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不对马嘴吧 关注:245贴子:1,118
  • 13回复贴,共1

历史的天空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IP属地:湖南1楼2014-10-20 13:50回复
    这是一部和抗战以及国共内战有关的小说,同名的电视剧主演是张丰毅,这篇小说应该来说比较真实的反映当时国共抗日的态度和打法。这个读后感上周我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这周推倒重新写,不想写看完这个书的感受,只想就有关小说中的几个人物点评一下。欢迎看过的吧友和我来一起交流


    IP属地:湖南2楼2014-10-20 13: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篇小说我比较推崇的一个角色是窦玉泉,这个人物确实厉害有心机,不管是战争的年代极左极右运动还是和平时期的文革,他都幸免于难,而且还节节攀升,这绝不是简单运气,这个人做人处事都是谋定后动,眼光看的比较远,年轻的时候还耍点小聪明,慢慢成熟之后确实颇有大将之风,说说文中的几件小事来说明这个人物的特点。


      IP属地:湖南3楼2014-10-20 13:51
      回复
        首先介绍了这个人物,窦玉泉是个读过师范的知识分子,在红军一直从事参谋之类的工作,当年肃反差点被杀头,后来拨乱反正,又被认为是肃反派的残余分子.按文中说法是:窦玉泉就一再背时,没被某某某杀掉,还要为某某某背黑锅,又进行了若干次反省,又写了若干份检查,这才勉强过关,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凭借勤恳的作风和实战经验重新受到重视。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这个人做事想的太多,有时就不果断.


        IP属地:湖南4楼2014-10-20 13:51
        回复
          1,在纯洁运动的时候,在主人公梁大牙被关进大牢,李文彬和万古碑请教于他怎么处置的时候,窦玉泉不留痕迹的告诉他们,放虎归山终为患,打蛇不死随棍上.示意他们暗中处决了梁大牙.这里显示了窦玉泉狠辣的一面,他既要除掉竞争对手,但又不要自己亲自动手,还要不留痕迹,免得日后翻案被清算,可李文彬和万古碑太死板,最终没有听取窦玉泉意见,后来证明窦玉泉一时手软,一辈子被压制,这算是他的败笔,考虑的太多.


          IP属地:湖南5楼2014-10-20 13:51
          回复
            2,在和杨庭辉下象棋,酒品看人品,棋风看作风.文中有一段描述: 杨庭辉说:这个老窦,棋风刁钻,以退为进,硬是滴水不漏。明明兵临城下了,你看,十几个回合了,我总将不死他。这盘棋最终是窦玉泉以退为进,暗藏杀机,找准对手破绽,一击制敌,这里很好的反映窦玉泉这个人心思缜密,出手也狠辣.


            IP属地:湖南6楼2014-10-20 13:52
            回复
              4,在文革时期,窦玉泉提出快慢车的理论,充分显示这个人物成熟的一面.搞运动就好比开汽车,上面往哪里指,就往哪里打方向。但这里面也有学问。有些人是快车手,转弯处不减速,这边刚转过去,又来了个新方向,措手不及就掉进了悬崖,战争年代吃这个亏的人不少。还有些人是慢车手,该转弯的时候转不了弯,不该转弯的时候转了,不是撞山就是被撞,和平时期吃这个亏的人不少。窦玉泉现在的态度是,一慢二看三通过。拿不准就靠边,嫌误事你超车,你进步是你的造化,那种热血青年的冲动他是不会干的.所以在文革时期虽然他靠边站了,但却没有被打倒,成为双方都在争取的人物,而且他对张普景的保护,同朱一刀说的那番话都展现这个人物成熟老辣的一面,看的很远,所以很快文革结束他就复出了,还成为了梁大牙的上司.


              IP属地:湖南8楼2014-10-20 13:53
              回复
                同样在国军中也有这么一个人物,文泽远,这个人物描写不多,同样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同样手段很高明,眼光看的很长远.同样有两段描写可以看出他的不一般来.


                IP属地:湖南9楼2014-10-20 13: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在国共联合抗日,梁大牙当上分区司令,刘汉英派出副官联络,碰了钉子,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一起商量对策的时候,文泽远最后发言,将梁大牙的内心分析的丝丝入扣,那段谈话着实让人佩服,可惜太长了我就不复制了.最终让刘汉英心悦诚服的去联络梁大牙,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


                  IP属地:湖南10楼2014-10-20 13:54
                  回复
                    2,在陈墨涵弃暗投明的关键时刻,文泽远不露声色的点醒,以及在最后叛逃即将被合围咬住的关键时刻,文泽远指挥齐格飞网开一面,使得陈墨涵得以逃脱.摘录原文一段 事实证明,文泽远委实眼高一筹,在两军开战的关键时刻,他放了陈墨涵一马,也给杨庭辉和梁必达暗送了一个秋波,从而,在半年后大军渡江南下千里追击的时候,解放军摧枯拉朽,新一三七师兵败如山倒,刘汉英伪装成农民得以潜逃,张嘉毓和马梓威一个“为党国尽忠自杀成仁”,一个在解放军的炮火下体无完肤,而文泽远和齐格飞则最终成了杨庭辉和梁必达的座上客,并在三十多年后分别当上了人民政府的文史专员和政协委员——此为后话。


                    IP属地:湖南11楼2014-10-20 13:54
                    回复
                      第三个人物,想说一下陈墨涵,这是个书生式的人物应该是有些作者的影子在里面,本来是要投共军却稀里糊涂进了国军,军旅生涯磨砺了他,其实文中关于他的描写也不多,前期是从他的角度来写石云彪,莫干山这些79军的人物,后期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看梁大牙.很欣赏他宠辱不惊的风度,特别是在文革下放后,每天悠哉乐哉的拉着十面埋伏那首曲子,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其实与其说我想说一下陈墨涵,我更想说的是雪无痕那条军犬,作者在陈墨涵投诚后,给雪无痕这个忠实的战士以这么一个结局死去,其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雪无痕这条军犬战功累累,老来却被姚葫芦这条癞皮狗戏耍,侮辱,他的主人因为对东方文英的愧疚而没有阻拦,最终以两条狗同归于尽为结局。其实我觉得这里有点映射抗日老兵的味道,很多国军抗日战士在战后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付出那么多,建国后却一直受到盘问审查歧视,这事不能说太细,但在小说中作者绝对是意有所指。


                      IP属地:湖南12楼2014-10-20 13:54
                      回复
                        最后来说一下书中的一个谜团,到底是谁出卖了李文彬,文中一直没有给出正面的答案,通过一些细节的回想,我猜测是窦玉泉与朱一刀联手出卖了李文彬。首先来分析动机,对于李文彬,窦玉泉在梁大牙复出后就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了,因为李文彬原来就和他是同事,知道他的老底,传闻在红军期间勾引顶头上司老婆,被顶头上司知道后来在战场打了上司的黑枪,在梁大牙被捕的时候,他暗示李文彬万古碑他们暗中下黑手除掉梁大牙,这都是不能说出来的秘密,所以窦玉泉有动机借日本人除掉李文彬。至于朱一刀,在那次纯洁运动中,他就是被李文彬设套抓了现行关在牢中吃了不少苦头,更是有直接的仇恨。所以这次李文彬去会他的女人,只有朱一刀知道具体的时间和动向,而窦玉泉又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警卫员,通过这个警卫员与汉奸搭上线通知日伪特务,所以其他警卫员全部牺牲了,而刘铁锁逃了出来,因为就是他报的信。然而这个警卫员又在后面不久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这很是让人遐想,因为这正好符合窦玉泉打黑枪的特点,这个人估计就是在那次战斗中就是被自己人打死的,到此整个线索就断了,直到文革后,窦玉泉来找朱一刀,两个人说到李文彬这件事情,原文是这样的:想当初,在凹凸山的时候,你和梁必达也是九死一生,可是你们活下来了,李文彬却死了。李文彬是怎么被俘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不知地不知,还是你知我知。老张疯了都知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天高高在上,也许明天就一落千丈。凡事得把握个分寸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啊……”所以我猜测应该是窦玉泉和朱一刀联手出卖了李文彬,导致他被日军俘虏,最后被除掉。


                        IP属地:湖南13楼2014-10-20 13:55
                        回复
                          这篇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智多星的杨庭辉,老谋深算,一根筋的张普景,坚持原则,墙头草的万古碑,小人嘴脸,对于国军的高级将领也不是一律草包描写,对于刘汉英的描写也很到位,黄埔毕业的也绝不可能是草包。可以和亮剑媲美。


                          IP属地:湖南14楼2014-10-20 13:56
                          回复
                            作为读书吧最后的技术流,眼见读书吧水笔当道,逗比横行,吧将不吧。怒发一技术贴,欢迎喜欢读书的吧友来交流探讨。


                            IP属地:湖南15楼2014-10-20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