这是自己区别于平民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贵族是世袭的,于是武艺格斗技巧,也就成了家族教育的重要课程了。尤其是士阶层,每个成员都要接受驾车、射箭、剑术等专门的教育。孔子大家都称他是文圣,但论单挑,估计浏览此贴的朋友能干过他老人家的可以用个位数计算。
      而那时的打仗也和后世很不一样,其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攻城夺地,抢夺资源,而仅仅是为了贵族的荣誉,拿现在的话就是人争一口气佛为一炷香,争面子。所以,那时的战争,往往都有固定的程式,靠耍心眼不按常理出牌来赢,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兵者轨道也那是后来的事情了。所以当年的宋襄公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蠢,他只不过是遵守程序罢了,认为不那样赢了也不光彩。而且得胜的一方也不会穷追猛打,把你打服了,来了一个外交官说几句好话,赔点好处,就退兵了。
      可见,此时的尚武精神,是一种贵族精神,和西方的骑士精神很像,但西方骑士大多很粗鲁,而中国的士,还有对诗书礼乐的培训要求呢。
      尚武精神在此时,是最纯粹的,最有荣誉感的。





      3楼2014-10-18 16:22
      收起回复
        四、大汉时代:尚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
        大汉子民的生活并不是十分舒适,每户居民除了缴纳田税,还要行劳役,而到每年的农闲时期,地方政府还要组织军事操练,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可以说,作为汉代人,是很辛苦的。
        但是,大汉民众在精神上,却是有着极强的优越感的。大汉是中国历史上民气最高的一个时代。
        秦天下一统后,由于没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而迅速垮台了。而大汉经过文景之治,已得到民众的支持,平定七国之乱后,内部矛盾已平,所以,此时的矛盾,都集中在华夏民族与外族的矛盾上了。
        大汉的主要对手是匈奴,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我们在农耕时代无法拜托和北方游牧部落对抗的宿命。大汉有着发达的文化,丰厚的物产,先进的生产能力,自然会勾起周围落后民族的贪欲野心。而中国南部多丘陵水网,西南西部多高山峻岭,东部为汪洋大海,所以历来边患,都集中在了西北大草原和东北平原开阔地上,对手被打垮一批,又来一批,像病毒一样,永远灭不完。
        而外敌的长期存在,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他们能使我们提高危机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对付他们,内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就像印度,生活太安逸了,可谓极乐世界,可是外敌一来,安逸惯了的天竺居民怎能抵御,所以这里成为了征服者的乐园。
        要避免这一情况,就需要有尚武精神,让自己变得强大,有民族精神,让我们更加团结。
        所以,华夏尚武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合发生在大汉时代,是时代背景的需要,一是我们统一了,二是我们遇到强大的外敌了。
        匈奴确实强大,但为何败得那么惨?因为大汉更强!我们有名将,有先进的武器,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汉人士兵前期能够一人单挑五个胡兵,后期也能对付三个,你说,匈奴能不败吗?
        我们称作汉人,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汉人,是我们民族的尊贵称号,这个称号是强汉打出来的,一提我是汉人,对手必要畏惧三分,礼让十分。当一个汉人是无比自豪的事情!
        那时候的很多豪言壮语,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尚武精神的结合,这在以前时代是难得一见的。比如,寇可往我复亦往的民族气魄和强大自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牺牲精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临危不惧敢于冒险的精神,敢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民族荣誉感,这些,都能即找到强大的尚武精神,又能找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和民族精神相结合的尚武精神,才是真正的尚武精神!




        5楼2014-10-18 16:23
        回复
          十、满清时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满清为了压制汉人的反抗,保住自己的部族特权,费劲了心机,剃发易服,文字狱,武禁,封锁边疆,闭关锁国,无一不是为了防备汉人。
          他们似乎意识到华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汉人的失败,只是暂时的,而他们一旦失败,就是永久的!他们输不起!
          满洲人确实聪明,也很走运,获得了两百多年的走运,但终究无法和历史潮流抗争,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汉人是不能被永远征服的!
          满洲人强调骑射,却无法阻止八旗自己的迅速堕落。实行武禁,却无法阻止反清复明活动的此起彼伏。封锁东北,却最终无法阻止闯关东的步伐。大兴文字狱,却无法阻止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
          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苟延残喘罢了,他们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区别只在早晚,但终究不能避免,因为汉人早在两千年前的大汉时期,就已经把尚武精神和民族精神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了!
          满清之劫,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么严重的灾难,都不要放弃希望,保存好民族精神的种子,遇到春风,又会开出一个新的中华来!
          我们之所以要赞颂那些失败的英雄,就在于,他们在绝境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我们保存了民族精神的种子,他们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华夏尚武精神、民族精神最伟大的精华所在!



          11楼2014-10-18 16:27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3604413451?share=9105&fr=share把这个帖子去精删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14 12:15
            收起回复
              自定


              13楼2015-03-22 1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