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江篇】
【人物特写】
她玩出名堂,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全奖录取——
记边玩边学的控江日子
2014届毕业生 单晶琳
谚语道:“All works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好玩的。升高中时,我就对控江中学“玩中学”的学习理念心向往之,毕竟在现今考试的压力下,我们学生玩的时间势必被压缩。然而,久负盛名的“玩在控江”一说,是不是只是一个传说?让人不禁冀望马上如临其境,一试究竟。而刚入学时年级大会上毕业的师姐将控江的“玩”描述得动人之极,又让我平添几分惊诧:活动固然多,所耗精力必定不会少,会不会过犹不及而影响学习呢?
心里打着这样的“小九九”,可一进入校园生活我就不由自主地投入了各种活动中,于是乎,在之后的两年间有了不少的“玩”的经历。
作为控江的特色之一,放学的选修课一定要排得满满当当。选修课中不乏像物理、化学兴趣实验,PS教程,手工艺术沙龙,心理辅导和心灵鸡汤,中外名著赏析等等看似对考试“无用”的选修课。当然,也有主课辅助性的选修课,还有像“《古文观止》导读”这样间接有助于课内所学的课。近期又在原来篮球队、羽毛球队的基础上将体育选修的参与学生面扩大到全体学生,保证每个人每周有一节选修课参与体育锻炼。放学前最后的两节课上选修,自由选择,主副交错,既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又加强课内知识的学习。
在选修课之外,还有团学联学生组织、各种社团,以及门类丰富的短期活动,比如创新赛、游园会、文科周、理科周、艺术节等等。但是,精力有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两个活动,团学联的宣传部和参加创新大赛。
我高一一进校便入了团学联宣传部。高一的时候,海报并不像现在一样用电脑打印,而是手绘而成的。为了绘制海报,我们常常在学校里奋战到晚上7点半,学校的黑板报亦是如此。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宣传部的工作量之大,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学校的活动之丰富。在非考试周里,活动极其密集,短则两周,长则一月有余,就得出一次海报或黑板报,包括爱心拍卖、社团节、管乐队、游园会、艺术节、运动会。
学姐有的放矢地放手让我们做,我便独立设计并绘制了很多海报和板报的图样,令我在平面设计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学姐耐心地为我纠正配色、构图上的不足;同伴边调着厚重的水粉颜料,边和我试着有着极其细微差别的灰色;辅导教师王独伊在黑板前前前后后好几次来审视和指导修改图案,这一幕幕都深印于我的脑海中。
高一时十月是为期一个半月的艺术节,对于控江学子而言,艺术节可谓高中生涯的一次盛事。宣传部承担下了舞蹈大赛,这就不只是笔上功夫了。工作千头万绪,从买奖杯、请评委、幕后组织到预约场地和时间、卖票、制作售卖纪念品到最后演出,无不需要人际协调和组织能力。尽管高二的学长学姐承担了大部分压力,活动还是占去了我们新成员不少的时间和经历,也是收获颇丰。
宣传部的工作固然在我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占据我最多时间和经历的活动却是创新大赛,从高一到现在,而且我相信它的影响能持续我一生。
创新大赛作为控江中学极其重视的活动之一,在开学伊始就告知我们每一个新生,鼓励学生参加。而科技总辅导老师则是尽心尽责。他重视着每个青涩的创意雏形。
我还记得那个中午,我拉上朋友助胆,“尾随”着他,塞给他一张写着我现在看来天真的小创意的小纸条。他看完后,却是大加赞赏,很热情地将后续步骤告诉了我,于是我脑海中有了一个创新方法的雏形。接着,老师根据每位同学的课题特点为毫无经验的我们寻找合适的辅导教师。辅导老师更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克服软件和硬件上的诸多困难。
然而,客观的条件再好,主观的困难也是一定存在的,这是创新的方法和本质所决定的。在我一年半的创新活动中,和一同参加这个活动的所有同学一样,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比如学校的任课老师可能在课题的专业性上不够,就像我的第一个有关建筑的课题做起来很困难,因为我们学校并没有专学建筑的老师,不知道怎么用数字技术建立建筑模型,也不知道如何测试建筑设计的可行性;要做实验,但找不到原材料或实验条件达不到要求,比如一开始做建筑模型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哪里买得到,先后用牛奶纸盒和卡纸做,歪歪扭扭的;在创新大赛和自己的学习时间之间险些失去平衡;课题做到一半遇到阻力难以进行下去;论文不规范,或者不知如何写就……这些问题都很常见。
“摸爬滚打”着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无意间会改变我们很多。老师告诉不了的东西,只好自己去图书馆翻书钻研,自己开拓;实验材料自己去市场上寻找购买,有时还会买错,弄得大家啼笑皆非;实验仪器沟通并借大学实验室进行;哪怕每天熬到深夜也要把作业做完学校里的知识复习了;论文则是仔细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四行字要花四小时,改十二稿算次数少。
创新大赛除了做课题外,展示讲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记得第一次上讲台讲解时,我只顾埋头读稿件和PPT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展示效果不理想。渐渐地,在老师的辅导下,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的演讲技巧日臻完善,展示效果也大大提高。从校、区到市,我在这个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朋友,甚至包括很多评委,也扩宽了眼界。
可以说,创新的过程是艰辛的,然而风雨过后,总能见彩虹。我凭借两个课题分获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也因为自己一年半丰富而有所获的创新经历在RSI中国选拔中脱颖而出,获得免费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的机会。
可见控江的“玩”,并没有字眼上看上去那么简单。其实是把“学”的实质赋予“玩”的形式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得到了更多的自主体验,学生减少了压力,却学到了传统课堂中无法得到的东西。
学校搭设的舞台,不但给了我们“玩”的时间和条件,也指引我们科学的“玩”法,让我们水到渠成地有了成就感。有人因为参加模联、辩论活动锻炼了口才,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体验了从生涩到自信的蜕变;有人因为网络社的培养浸润,对编程产生浓厚志趣,从而一发不可收拾,随后闯进国际编程大赛,被保送进入理想大学;有人因为“玩”文学社而富有思想、妙笔生花,工于写作,在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个个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更为我们开辟了除高考外考取理想大学或实现人生理想的另一条路。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沉醉于其中的我们,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渐渐地我们学会了人际的交往,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我们提高了专业的能力,逐渐具备了专业的素养;我们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学会了自主学习。这都是高考检测不出的,然而踏上社会后这些能力、素养、方法、习惯,会比成绩更重要。或许参加那么多的活动,在高考中并不比埋头苦做题目的学生占多大优势,体现不出活动的价值,然而活动对于我们的影响是长效的。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双进入”活动的总结会。有前辈到现场回忆:在各科成绩平衡的情况下,她当初很迷惘究竟选择哪一门科目作为自己大学的专业,然而参加完创新活动后,她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毅然集中精力于自己喜欢的专业上,少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不必要花费的精力,可见活动不仅能提高人的能力,更能对同学一生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时我才感到,刚入控江时对于它活动会不会影响到学习的疑虑是多余的。活动本身没错,控江的学子会用活动促进学习,补充学习。
我不愿再举出什么历史上著名人物少时贪玩终有所成的例子,因为数不清。玩,要有机会,更要讲究方法和全身心的投入。给学生一点“玩”的机会,我想不仅是控江中学,更是中国高中应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