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物观测者吧 关注:223贴子:1,555
  • 22回复贴,共1

现实中一两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早听说酵素,大概是在去年了,是辟谣其减肥美容功能的。


IP属地:北京1楼2014-10-23 23:02回复
    但是近期我父亲也开始做酵素,还没完没了。
    我和他理论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做酵素的动机比较奇葩——酵素有助于消化。这下辟谣的都没用了,而且他的理由简单之极,酵母片管消化,自己做的酵素肯定也管,营养还更丰富。

    配张图,谣言有时候不用编的严谨周密,只需要遍地开花,总有人们愿意相信的,自然就能存活。


    IP属地:北京2楼2014-10-23 23:03
    回复

      我只好说一些现实的问题。自酿酒容易甲醇超标,他说我以前也酿过酒,没事。那没多做酵素的也没听过有事。我说每个人和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菌种也不一样。后来、后来我就看见了这个!

      他说还推荐给别的做酵素的人。。还不断研制新配方,加蜂蜜的,加中药的!继续发挥聪明才智跋山涉水突破险阻,这我也是醉了!我是能理解他的感受的,平时做点小制作,磨个锤子,焊块电路板什么的特有成就感。但是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说它客观上好啊!


      IP属地:北京3楼2014-10-23 23:08
      收起回复
        所以又来了个理辩论2.0,当然没起什么作用。其中一个论点:他说好不好使,我自己清楚。一个东西管不管用自己当然不清楚,自己的感觉是有缺陷的,自己的直觉是有缺陷的,但这个道理不是很容易讲清楚的。给他买了本批评中医也不看,就看了背面说:你看这不是还有爱上中医、捍卫中医、发现中医吗。。
        本身也没对辩论这种事抱期望。有句话说的很好,说服对方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说的再对再好对方不听也没办法,辩论不要想说服对方,要抱着为自己相信的寻找论据。所以我也做了深刻反思,然后一反思就迷茫了。。。


        IP属地:北京4楼2014-10-23 23:09
        回复
          这个东西(酵素)好不好使,我也没试过,也是听云无心说的。我的绝大部分知识也是相信权威的观点。因为观测成本太高了。就连观测成本很低的游戏,我至今也没100级的宠物,也没到100级。那我凭什么说这事伪科学呢?这个东西和我旧有只是知识体系是冲突的,但是我并不保证自己旧有只是知识体系是正确的,也不能保证正确的就不互相冲突,比如光是波动的,光又是粒子的。我一时纠结了。
          我想了想,既然没有完美的答案,也不能陷入虚无主义。那就提个可操作的问题的,信任哪些标准的专家能让正确率高点呢?


          IP属地:北京5楼2014-10-23 23:12
          回复
            最好的专家当然就是他把自己怎么知道的告诉你。我在魔力中就希望存在这样一个科普论坛。
            但是很多专家都嫌麻烦。。都用一种元叙事的方式,用上帝创造世界的口吻,诺,这个好使,那个是骗人的。
            我想的第二个标准就是知识都是自洽的、互通的。
            虽然存在有事实和科学方法验证过的知识体系确实矛盾,但毕竟是少数。
            我妈看养生堂的时候我总说,你不要听这些专家,都是骗人的。她说你比专家还懂!!
            后来我说你听这些专家,凡是扯阴阳五气的就是骗人的,要听那些讲血管,讲东西能和物理能和化学、生物交接上的。之后她听的养生水平就有所进步。
            继续寻找,望补充。


            IP属地:北京6楼2014-10-23 23:32
            收起回复
              我擅自揣测lz应该是先姑且相信权威的观点,再结合实际,反复实验和观测之后不断该印证观点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结论的。
              若因此而给自己冠上诉诸权威之谬误的恶名可能略显过分。
              所谓冲突,即矛盾,应是普遍存在的。LZ也在独自的探求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需求,即『最好的专家当然就是他把自己怎么知道的告诉你』。
              但实际上探求过程是非常难追求广义上的理解,就像我上面会打的某些擅自添加的、具有补充用意的关键词一般,一旦先行者没有将自己的思路明确且谨慎的交付于后人,那么后人在对先行者言辞的理解上就有可能产生歧义。
              这就不再单单是个科学性的问题,还是个要考虑文法口癖、普遍理解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或直接简言之智商)的问题。 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授人以鱼的事件大量存在。
              而网络上,以游戏为主题的探讨,其难度更要高。
              这段容我用点俗语缓和一下。
              首先游戏的受众就是五花八门,年龄和智商跨度极大,彩笔和老鸟齐聚一堂,彩笔想知道为什么吗?不一定。彩笔很可能已经在人生路上养好了猜忌和懒惰,那不再是干净的好奇而单单只是不想被坑,少走弯路。
              老鸟们手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一切新的、足矣转变当前体系的知识都可能会损害到老鸟现有的社会价值。
              既得利益作祟,人大多不是能摒弃家财万贯的探索者。
              没列大纲,打着打着字差点忘了其次。
              其次是用文字、图形这种,单方面的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因为你不可能确认对方是否明白你上一段话(就像你不能问现在是不是红色~),你只好在自己的猜测中结合经验不停地确认和修改。 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网上面对大众的时候是行不通的。 比如在前两句话中的『只好』,曾经是『只能』。我结合自身经验,为了增加语言的被接受度,降低语气的力度进行了修改,而这样的苛求在实际运用中可能毫无价值,至少我永远没办法通过同样的实验来确定一个词语的替换对整体带来的效果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
              我本人是个极为消极的人,也正如我所说即便我积极地试图让他人理解我的言辞,但观点一概是以否定为主。 探索者并不传授知识, 只有当探索者停止或放弃探索的时候才会传授知识, 那时我们称之为布道者。
              10年没玩回归,偶然点开观测者作者的id,看到条回复有点好奇,点进来就瞎打了这么多。
              如果上面这段话能算『最好的——当然就是他把自己怎么知道的告诉你』为名的致歉的话


              IP属地:北京7楼2014-12-08 22: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