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露出了迟疑的神色。这个目的地方向的选择决定,为什么要我来做?
“对天空和可见宇宙的熟悉度有人在你之上吗?要快,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王尔莫好像看穿了我心中所想,带着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
我拼命摇了摇剧痛后有些晕眩地头,深吸了一口气。脑海里映出了一片遥远的荒芜空间,中央的恒星散发的光和热,从恒星系的边缘望去,它就像是河对岸的萤火,在幽暗的背景中和群星融合在了一起。
我想象着这片宁静,按下了三维的坐标范围。
我们的飞船,正在急速地坠向那片火海。从远处看,我们的飞船只是火红色中的一个小黑点。中央的球形控制台再次发出庞大的轰鸣声。几乎在同时,那个原本即将被吞噬成灰烬的小黑点瞬间消失不见……
这次的概率推进,身体没有产生任何的不适。
再次望向舷窗外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狂暴。确定了所在位置之后,王尔莫更加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
万幸,此时的飞船外部空间一片开阔地,近十个天文单位内没有任何的大型星体。自由号在真空中无声地移动着,中央的恒星将光线洒在了自由号的船头,度上了一层光晕。
飞船将沿着引力走廊,经过这片恒星系中的每一颗行星——这个方案是孙回建议的。在他看来,即便是我们已经收不到任何来自地球上的信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地球人类的未来是必须放在首位的。那三次通过量子纠缠的信息传递才是整个行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确定了长期的轨道运行参数之后,王尔莫便一头钻进了飞船狭小的实验室中,在之后的连续几个月内,我都没有见到过他。那扇封闭的实验门将他隔离在了内部,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我们才会通过通信器进行一些交谈。我想起了到达外太空之后他脸上的表情,虽然是一如既往地微笑,但如进入宇宙的前一夜在天台上看到他那般——笑容里写满了悲哀和无奈,这种情绪,把掩盖式的笑容折磨地有些不伦不类。而至于他在实验室里做什么,我却全然不知。当脑海里突然窜出“厄流西斯的密仪”这样的字眼的时候,多半也只是出于困惑。
在这片安静的恒星系沿着引力走廊“滑翔”的几个月里,除了每天所要完成的飞船例行检查和维护之类的常规任务之外,我如平时在地球上所做的那样,用飞船内唯一的天文望远镜,近距离地观察着附近的星体和天空。吴婻贝有时也会飘来把观测位置占去,入神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她还时不时吵着要下象棋,但技术却一如既往地不见长进。
五个月后,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的外舱检查。王尔莫从实验室里出来的时候,眼神里的光芒已经变得有些黯淡,但是从他边扶眼镜边微笑的神情来看——他似乎是在计划着什么。但这种揣测,却让人产生不起任何阴谋论的味道,内心反倒是有些期待——哦?你的计划是什么,做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王尔莫简单地和大家打了招呼,穿上太空服,和孙回一起出了舱。
虽然王尔莫在整个维护和飞船的正常行进过程中担任着或不可缺的角色,但却没有丝毫紧张的情绪。对整飞船贡献极大,但他的贡献,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够作出。这或许是他的天分,从一侧看王尔莫的迅速繁密的操作过程却一点都看不到那种些许的不稳定或是紧张感。相反,观看他的操作非常赏心悦目。普通人若是做一件事,在竭尽他的全力的情况下或许能够做到常人所做不到的事,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即便这个人能够做到,但做的过程必定是显得又呆板又紧张,一旁看的人也会产生一股别扭之感。但若是一部分天才做这些事的话,他们不但能够完成这个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能漂亮完美得完成它。
相比于王尔莫,孙回的维护过程就显得过于程式化了。但在细节技术的拿捏上,显然他要更为的熟练。
这个时候,一颗行星挡住了中央恒星的光线,自由号进入了阴影之中,成为了黑暗的一部分。
等到我们第三次的概率推进,时间已经走到了一年半之后。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太空中的生活,习惯了脱离体制之后的心理状态。我们成为了这个宇宙的流浪诗人,穿梭在星体之间,没有了归途,也不会有目的地。
我可以看到,经过了这样不算短暂的太空时光之后,吴婻贝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劲。每次经过一个行星,她都会不停地自言自语,“我的奶奶在哪呢,那些美丽的星星在哪呢……”
人是一种要有根基的动物。
在地球上,地面就是根基。它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触及的框架,我们触碰到了它的表面,我们才感觉到了安心。虽然这个根基禁锢住了我们的行动,但却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太广泛的自由而变得不知所措。
在宇宙中,飞船是根基。这个范围,在我们没找到合适的星球降落的情况下,就是我们生存范围的一切。
在飞船中,能够停留固定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根基。有了这根基,我们才能够睡上安稳的觉,我们才能够留住这些温度,这些适宜的空气。
但是,在飞船上,由于失重,3维空间的高度这个维度被弱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在高度的切面变得更加自由。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安。
这种不安是隐性的——至少在初期是隐性的——它就像是潜伏在黑夜中的刺客,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不安并存。
难道说,这就是体制化和捆绑自由的锁链必须要竖立在全人类头上的原因吗?
我好像开始懂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我想,我是害怕了。我怕我上辈子视作一切的东西其实只是南柯一梦,我怕我赖以生存的理想在不远的未来就会被自己亲手毁灭。
当那个遥远的太空成为近在咫尺的东西的时候,为什么我心中的欲求便开始逐渐消失。难道说支撑我活下去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抵不过该死的人类劣根性吗!还记得那个晚上,半只脚踏入地狱的我被这个梦想拯救之后,是何等的兴奋啊!
但现在呢?
在宇宙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的一切情歌和信念,真的什么都不是。
宇宙为了我们建立了牢笼,而我们,只是在牢笼之上做些装饰罢了。
人类禁锢自己,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好地生存。
“对天空和可见宇宙的熟悉度有人在你之上吗?要快,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王尔莫好像看穿了我心中所想,带着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
我拼命摇了摇剧痛后有些晕眩地头,深吸了一口气。脑海里映出了一片遥远的荒芜空间,中央的恒星散发的光和热,从恒星系的边缘望去,它就像是河对岸的萤火,在幽暗的背景中和群星融合在了一起。
我想象着这片宁静,按下了三维的坐标范围。
我们的飞船,正在急速地坠向那片火海。从远处看,我们的飞船只是火红色中的一个小黑点。中央的球形控制台再次发出庞大的轰鸣声。几乎在同时,那个原本即将被吞噬成灰烬的小黑点瞬间消失不见……
这次的概率推进,身体没有产生任何的不适。
再次望向舷窗外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狂暴。确定了所在位置之后,王尔莫更加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
万幸,此时的飞船外部空间一片开阔地,近十个天文单位内没有任何的大型星体。自由号在真空中无声地移动着,中央的恒星将光线洒在了自由号的船头,度上了一层光晕。
飞船将沿着引力走廊,经过这片恒星系中的每一颗行星——这个方案是孙回建议的。在他看来,即便是我们已经收不到任何来自地球上的信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地球人类的未来是必须放在首位的。那三次通过量子纠缠的信息传递才是整个行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确定了长期的轨道运行参数之后,王尔莫便一头钻进了飞船狭小的实验室中,在之后的连续几个月内,我都没有见到过他。那扇封闭的实验门将他隔离在了内部,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我们才会通过通信器进行一些交谈。我想起了到达外太空之后他脸上的表情,虽然是一如既往地微笑,但如进入宇宙的前一夜在天台上看到他那般——笑容里写满了悲哀和无奈,这种情绪,把掩盖式的笑容折磨地有些不伦不类。而至于他在实验室里做什么,我却全然不知。当脑海里突然窜出“厄流西斯的密仪”这样的字眼的时候,多半也只是出于困惑。
在这片安静的恒星系沿着引力走廊“滑翔”的几个月里,除了每天所要完成的飞船例行检查和维护之类的常规任务之外,我如平时在地球上所做的那样,用飞船内唯一的天文望远镜,近距离地观察着附近的星体和天空。吴婻贝有时也会飘来把观测位置占去,入神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她还时不时吵着要下象棋,但技术却一如既往地不见长进。
五个月后,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的外舱检查。王尔莫从实验室里出来的时候,眼神里的光芒已经变得有些黯淡,但是从他边扶眼镜边微笑的神情来看——他似乎是在计划着什么。但这种揣测,却让人产生不起任何阴谋论的味道,内心反倒是有些期待——哦?你的计划是什么,做出来给我们看看吧。
王尔莫简单地和大家打了招呼,穿上太空服,和孙回一起出了舱。
虽然王尔莫在整个维护和飞船的正常行进过程中担任着或不可缺的角色,但却没有丝毫紧张的情绪。对整飞船贡献极大,但他的贡献,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够作出。这或许是他的天分,从一侧看王尔莫的迅速繁密的操作过程却一点都看不到那种些许的不稳定或是紧张感。相反,观看他的操作非常赏心悦目。普通人若是做一件事,在竭尽他的全力的情况下或许能够做到常人所做不到的事,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即便这个人能够做到,但做的过程必定是显得又呆板又紧张,一旁看的人也会产生一股别扭之感。但若是一部分天才做这些事的话,他们不但能够完成这个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能漂亮完美得完成它。
相比于王尔莫,孙回的维护过程就显得过于程式化了。但在细节技术的拿捏上,显然他要更为的熟练。
这个时候,一颗行星挡住了中央恒星的光线,自由号进入了阴影之中,成为了黑暗的一部分。
等到我们第三次的概率推进,时间已经走到了一年半之后。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太空中的生活,习惯了脱离体制之后的心理状态。我们成为了这个宇宙的流浪诗人,穿梭在星体之间,没有了归途,也不会有目的地。
我可以看到,经过了这样不算短暂的太空时光之后,吴婻贝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劲。每次经过一个行星,她都会不停地自言自语,“我的奶奶在哪呢,那些美丽的星星在哪呢……”
人是一种要有根基的动物。
在地球上,地面就是根基。它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触及的框架,我们触碰到了它的表面,我们才感觉到了安心。虽然这个根基禁锢住了我们的行动,但却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太广泛的自由而变得不知所措。
在宇宙中,飞船是根基。这个范围,在我们没找到合适的星球降落的情况下,就是我们生存范围的一切。
在飞船中,能够停留固定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根基。有了这根基,我们才能够睡上安稳的觉,我们才能够留住这些温度,这些适宜的空气。
但是,在飞船上,由于失重,3维空间的高度这个维度被弱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在高度的切面变得更加自由。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安。
这种不安是隐性的——至少在初期是隐性的——它就像是潜伏在黑夜中的刺客,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不安并存。
难道说,这就是体制化和捆绑自由的锁链必须要竖立在全人类头上的原因吗?
我好像开始懂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我想,我是害怕了。我怕我上辈子视作一切的东西其实只是南柯一梦,我怕我赖以生存的理想在不远的未来就会被自己亲手毁灭。
当那个遥远的太空成为近在咫尺的东西的时候,为什么我心中的欲求便开始逐渐消失。难道说支撑我活下去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抵不过该死的人类劣根性吗!还记得那个晚上,半只脚踏入地狱的我被这个梦想拯救之后,是何等的兴奋啊!
但现在呢?
在宇宙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的一切情歌和信念,真的什么都不是。
宇宙为了我们建立了牢笼,而我们,只是在牢笼之上做些装饰罢了。
人类禁锢自己,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好地生存。