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中,孟珏的亲生弟弟等同于被他们的亲生父亲杀死。不过罪魁祸首是皇家夺位斗争。参与巫蛊的人(我指的是云中歌小说里,不是正史上),有先帝刘彻,李广利,江充,钩弋夫人,燕王,上官桀,广陵王,前昌邑王等,这些皇家的争斗,害得5岁的小孟珏和3岁的小刘询家破人亡,小孟珏更是颠沛流离到处漂泊、失去味觉、半头白发,遭受边疆类似民族歧视、战祸连连、惶惶恐忧。所以,孟珏恨皇权斗争并且再也不相信皇权这种东西。孟珏的亲弟弟被他的父亲强迫代替小刘询而死,所以孟珏恨父亲所秉持的这样一种观念:华儿比主人卫太子的孙子刘询低贱,他恨父亲如此舍弃了自己的小儿子,让他失去了弟弟,就为了刘询能活着。所以连带也小小的恨起了刘询( 但恨意并不深,至于为什么不深稍后再说 )。当时刘询是无辜的,孟珏一开始先打击陷害刘询,实际上并不是所谓地让刘询“曾祖父债,孙子偿” 或“弟弟债,刘询偿”,而只是想通过此法报复自己死去的父亲(从我的世界观,我不认同孟珏陷害刘询的这种做法,毕竟刘询并不是自愿被偷梁换柱救活)。回到我说的为什么他对刘询的恨不深。如果深的话,那他应该也恨刘贺与刘弗陵,因为巫蛊之祸,刘贺的父亲昌邑王与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也是害珏家破人亡的祸首之二,但孟珏并没有因此而恨刘贺与刘弗陵,更没有因此而报复坑害刘贺、刘弗陵。可孟珏却害过刘询,这是为什么呢?可不就是因为他想通过陷害刘询来报复黄泉下的父亲!父亲舍弃了华儿、舍弃了他、更舍弃了母亲。他最介意的是这个,这才是他最大的心结。
但因为云歌和后面的霍光,他放弃继续害刘询。至于仇人,当时还活着的,有燕王,广陵王,上官桀。他暗中潜移默化报复了燕王和上官桀(长公主寿宴时上官桀殒命),并且亲眼看见上官桀被霍云诛杀,上官安被霍禹一刀毙命,霍怜儿追随上官安而去。不久,燕王也自杀。所以自此,他的仇人只剩广陵王。
但是那时,他却及时放下了仇恨的枷锁。很多人都认为孟珏是在第三部摇着云歌肩膀的时候才放下仇恨,我一度也这么认为,但后来在别处看到其他玉佩说,孟珏在长公主寿宴上目睹霍怜儿被父亲利用,霍怜儿害死自己的夫君、公公、儿子靖儿、小姑子上官兰等亲人,目睹经历了这些,孟珏思考了自己、弟弟、母亲也因父亲而受伤害的事,思考了一些过去、当下、未来,所以放下了仇恨。我恍然大悟,对哦!的确,之后,孟珏并没有再为报复唯一存活的仇人广陵王而有任何行动。而是只在为自己的目标而拼搏。
但因为云歌和后面的霍光,他放弃继续害刘询。至于仇人,当时还活着的,有燕王,广陵王,上官桀。他暗中潜移默化报复了燕王和上官桀(长公主寿宴时上官桀殒命),并且亲眼看见上官桀被霍云诛杀,上官安被霍禹一刀毙命,霍怜儿追随上官安而去。不久,燕王也自杀。所以自此,他的仇人只剩广陵王。
但是那时,他却及时放下了仇恨的枷锁。很多人都认为孟珏是在第三部摇着云歌肩膀的时候才放下仇恨,我一度也这么认为,但后来在别处看到其他玉佩说,孟珏在长公主寿宴上目睹霍怜儿被父亲利用,霍怜儿害死自己的夫君、公公、儿子靖儿、小姑子上官兰等亲人,目睹经历了这些,孟珏思考了自己、弟弟、母亲也因父亲而受伤害的事,思考了一些过去、当下、未来,所以放下了仇恨。我恍然大悟,对哦!的确,之后,孟珏并没有再为报复唯一存活的仇人广陵王而有任何行动。而是只在为自己的目标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