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泽天下吧 关注:59贴子:13,994

【三笑浅谈“正解”之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次方程式最多三个正解,也可能两个,也可能一个,也可能无解。
同样是三笑,有人觉得古灵精怪,有人觉得温顺善良,有人觉得莫名奇妙、疯疯癫癫,有人觉得逻辑清晰、思维缜密…爱之深者视为珍宝,恨之切者弃若敝履…
同样一段历史,如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事件”,当朝大批臣子大义凛然、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守护的东西,我现在看来无聊透顶嘛!王莽是古今第一大圣人,还是天下无双伪君子;“郑伯克段于鄢”,是哥哥肆意纵容、处心积虑害其弟,还是弟弟以怨报德、咎由自取遭此劫?红颜祸水是否另有“正解”?尧舜禅让是否另有“正解”?萧太后、独孤太太、穆桂英、冯小怜……
三笑的脑袋,此时是一锅浆糊,还滚烫滚烫的!书是越读越迷糊,越了解越无知。若此时有“正解”令我心如明镜,该多好!
所以,希望与朋友们谈谈何为“正解”?欢迎畅谈,欢迎赐教,也欢迎“温柔斧正”…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10-24 11:47回复
    三笑认知范围内,了解到:所谓“正解”,至少存在着三个层次,即:事实正确、义理正确、政治正确。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10-24 13: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三笑来设计场景,试着逐一理解先。权当又抛了砖头一块,是否有玉引来?但凭天意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10-24 13:13
      回复
        占楼暖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24 13:24
        回复
          假设三笑是个作古之人。恰有史书这样记载一段:“三笑,曼国大将军也,尝会猎于邻国蜜,以武伐敌,斩获万人。致使蜜国尸横遍野,易子而食。班师回国,辞封赏,卸甲归隐。”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10-24 13:33
          回复
            然后,野史中也有一抹:三笑大将军英姿飒爽,披黄金战甲,跨汉血宝马,所向披靡。对蜜国王子一见倾心,无果,遂退隐江湖。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10-24 13:50
            收起回复
              若理解“义理正确”…在表现上像是“人们给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不断赋予意义的过程”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0-24 14:07
              回复
                个人理解,类似“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诗无达诂,文无达诠”。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0-24 14: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10-24 14:15
                  回复
                    无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0-24 14:16
                    回复
                      结合这段“历史”来理解,可能是这样:那日得胜归来,一身戎装的三笑将军,闲躺在郊外草坡,暖风徐徐吹来,阳光很好,云彩也很闲散。她却眉头紧锁,一脸愁容不展。为何?攻城当日,高头大马之上,血红夕阳之下,那一抹金灿灿的微笑,令她无法释怀,但阵营有别,奈之若何?女汉子也纠结…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24 14:27
                      收起回复
                        对于“政治正确”,它似乎是流动的,无定性的。它更容易随时代的不同而变化,随通知者的不同而变化。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10-24 15:26
                        回复
                          儒学也好,墨学也好,种种学说在“政治正确”的领域里,几乎仅仅作为名义上的学派而存在,而实质性的学派只有一个,就是“官学”。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0-24 15:29
                          回复
                            这点我有些理解了。就像之前说过的“意识形态重于客观史实”,不也是“因政治需要而意识正确”么?帝王们总要让自己的出生与众不同,与老天爷沾亲带故;或臣子们制造祥瑞,以向天子贺喜邀宠…斧声烛影后,宋太宗重构历史……有用即正确,至于“事实正确”与否,就不在考虑范畴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0-24 15: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结合三笑老人家的“历史资料”理解“政治正确”,可能是这样的:出师前,大将军自然需要鼓舞士气,出师有名,列举一二三四五六七!表示我们是正义之师!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10-24 15: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