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53年,乌蒙国第二代王薨,举国同哀,守丧3日。国民不得婚嫁、不得张灯结彩、不得寻欢作乐。
次月十五,王下葬,与乌蒙国素来交好之青玉国忽然举兵进犯。国之内外一片哇然,将军尹千觞率兵全力抵抗,只把那青玉国强兵抵挡在百里之外,进退两难
皇宫中
“启禀公主,尹将军来信!”正殿之内,一身着华服的妙龄女子坐于高处侧位。她眼神精明,一身贵气让人自然屈服,面对大殿之下群臣无丝毫的畏惧之色,淡定自若,那便是乌蒙国公主——方如沁
“拿上来!”相比于殿下群臣的交头接耳,如沁公主淡然的说了一句,然后从侍卫手中接过信件
信件上字体苍劲有力,洒脱豪迈字如其人。匆匆数十字,前线的战况交代清晰明了
“如何?”开口的是站在群臣前的一名男子,他身材高大却纤瘦,面容俊朗,比起其他男子面部的菱角显得没有那么的锐利,一身利落的衣衫和其他衣饰繁复的大臣略显不同,手中长剑显示这他与众不同的身份。自古群臣不得带武器上殿,唯一允许的只有那殿前统领一人
如沁公主没有回答,只是把手中书信递了递。统领领悟步上高台,接过书信。
‘臣守漯河,告急,望能借兵以解漯河之危”统领读了读信上的内容,眉头不禁一皱
漯河河面宽而且水流喘急,当年乌蒙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得河面上的一座‘女娲桥’连通两岸,又在岸边建漯河城作为乌蒙国的守国城。一般来说,战事通常在河对岸就会结束,如果导致死守漯河城那已经是十分告急,就差直捣皇城了
“眼下战事告急,尹将军已退至漯河城。各位可有良策?”如沁公主望下台下群臣,开口问道
一时间所有人议论纷纷,不乏摇头叹气的,就是没人能给出一个办法。过了半刻,终有一大臣步出队列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公主,臣有话要说!”
那大臣年约60,白发苍苍的是前朝重臣,当年随开国王四处征战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如沁对他亦十分敬重,“韩相国请说,如沁洗耳恭听”,她微微的点了点头以示尊重
“青玉国一向对我传国之宝‘千年芝魄’虎视眈眈,现下他就是趁前任王去世,而新王迟迟没有继位肆无忌惮,而我国士兵也因此人心惶惶无心恋战。当务之急,臣以为应该先把皇子寻回,继承王位稳定军心是为上策。”
韩相国虽年迈但终年习武,说话声如洪钟十分沉稳。此话一出,群臣皆点头同意
“相国说得有理,当务之急理应加紧寻回皇子才是正事!”
“臣以为我们可以假意言和拖延时间,等皇子一回我们重整旗鼓再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有了韩相国开头,台下群臣都觐见许多意见,只是没有一个是如沁心中所想
她有一个想法,一个大胆的设想,只是她身为公主,虽为皇室又暂管朝政却也不适合提出。
她需要一个代她说出口的人。
“行了行了,你们先下去。相国,百里都统,孙太傅请随我来书房一趟!”如沁摆摆手,不想要再浪费时间便让众人退下只留几个心腹
“臣告退”
“臣遵旨!”
一行人转身来到大殿后的书房,如沁走到书房最里的书桌后坐下,摆手,几人示意也纷纷的在两旁的椅子上坐下
“孙太傅,可曾寻到兰生?”如沁寻弟心切,在座三人皆为朝廷重臣与皇家关系亦友亦臣倒也不必注意这些小节
“据前方探子回报,皇子于3月前出现在边境,恐...”孙太傅迟疑不语,看了看其他三人
“这里没有外人,太傅但说无妨!”如沁公主之弟兰生于一年前留书偷跑出宫,王派人四处寻找无果,后来陆续寄信报平安却无法得知去向。本以为,上任王离世他在国境中收到消息一定会回朝,结果一月已过音信全无,如沁更是心急如焚。
“皇子恐已离开乌蒙国境,前往了青玉国!”太傅此话一出,其余三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混账的东西!”如沁玉手一拍,桌上文房四宝皆是一震
“现在两国交战,兰生身为皇子如果暴露身份怕是会惹来杀身之祸啊!”韩相国自幼看着如沁兰生姐弟长大,他为人亦是直爽,私下总是直呼其名
“如兰生被俘,要挟我方我怕战事不战而败!”百里统领木然的说道,他自幼入宫与如沁姐弟年龄相仿,是年少时的玩伴,他担心兰生,却也担心前方战时因他而告急
“这个兰生,从小就爱闹腾,没想到现在竟如此不知轻重。若乌蒙国不幸在我手中亡国,如沁该如何面对先王和那些打下这个江山的亡魂?”如沁公主有治国之才胸怀大志当终是女子,面对忽然压在肩上的国之重担也有无力之感
“兰生爱好玩乐,即使回了,一时三刻也无法稳定军心。要想要击退青玉国我们必须另谋僻径”百里统领想了一下,说道
“屠苏可有想法?”
“借兵!”
“向谁?”
“天墉国-陵越!”
此话一出在座之人无不为之一怔,低头不语
——————————————————————
有跟开甲虫的文的亲都知道,甲虫手癌晚期。错字神马的,不用在意用力吐槽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