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_醒来吧 关注:63贴子:2,786
  • 16回复贴,共1
看着你们
如无头苍蝇般到处"采蜜"
不禁
暗暗冷笑。
脱下了,蜜蜂的衣裳换上苍蝇的新装
以为,我已不是我
衣服变了,心还是过去的心。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终是未悟,看你还在
知见里游荡。
替你着急
急也无用,不过自作自受。
提醒你,你会喷我,不理也是喷。我不犯傻
坐在一边,冷眼
看你笑话
看笑话者
也是对方的笑话。
呵呵,真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1 16:07回复
    解读者是不负责任的,后果由听信者承担。这是个真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和内在心灵对头脑的服从中得到验证。一颗自由独立的心灵不会再相信任何学说,方法和技巧,因为它们都是意象不是事实本身。当心灵能看小丑般看着念头的表演并且不为所动时,这样的心灵获得了智慧。这样的心灵不可能会像过去一样傻乎乎地为念头承担责任。过去念头说"骂他",挨打的后果却由身心承担。………我说的够清楚了。不验证观察自己永远都不会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7 16:04
    回复
      领悟来自于深刻的感受
      而不是读很多资料。
      读资料的冲动来自欲求
      有欲求就无法领悟。
      就算是"此女不可得"的领悟
      也是在放下欲求之后。
      "不可言"很容易成为孤僻的借口
      克师,佛陀……讲了一辈子的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03 11:27
      回复
        困在观念和感觉里的心
        根本就无法解困。
        它得停下徒然的努力
        去问:"生命是什么"
        记忆会提供一大堆答案,
        一个也不要采纳。
        头脑会自动进入回忆从小到大。
        被动的去看记忆的印象
        不要呼应
        领悟,会告诉你真正的答案
        就这样看吧
        一遍又一遍地看吧
        就算,
        身处闹市
        心也会沉静如古井。
        打坐,坐中能静心
        出门就显原型。
        归根结底
        修行
        是在跟脑神经打交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03 17:34
        回复
          要想发现
          思维就是欲望,欲望就是目标,目标就是我,的真理
          可以在
          半睡半醒的状态体验到
          那时
          能听到外在的声音,说明意识的一部分是醒的
          但是,思维是停止的。
          一睁眼
          思维,欲望,目标即我就醒了,
          又开始了一天的追求。
          目标
          是很危险的,它是记忆。意识一
          注意到目标
          追求活动立即启动
          意识
          能做到不注意,不停留,不呼应就能从束缚里解脱出来。

          还没有做到

          就正在这么做。
          被动的看,听
          克师教导的,关键是发现了真相
          心里没有疑虑
          会很坚决的
          被动的看与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04 14:00
          回复
            终于
            成功了
            为自己创造了一份职业。
            可笑!
            费了那么大的劲去寻找 ,
            答案
            却连小学生都知道。
            呵呵
            早知吃第七个饼能饱
            何必
            吃那前六个呢,幽它一默。
            真理,
            简单得令我心痛。
            什么是笨?
            画蛇添足就是笨。
            问题,
            都是解决者创造出来的。
            没有解决者
            就没有问题。
            梦想的实现
            也不过如此
            脑神经
            松弛下来了
            感到轻松
            再没别的了。
            并且
            轻松的感觉
            根据经验
            不会长久
            过后,会进入新一轮的
            疯狂。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6 12:35
            回复
              千万
              别去思考"应该如何如何"
              因为"应该"是焦虑和欲望的中心
              行动时要警惕
              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不同之处。
              能做的是指有多大的能力就做
              多大的事
              应该做的是指勉为其难野心勃勃
              人心,执著于应该做的
              犹如赶鸭子上架。
              老克啊说实话
              这么长时间我就读懂了你一句话
              即:思想是记忆的反应"我"是思想的结果,思想制造了焦虑的我,我又求助于思想解除焦虑。思想办不到,因为记忆里没有储存下这些知识,思想因"应该"办到而办不到而焦虑。呵呵,思想能办到的话就不会焦虑了。而"我"却还无知的求助于思想,思想也很无知的没看到自己其实办不到。
              现在
              记忆里储存了不焦虑的知识
              思想却无论如何也
              做不到焦虑了。
              老克
              你真棒。
              只是翻译的人实在不行
              害我走了好多冤枉路
              我相信
              不观察自己
              不看视频
              只看书的话
              是无法领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16 05:24
              回复
                思维啊
                你为什么无意识的寻找些什么?
                "我"感到迷茫!
                你知道吗,迷茫正是寻找之果。
                停止寻找还会有迷茫存在吗?
                我不问你寻找什么,而只问你为什么执著于寻找。我屏息凝神等待你的回答。你必须回答,你也有能力回答。
                你的答案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问题,但是我应该知道,"知道"给我一种聪明的感觉,我喜欢这感觉。"
                现在我明白了"知道"以记忆为前提的道理。没有储存,寻找也是白忙活,并且寻找制造迷茫。
                所以我看到了前因后果
                说:我真是太笨了。
                此时的大脑安静了,不用打坐
                不用持咒,不用观息。
                所以
                了解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16 14:04
                回复
                  执著于影响力,执著于应该,执着于寻找
                  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动力
                  是每个人都深受其苦的心理事实
                  三者是思维的现状。
                  读一辈子佛书,最后的领悟还要
                  回归到思维的瘾停止上。
                  所以无论佛书多么伟大
                  我绝对不会碰它。
                  只要我明白了
                  记忆…思维…情绪的关系
                  思维会自动停止。
                  那么多的追求
                  说明你还没有明白
                  观察者即所观之物的道理。
                  吸收与产出并行不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16 15:02
                  回复
                    年轻人
                    走段冤枉路不是坏事,
                    头脑执迷于理由,
                    理由其实是情绪的幻觉,
                    你相信它,就被它掌控
                    情绪破灭时,才知南柯一梦。
                    观察者是指生活常识
                    被观察者是指个人欲求,
                    观察者是控制者即恐惧
                    被观察者是放纵者即渴望
                    渴望与恐惧是一体两面。
                    没有控制就没有渴望
                    所以
                    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控制心
                    没有父母或自己的控制时
                    你就不会生出出家的
                    渴望。
                    回去工作吧
                    别信他们把开悟描述的神乎其神
                    没有心理控制的状态就是开悟的状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7 1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