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8日漏签0天
手机吧 关注:6,099,608贴子:119,586,060
  • 看贴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手机吧
>0< 加载中...

世间从此不在有诺基亚,祭奠已逝去的诺基亚。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新街的
  • 美型不凡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卖身一年多的诺基亚手机,在微软的转型改革大刀下未能幸免品牌消失的命运。昨日,微软证实,微软Lumia将取代诺基亚成为新的手机品牌。在此之前,微软已经开始弱化诺基亚品牌。由此来看,诺基亚这个曾被视为手机代名词的经典品牌告别手机舞台开始步入倒计时。
  弃用倒计时
  据了解,目前诺基亚手机业务法国的部分在Facebook、Twitter等公开社交平台上已开始采用“Microsoft Lumia”品牌作为官方账号。知情人士透露,其他市场也将在未来几周内采用新品牌名称。
  至于中国地区,北京商报记者在微博上发现,目前负责手机业务的官方账号认证名称仍是“诺基亚”。
  针对这一消息,截至记者发稿时,微软中国相关负责人尚未做出回应。
  需要指出的是,总部位于芬兰、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诺基亚于去年9月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变身为一家通信设备商和地图服务提供商。
  微软接盘手机业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诺基亚品牌的十年授权使用权以及Lumia、Asha品牌。微软弃用诺基亚品牌,意味着未来手机领域将渐渐不再有诺基亚的身影。
  早有预兆
  事实上,关于微软弃用诺基亚品牌的风声已久,而且从微软的种种举动,尤其是萨蒂亚·纳德拉接替史蒂夫·鲍尔默就任微软CEO以来,诺基亚品牌便遭到不断弱化。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近来一段时间,微软在智能手机新品广告营销和宣传推广活动中,几乎大都使用Lumia,替代了诺基亚。
  此前,微软完成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购交易,将后者整合到微软移动设备事业部。仅隔数月,微软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1.8万人裁员计划中有七成来自诺基亚。另外,诺基亚首次涉足安卓操作系统推出的X系列智能手机项目也即将被终止。
  有观察人士指出,诺基亚如今的尴尬地位来自微软两位CEO执政方略的差异影响。收购诺基亚是鲍尔默为实现微软向“设备+服务”转型而留下的“遗产”,在鲍尔默看来,微软应像苹果一样转型成“软硬一体化”的企业,而诺基亚则是在硬件层面的重要一招棋。
  而出身于云服务部门的纳德拉提出了移动和云为先的战略,可能并不认同鲍尔默的看法,因此在其实施战略重组时,首先便向诺基亚动刀,使其彻底成为Windows Phone系统的载体和硬件出口。
  前景未卜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微软此举的意图并不难理解,欲统一品牌,将旗下业务统一到微软大平台战略上来。另一方面,诺基亚在功能手机时代的印记深刻,在智能手机领域虽然也在努力追赶,但始终难与苹果和三星相提并论,因此舍弃这一老品牌,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对诺基亚手机的市场认知,而将Lumia作为微软的新品牌。
  然而,也有不少人士提出质疑,认为诺基亚昔日的霸主地位在今日仍有较大的影响力,甚至很多粉丝正是冲着诺基亚才去购买Lumia手机的。原本在硬件领域较弱的微软,弃用该品牌或使微软丧失这部分用户。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主流社交平台及论坛看到,消息一出,不少用户已开始哀悼诺基亚品牌的消失。


  • 在大嵊山了望的紫藤
  • 无处不在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早知道


为你推荐
正版安全赚钱游戏-超好玩-无套路-赚的多-秒提到账红包版游戏软件-用户理想的选择
2025-05-18 08:38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8 08:38:20
广告
  • 新街的
  • 美型不凡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第一部手机5510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手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