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鲁肃吧 关注:474贴子:5,867
  • 14回复贴,共1

纯搬运贴 大家抽空看下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by知乎君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19 08:39回复
    论某党的倒下
    在中国成为下一个美国的路上,某党似乎成了最大的变量。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在追赶者的位置上,某党是最大的助推器。
    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世人只看到某党的可恶之处,却不愿意承认某党的闪光点。
    某党最大的优点就是执行力!
    在维持社会稳定,主动打开国门,强力拥抱现代化方面,某党在最近三十年的表现,无疑是值得表扬的。
    当一个社会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主导产业是科技产业,需要通过创新维持竞争力的时候,民煮无疑是最好的制度保障。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选择了民煮自由的道路。
    但是当一个社会仍然处于追赶者的位置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学习和山寨。通过强大的执行力,源源不断的把先进技术学习过来,如果他们封锁技术,那就不惜代价山寨。没有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十年寒窗,你能凭空研究出原子弹?
    盲目创新的后果是可怕的,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成果就是现成的教训。
    如果我们仍处于追赶者的位置,但是却幸运的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苹果,成为了民煮社会,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时候,社会的主流阶层是农民和工人,主导产业是低端传统产业。看吧,那些被选民热情的选上领导岗位的可爱的总统们,一定想尽办法维护他们的利益,农业开放?没门。制造业开放?没门。腾笼换鸟?想都别想。我们只分蛋糕,做蛋糕太长远了,空中楼阁,还是算了吧。
    看看印度和菲律宾吧,那些优秀的民煮学生们,无产阶级都表示很幸福,但是关税壁垒极其严重,投资者们宁愿绕着路去砖制可恶的越南和柬埔寨,都要躲开他们。
    因此,在追赶者的位置上,某党愿意学习,执行力强,其实恰恰是中国最大的保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19 08:44
    回复
      2025-05-10 07:06:24
      广告
      右家长说,为今之计,只能搞新兴产业,抢夺世界产业制高点,那里利润高,赚洋人的钱,又能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生产力。
      左家长说,不行,搞新兴产业,国企没那能耐,钱只能砸给不靠谱的民企。那些民企不知道哪天就老板跑路玩失踪了,国有资产流失,四大银行哪个干部都担不起这个责!
      右家长说,此去华山一条路,你看着办吧,外面那么多人在散步!国有银行不敢投资,那就放开金融业,让民营银行自担风险。
      左家长说,国有银行是咱党生存之命脉,岂可放开!数年前,强哥撕开一个口子,让民营银行得以在各地开了几家分号,已经让四大银行头痛不已,幸好还有些规章约束,否则天下大乱,本党根基何存?将来民营银行坐大,不听号令,军饷发不出,咱党还能指挥得了枪吗?!
      右家长说,改革或许是死,但不改就是等死,赌一把,或许就是生机!
      左家长说,那咱们家长七个坐下来投个票吧,谁赢听谁的。
      右家长说,我不投票,你们左派四个,你们赢定了,生死关头,我要让人民来决定,我要搞选举,走邪路!
      左家长说,xx,你丫胆子忒大,走邪路,你就不怕日后人民翻你旧帐,查你老底,咱们都是坐一条船的,你再洁身自爱,你就不怕你老婆孩子打着你的旗号贪污,我们下面的同僚干了那么多见不得光的事,他们会跟你走?
      右家长说,兄弟,别告诉我不提醒你,时代变了,外面散步的可不是当年的无产阶级啊,无产阶级闹革命的那帮人,动不动就喊抄家,分地产,思想偏激,意气用事。而现在散步的这群人,都是中产阶级啊,他们受过教育,做过生意,生意场上,讲究的就是双赢,你我各退一步,我给你投票权,给你赚钱的阳光大道,你保证我的家族财产,过去的就过去了,既往不咎。贪官没人能查得清,从今往后,我们改过从良,做个清官就是。双赢的事,没有商人会拒绝,中产们读过书,他们也会理性判断。
      左家长说,既如此,他们不赶尽杀绝,我也没必要对他们开枪,咱当官的,谁不想留个好名声呢?!既然你我理念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咱就各吃一锅饭吧。我永远都将跟我的无产阶级兄弟们站在一条船上,追求公平公正的理想社会。
      右家长说,OK,那我就带一伙人开宗立派去也。走资本主义道路,打起自由和效率的旗号来,小资中产兄弟们,请跟我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19 08:46
      回复
        复习上文:技术革新和传播,带动产业革命和升级,提升生产力,带动社会收入水平提升,形成中产阶层,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需求。
        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要求变得尖锐。统治阶层蛋糕变小,妥协空间变小,矛盾激化,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在中产阶层和统治集团的博弈与妥协下,社会制度产生质变。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不在于统治集团有多强大,而在于中产阶层什么时候足够成熟,经济危机何时出现。
        中产,在我的定义里,就是有房有车。普通人都是先有房后有车,因此我们只要考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即可知道中产比例。
        假设我国4人为一家庭单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一个老人,则全国13亿人口,约为3.3亿户家庭。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数据,到2013年第1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破亿。也就是说,截至2013年,中国中产阶层比例将达到30%。
        2002年,我国汽车销量320万量,2012年销量1900万量,10年增长了六倍。未来十年,即使增速降到只有三分之一,2022年也将高达4000万的年销量。以此计算,未来十年累计销量将达到3亿量。扣除报废量大约一半,则2022年中国家庭汽车保有量大约为2亿量,约60%的中国家庭可以进入中产阶层。
        毫无疑问,一个60%人口为中产阶层的社会,已经具有足够能量改变社会制度结构。
        剩下的,只需要一根导火索,一根凝聚所有人方向和决心的绳索。
        那场命运中终究会发生的经济危机,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
        根据天朝的历史,自从打开国门以来,几乎每过10年经历一次不大不小的小危机。
        1986~1 9 8 9年一次,学生骂街,1998-2000年一次,国企下岗工人跟着轮子走,2008~2010一次,四万亿速效救心丸起死回生。
        如无意外,下一场危机,就在2020年前后。这一次的危机,只怕要比前面三场都要严重。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产业崛起,正在一步步掏空欧洲的老底。美国尚且能够凭借科技产业的强大,不断升级更新,保持领先。欧洲却暮气沉沉,新兴产业一无所长。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尤其严重,欧债危机俞陷俞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19 08:47
        回复
          问:
          只有能源技术和农业生产出现颠覆式的突破天朝才有可能实现全民中产。西方各国之前的技术变革都是在挖掘已有资源能源。西方发达国家加起来有多少人呢?天朝有多少人呢?继续靠挖掘已有的资源能源发展,根本支撑不了天朝的持续发展。原有的技术变革引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模式在天朝这儿不是说失灵了,而是已有的资源能源不足以让天朝走完这个历程。
          答:
          资源不是你说不足就不足的了,看看这个市场吧,钢铁堆积成山卖不出去,煤炭价格暴跌,页岩气技术一出来油价也在跌,还有不断发展的太阳能技术,海底无数的矿产、澳大利亚南美非洲的矿产、加拿大的重油矿产因为价格暴跌而无人问津,矿产不是不足啊,洽洽相反,目前的情况是太多了卖不出去啊。
          农业问题你也多虑了,目前中国的人口高峰期已过,未来的人口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还有可能出现人口萎缩,农产品需求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你的那些观点,我在读书的时候也天天被老师这么灌输着,中国困难有多严重,天朝政府有多英明,结果出来社会一看,看看世界的发展,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问:
          不好意思,我还真没觉得天朝这儿有多困难,我倒觉得很多人看到西方的巨大发展成就之后,对西方的问题视而不见。天朝复制西方模式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以西方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吗?能源储量大不代表能源不会短缺,还有成本在里面。天朝不算能源小国却依然是能源短缺大国。
          答:
          现代资本主义遵循的规则就是交易,天朝资源短缺不重要,进口矿产,制成工业品,再出口赚钱就行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源短缺国家。这就像一个人一样,我没有祖先积攥下来的财富和农田矿产,但是不要紧,我可以凭借我的知识去打工赚钱。资本主义的秘密就在这里,只有通过实业和经商才能真正赚到大钱,煤老板再富也不可能富过三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19 08:49
          回复
            问:
            能源利用不出现颠覆性变革,现有的能源耗费越多带来的问题越多。西方完成原始积累后天蓝了水清了,但是全球的空气更糟环境更差了。再添一倍多这样的能源耗费,后果会怎样呢?
            答:
            中国目前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是煤炭发电带来的,电力的主要去向是金属加工业和水泥化工业等等,他们的下游应用主要是房地产。随着城市化高潮的过去,这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未来会渐渐萎缩。
            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煤炭也会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西方发达国家早年的污染,像伦敦、鲁尔区,都是因为煤炭利用带来的,但是目前煤炭已经基本不开采了,被核电、水电、风电、天然气发电等更清洁的能源取代了。这就是西方国家现在环保这么好的关键原因。
            全世界的主要国家中,目前只有中国和印度还在用煤炭这种高污染的能源,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不用了。
            不是说人均gdp越高,能源消耗就越多的,只有在早期重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些产业需要大量消耗能源,现在发达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是服务业和高科技工业,能源的消耗并不大。
            当中国的经济走完重工业化的过程,能源消耗会大大下降,空气污染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
            关于创新与超越
            很多人不理解中国为何能够超越美国,最大的一个论据就是:
            中国的传统产业,机械精度离西方差距很大、制造机械的机器技术都被西方垄断,所以中国想超越美国永远都不可能。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如果你陷进这个误区里,世界就是静止的,永远都不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世界是一直都在进化的,落后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反复都在上演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0-19 08:49
            回复
              原因是这样的:
              1,先进国家之所以能发达,是因为她们建立了在部分产业上的世界级竞争力。这些产业,她们有先发时间优势,有人才、技术的积累和庞大完整的产业链,后来国家是几乎永远都不可能跟她们较量的。
              比如英国荷兰的资源产业,得益于全球殖民扩张;
              德国日本的汽车和机械产业,得益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发优势。
              法国意大利的奢侈品服饰产业。
              美国的航天、证券投资和电影文化产业。
              这些产业是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中国要想跟他们抗衡,很难很难。中国在这些方面,离她们的距离,可以说是地球离月球往返十次都不为过。
              即使是汽车工业已经很发达的日本,在高端汽车上仍然无法跟德国的奔驰宝马抗衡。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0年里,甚至50年里,在传统产业上,中国都难以超越西方,这是确定无疑的。
              在传统产业上,中国的目标仅仅是:在质量上接近西方,然后通过渠道优势,在中低端领域实现国内产业替换就可以了。
              2,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超越,一定是发生在新兴产业,在科技革命中孕育的新产业。
              韩国台湾就是一个例子,她们在传统产业上都没有超越西方,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她们不是发达国家。事实上,韩国的三星,LG,台湾的台积电、联发科为代表的IT科技工业在全世界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她们的食品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难以走出国门,是因为西方的产业链已经很完善,对她们的成长造成了阻碍,这跟我们目前传统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但在新兴产业上,差距就要小得多,西方的新科技在研发出来不到1年很有可能就被引进了落后国家。这个时候,落后国家很容易就凭借着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在全球市场上挤垮先进国家,一旦在某个环节建立了竞争优势,就会不断扩大,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将先进国家的高成本产业挤垮。
              东亚国家的智能手机产业就是这样,将西方国家挤垮的。(苹果的智能手机虽然仍很强,但是没落只是时间问题,他的价格是硬伤)
              华为的通信产品,就是这样将西方的同行挤垮的。
              而且在创新上,中国的智能穿戴产业,智能电动车,智能家电,无人机,互联网产业和西方相比,也是具有自己的竞争力的,未来的经济超越,走出国门建立全球地位,是建立在这些产业之上的。
              3,很多人还会说,中国的这些产业,靠低端价格优势跟西方产业竞争,利润太低了,没有前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0-19 08:50
              回复
                利润率低,是因为仍在自由竞争阶段。任何行业,只要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龙头凭借着规模、渠道、品牌等优势,都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率。
                举一个例子,富士康,这个是典型的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印象中利润率很低吧。但是她的实际利润额(2012年利润26亿美元)一点都不低,高于日本的软银、东芝、松下、发那科等科技巨头,高于中国的上汽、腾讯、万科恒大等财主,高于德国的保时捷和阿迪达斯,法国的迪奥爱马仕和保乐力加等奢侈品巨头,高于欧洲的EADS宇航集团(生产空中客车、阿里安娜火箭的那家),高于美国的通用动力、雷神、霍尼韦尔等军工巨头。
                随着垄断地位的确立,任何行业龙头,不管是凭借技术,还是规模、渠道优势,最终都将获得强大的利润。当利润获得保障之后,投资于研发,产业升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就是联想、美的格力、三一重工这些相对传统的中国产业的未来。
                4,中国相对于西方,竞争力在哪里?
                第一,低成本优势,第二,庞大的人口市场。
                这两点,可以让中国在新兴产业上迅速培养出足以挑战西方的跨国巨头,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细分产品在市场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就是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能够发展这么快,远远抛离日本韩国台湾的原因。
                我举两个例子,腾讯和阿里集团,毫无疑问是目前中国富有创新精神的两个代表企业,她们在移动社交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上的创新和发展势头,我认为是超过了美国的同行的。
                腾讯的文章我已经分析过很多了,可以参看我的这篇答文《福布斯》评腾讯创新能力全球第四,超越苹果和谷歌,如何理解?,这里不再展开,重点说说阿里集团。
                阿里的天猫淘宝打败了ebay就不用说了,但是阿里真正的创新,在于互联网金融上,她的支付宝信用体系、基于大数据的小额信用贷款,基于存款和投资自由切换的余额宝,还有在互联网保险和证券上的新业务探索,都是超越了西方的创新。这些创新将在未来的二十年,带给中国传统金融业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天都在发生,而我们很多人却视而不见,整天念叨着一些中国的弊端,似乎中国就只有黑暗,只有李天一,只有华南虎,只有三聚氰胺。西方黑暗千年的中世纪都这么走出来了,又有什么值得悲观的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0-19 08:51
                回复
                  2025-05-10 07:00:24
                  广告
                  5,历史确实不会重复,但却是有规律的。
                  只要我们把握这些规律,合理推演,就可以看到未来了。
                  我是做投资的,投资就是预测未来,你不能比别人看到更长远的未来,只是听别人讲故事,你就永远只是一个等待命运施舍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0-19 08:51
                  回复
                    长文后面才是重点!字数限制导致排版有点问题请见谅。 @老实人鲁肃 @老实人鲁班 @老实人鲁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0-19 08:5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10-19 08:54
                      回复
                        @ZY仲夏星空 @远东豹 @凤凰的尾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10-19 08:55
                        回复
                          看了一部分,但我总觉得这类回答无法令我信服。我很难相信一个玩西方玩剩下的东西,却又反美的,反对西方文明的国家,能够成为世界新的领跑者。这几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后发山寨优势,凯恩斯主义帮了不小忙,但未来怎么样,我持怀疑态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10-19 1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